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10—0034—01
一、盡早抓起,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達到,需要經(jīng)過師生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生進入初中后,教師就要制定計劃,有條不紊,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閱讀訓練。教師可以選一些難易適中,幽默有趣的小故事或科普讀物打印出來發(fā)給學生課后閱讀,要求他們每天課后做好一小篇短文練習,并要求學生在自己的練習上記下所用的時間。每周在課內(nèi)進行定時測驗,同時經(jīng)常組織百字競賽等活動。學生閱讀量逐漸擴大,閱讀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得到了培養(yǎng)和提高。
二、立足課本,強化課文整體理解教學
筆者認為,課文是最好的閱讀材料,須充分利用。學習課文時,教師應當把課文當作一個整體來處理,即進行整體理解教學。整體理解教學更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要有意識地采取一定的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如安排預習課文時讓學生找出重點段落的中心句,弄清楚作者的褒貶態(tài)度等,對文章的評價分析要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課內(nèi)講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課后要求學生大聲朗讀和背誦課文,培養(yǎng)語感。教師還可以組織課文朗讀競賽,充分調(diào)動學生朗讀課文的積極性。
三、精選材料,廣泛閱讀,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近年來高考、中考試題閱讀部分除了逐步加大難度之外,在能力的考點上更注重實際掌握英文的能力,如報刊新聞、廣告等。因此,教師要精選材料,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所謂精選,首先要考慮材料的難度,一般情況下,閱讀材料應略淺于所學的課文內(nèi)容,生詞量不要太多,如果生詞太多,讀起來困難重重,索然無味,學生就會望文興嘆;其次,要做到四新,即內(nèi)容新、題材新、體裁新、問題新。這樣不僅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了拓寬,而且使學生閱讀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廣泛閱讀能鞏固已學的詞匯、語法知識,能接觸更多的語言信息,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四、加強閱讀指導,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快速閱讀需要綜合運用閱讀技巧。在整個快速閱讀過程中,需要高度集中精力,因此要養(yǎng)成視讀的習慣,用眼睛掃描文章內(nèi)容,按意群、詞組理解句子,不能朗讀或默寫,不能逐句讀,不能用指頭或鉛筆點著讀,不能隨時倒回去重讀。 二要一口氣將整篇文章讀完,要邊讀邊記有關重要內(nèi)容,盡量減少回讀次數(shù)。
五、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解題能力
在文章結構上尋找快速閱讀的突破口,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解題技巧。如說明文的結構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議論文的結構是提出論點、論證論點,得出結論;應用文比如新聞評述一般敘述事實,引用別人的評論來分析論述得出結論。閱讀時重點放在主要內(nèi)容和線索句子上,必須要看懂的是作者在說什么,作者的態(tài)度如何,全面分析考慮所給全部相關信息,仔細揣摩作者思路,并重視文章的題目和文章的首句。 教師在平時訓練時也要教學生如何理解中心思想,如何理解和闡述支持中心思想的事實和細節(jié),如何從字里行間去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如何進行整理歸納,如何進行邏輯推理,學生只有掌握了這種多角度,多層次思考的方法,才能真正提高閱讀的效率。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