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派八母勢為單換掌、雙換掌、返身掌、回身掌、燕子穿林、燕子戲水、青龍擺尾、獅子滾繡球八個換勢動作,前四勢為四個陽掌,后四勢為四個陰掌,第八勢獅子滾繡球為陰中出陽,為陽掌,可見宮派八母勢由陽掌開始(單換掌),由陽掌結(jié)束(獅子滾繡球)。
八卦掌的掌形身法,無論外在的掌勢變換、走轉(zhuǎn)軌跡,還是內(nèi)在的勁力轉(zhuǎn)換、氣血運行,普遍遵循“s”曲線,到具體招式則要復雜,比如,燕子穿林走的是“s”曲線的異化“之”字步,三步一折,而八卦判官筆的后節(jié),勁力純?nèi)?,身法猶如蝴蝶穿花,走的是蝴蝶步。
乾卦八卦掌(尹派八卦掌)單換掌的用法既是穿掌,穿掌最能體現(xiàn)八卦掌的技擊特點,穿掌的鍛煉有三種:直穿掌、雙穿掌、三穿掌。直穿掌即是單穿,其中活步直穿掌,前一掌與后一掌,無論左右或上下,空間軌跡形成八卦掌的“八”字。單穿掌發(fā)力要像滿弓發(fā)出的箭,方向呈由下斜向上的傾斜角度,目標直接找對方的雙眼,直穿掌一般找外側(cè)。“抽身換影”與“偷梁換柱”是尹派八卦掌的招牌動作,尹福、宮寶田都擅長這兩招,其實,“抽身換影”與“偷梁換柱”都是由身法、步法錯綜變換,扭曲、變化了直穿掌的角度、方向,“三五以變,錯綜其數(shù)”,若還原還是直穿掌的特點,所以直穿掌是最基礎的,這即是張老師講的“最簡單的往往是最直接的,最直接的往往是最簡單的?!?/p>
雙穿掌又分三種練習,第一種,先后穿掌,要上下平行,穿掌時要全身放松,五臟病氣經(jīng)勞宮由五指排出,收回時,由勞宮與涌泉吸收天地元氣,通過這種雙穿掌一松一緊的運動,強化了體內(nèi)的氣機開合,排出病氣濁氣,調(diào)補了五臟元氣。
第二種練法,后掌自前掌肘下穿出。
第三種用法,后掌自前掌手腕下穿出,稱為“破腕掌”或“解腕掌”。
第一種是基礎練法,也是養(yǎng)生的練法,后兩種練法是用來技擊的。由于第二種、第三種穿掌時有交叉,一般找中側(cè)。
三穿掌:先后三掌穿出,空間軌跡是側(cè)立的三角形,三個傳擊點形成三棱箭頭形狀?!昂脻h怕三穿”,三穿掌用法最多,也最活,體現(xiàn)了尹派特點。恩師張極甫在擂臺賽上(民國時期),先后遭遇兩名滄州著名拳師,一個是通背門的,一個是形意門的,張老師用的就是“三穿掌”,穿到對方脖頸,對方仰面跌倒,人已經(jīng)背過氣去。
以前人們有誤會,認為張老師太保守,其實縱向看,張老師在他那個年代,他的理念在當時武術界是先進的,他的兩位師侄來拜望,張老師得知他倆沒有得到點穴的傳授,張老師便讓我代師傳藝,教了這兩位師兄點穴,我作為當事人,深感張老師不保守。你練到了,張老師才講,沒練到一般不講。我煉走掌時,掌、胳膊、身子被一層氣團、光團所籠罩,張老師在旁邊看到之后,這才傳授我內(nèi)修之法,因為八卦掌是性命雙修,通過八卦掌對命體的鍛煉,練出先天罡氣,這時要及時轉(zhuǎn)換,通過內(nèi)修,變成柔的,這是關鍵的節(jié)點,也正體現(xiàn)了老師的作用。本文圖片為“解腕掌”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