據(jù)報道,在過去1年里,倫敦有近3成的新房被中國人購買,而今年上半年,倫敦市中心的商業(yè)住房投資額,有超過1成來自中國買家。
有些中國人確實有錢了,有錢就要行萬里路,購天下房。這就是富起來的中國人的氣派,除了英國,還有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等老牌移民國家,以及韓國、葡萄牙等地,也已成為中國人海外購房的熱點。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列出全美最買不起房子的5大城市,洛杉磯名列第5。造成房價飛漲的原因很多,在南加州,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大筆海外熱錢涌入,其中又以來自中國的資金最多最猛!
在美國,通常賣方會將房子出售信息和意向性售價交給經(jīng)紀人公布,有意的買方可以出價,通常價格會依照當?shù)刈钚鲁鍪鄣姆績r為標準。在相互比價的情況下最后的成交價不一定會比賣方要求的價格低,有時可能比賣方提出的售價高出兩至三成。也不一定是由價高者得標,因為其中還牽涉到貸款比例、管理費、信用等問題。
過去一年,加州房價上漲的幅度在美國是驚人的。根據(jù)加州房地產經(jīng)紀協(xié)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5月份加州中間房價的價格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1.9%,是過去33年來的最大漲幅;美國房地產評估公司ClearCapital的報告也指出,今年上半年加州的房價比去年增加了19.5%。
南加州的華人人口是全美最多的,尤其是洛杉磯往東,從距離市中心約20分鐘路程的阿凱迪亞(Arcadia)、艾罕布拉(Alhambra)、天普市(Temple City)一直延伸到奇諾崗、庫卡蒙加牧場等,長長一大片都是華人區(qū),這就更吸引了華人資金前往購房、炒房。
受到次貸危機影響,從2007年開始,美國房地產一直不景氣;但相對來說,由于美元貶值以及房價下跌,吸引了不少海外投資者前來購房,其中以加拿大華人和中國內地的投資客最多。根據(jù)美國全國房地產協(xié)會公布的數(shù)據(jù),去年購買美國房地產的海外資金高達800多億美元,中國內地投資客占11%,這項數(shù)據(jù)并不包括以中國公司或美國公司名義的購房行為,而越來越多中國資金都是透過各種公司在美國購房、炒房,因而中國資金在美國炒房的比例實際上更高。
相比之下,美國房地產業(yè)者更喜歡中國人購房、炒房,因為許多中國資金更注重投資,不少標價在300萬到500萬美元的小旅館、小商鋪被中國人買走。
隨著中國熱錢的投資,也炒熱了美國的豪宅,過去華人購屋多集中在洛杉磯東郊的華人區(qū),如今移轉到比佛利山莊等主流豪宅區(qū)。
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過去1年,6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國際買家在美買房共計682億美元,其中加拿大人最多,占到23%;其次,12%為中國購房者,付出123億美元。實際上,從2011年開始,中國人連續(xù)三年位居該榜單第二位。墨西哥、印度和英國買家占據(jù)第3至5名。
但中國買家涌入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特殊之處在于,偏愛高價房,在購房價格中位數(shù)上,中國買家平均42.5萬美元的出手遠超其他外國買家的27.6萬美元,而且將近70%的中國買房者都是現(xiàn)金付款。加拿大人僅為18.3萬美元。
據(jù)統(tǒng)計,在美國經(jīng)濟重鎮(zhèn)加州,過半數(shù)買主是中國人。除了加州,地處陽光地帶的佛羅里達、亞利桑那和得克薩斯等州共吸引到58%的國際買家關注。
華人最集中的加拿大房價一直未受次貸危機影響,房價一路突飛猛漲,如今溫哥華的房價已是全加拿大平均房價的近2倍,均價已逾百萬加元。許多華人甚至在加拿大擁有多處房產,有些新樓盤剛開盤,華人買主竟占到70%。
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報道,與加拿大其他城市相比,華人房東眾多的溫哥華,公寓空置率非常高,比率已接近美國樓市崩盤前的紐約及舊金山。
報道引述卑詩大學(UBC)教授甄瑞謙(AndrewYan)就2012年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稱,溫哥華樓市投資者中有一半以上來自中國內地或加拿大其他城市的華人。在溫哥華市中心,空置或非本地居民居住的房屋數(shù)量基本相當于40棟20層樓高的公寓大廈。
在北美地區(qū),正常情況下,住房價格是家庭年收入的3倍。目前,加拿大家庭平均年收入是5萬加元,而房價已是年收入的6倍多。
高房價讓很多加拿大人背負了沉重的房貸,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在加拿大的家庭負債率是153%,也就是說收入100加元的時候,外面欠的錢就達到153加元,而在次貸危機爆發(fā)時,美國家庭負債率也只有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