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寫字教學;教育心理學理論;寫字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23.7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10—0056—01
心理學研究認為: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是學習過程中最為活躍的成分。它推動著人去探求新的知識,發(fā)展新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認真地研究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積極地運用教育心理學理論,有助于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下面,筆者就運用教育心理學理論培養(yǎng)學生寫字興趣的問題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行為是由人的欲望或需要發(fā)動的。在寫字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興趣,教師應在了解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基礎上,想方設法地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明確學習寫字的益處,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在每學期第一堂寫字課教學中,我都會開宗明義地向學生指出學習寫字的益處。如,學習寫鉛筆字、鋼筆字對寫好毛筆字有很大的幫助,同樣,練好毛筆字也有助于提高鉛筆字、鋼筆字的書寫能力;學習寫字還有利于培養(yǎng)耐心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戒除浮躁,緩解不良情緒,并形成堅強樂觀的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心態(tài);能夠使人更為理性地看待生活,對待人生,學會做人和做事。當學生明確了學習寫字的意義,具有了強烈的求知欲后,教師再適時地組織他們參觀書法作品展覽,收集相關學習資料,其寫字興趣則會自然而然地產生。
二、采用直觀教學方式
教育心理學認為,兒童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維能力,其對于形象直觀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為此,在寫字教學中,教師要堅持直觀性教學原則,從豐富學生感性認識的角度出發(f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興趣。
1.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寫字教學中,教師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可化抽象為形象、化靜為動,使范字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觀察、分析漢字筆畫的結構特點及書寫規(guī)律。如,在教學生書寫漢字偏旁部首時,播放有關偏旁部首書寫方法、書寫特征的教學課件,讓學生邊看邊仿寫。
2.展示名家書法作品。寫字教學離不開示范與欣賞。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可適時為學生展示一些當地著名書法家的作品,并結合作品講述一些書法文化常識,以此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培養(yǎng)他們對書法藝術的熱愛之情。
3.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要加強書寫示范,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感知,進而形成動作表象,提高書寫質量。如,我在教“撇”時,把撇的筆畫形態(tài)比喻成“燕子掠水”、“鳥兒啄食”,教“橫鉤”時,則把橫鉤的筆畫形態(tài)比喻成“如鳥視胸”,并出示相關的圖片,從而使學生明確了其結構特點和運筆方法。此外,我還適時為學生介紹了一些古今書法家的趣聞軼事,講述了歷代書法大家勤奮練習、堅持不懈的故事。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熱愛中華民族文化和傳統藝術的情感,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寫字興趣。
三、科學開展評價活動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兒童學習成績的好壞,但其學習興趣并不穩(wěn)定。在寫字教學中,學生寫字興趣能否長期保持與其練習成績和所獲得的評價有著密切關系。練習成績提高,獲得教師和同學的正面評價,學生的寫字興趣會得到進一步的鞏固;練習成績下降,教師和同學給予過多的負面評價,學生極有可能喪失寫字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善于通過評價培養(yǎng)和鞏固學生的寫字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不僅會對學生的書寫姿勢和執(zhí)筆姿勢及時予以指導,而且引導學生對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展開自評,對其書寫的每一個筆畫、每一個字也都給予不同的評價,既肯定他們練習時付出的努力,又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同時,還讓他們進行互評、小組評等,并把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張貼在教室的宣傳欄中,以此鼓勵學生不斷進步,提高他們學習寫字的自信心。
總之,在寫字教學中,教師切實把握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合理地運用教育心理學理論,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寫字興趣大有裨益,同時還能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編輯:孟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