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怎樣做才能使課堂高效,是每位教師追求的目標。課堂教學高效性體現在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活動中,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師生;教學行為;課前準備;學習習慣
近年來,“減負增效,高效課堂”成了教師課間的熱門話題。什么樣的課堂是高效課堂?怎樣做才能使課堂高效,這也是每位教師追求的目標。結合近兩個月的教學實踐與“減負”工作的逐步落實,自己也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我認為構建高效課堂的主要因素還是教師和學生。
一、教師方面
1.轉變教學行為
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整個課程活動過程中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教師不再是教育活動的絕對權威,而應該成為學生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促進者。新的課程觀旨在打破學生被動接受的教育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性的、積極主動的學習模式。這就要求教師要樹立“以生為本”及“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核心”的課程理念。因此,教師必須更新觀念,自覺調整教學行為,轉變自身的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培養(yǎng)他們自己發(fā)現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
2.充分的課前準備
從理論上講,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提出的一種教學策略。這個教學策略的提出就給每位教師課前準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比绾斡煤眠@四十分鐘,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首先,教材研讀是語文備課的重中之重。教師要靜心凝神地研讀教材,準確把握教材的價值取向,方可引導學生正確解讀文本。其次,要準確把握學情。根據學生認知規(guī)律,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合理設計教學活動,仔細考慮教學的細節(jié)問題,確保課堂順利進行。再次,課前還要準備好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信息量大,動感強等傳統(tǒng)教學無法比擬的優(yōu)點,使學生獲得直觀表象,進而提高學習效率。除此之外,課堂教學的預設也是教師課前備課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有效的前提。備課時,教師要充分考慮、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對策,靈活駕馭教學過程,不能由于自己預設得不充分,目標掌握得不明確,對于課堂即時生成調控不力而浪費時間。這樣才能促進教學的有效性,確保提高課堂效率。
3.要精講與精練
實踐證明:精講精練,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一個極為有效的做法。精講,是指教師在學生探究學習的基礎上,選擇教學內容中的重點知識、學生難以理解的共性問題,精心設計,透徹剖析。課堂上,教師多占一分鐘,學生就失去了自主學習的一分鐘。所以,教師要牢記學生才是課堂的教學中心,在課堂上努力做到“三講、三不講、三到位”。善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講促思,以講解惑,促進“三維”目標的全面達成。精練,即針對學習中的重要內容,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重點、難點、容易混淆需對比的知識,力求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設計合理恰當的練習,是實施精練的關鍵。這樣才能立足課堂,提高效率,使學生在精練中提升學習效果。
二、學生方面
1.養(yǎng)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fā)現者、研究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小學生精神世界尤為重要。”課前預習是學生的自學形式之一,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是課堂教學的前導,已被實踐證明是一種良好有效的學習習慣。它既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行為,又能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課前預習好了,聽課才能有的放矢,能抓住重點、難點和自己在預習時沒有理解的知識,并成為學生關注的部分,主動而又重點地學習,節(jié)省了不必要的講授時間,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如果堅持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使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就會為打造高效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我在教學四年級語文《太陽》這一課前,把學生分為三組,并且給各小組布置了事先設計好的不同的預習題目,采取了加分的激勵手段。學生通過課內預習、課外搜集等方法了解到了許許多多關于太陽的知識,對課文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堂上他們滔滔不絕地互相答辯,學而不厭地研討課文內容與重點,既分享課外搜集的資料,又補充了課文內容,課堂學習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求知欲非常強烈,時間在靜靜的閱讀、感情的朗讀、激情的辯論、快樂的研討中過去了,學生知識的深度、廣度得到了更好的擴展。所以,學生預習到位了,課堂效果自然就好了,課堂的高效性也就得到了保障。
2.培養(yǎng)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葉圣陶說:“好的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yǎng)成了,一輩子吃虧?!睂W生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直接影響到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有哪些呢?(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學生聽課的專心程度不同,學習效果截然不同。學生不僅要聽教師的講解和提問,還要認真聽同學發(fā)言,以便做好評價和補充。(2)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養(yǎng)成手腦并用的好習慣,要邊聽、邊想、邊記,重點的內容作批注。(3)課堂上敢想、敢說、敢質疑,勇于探索,積極參與討論活動,不斷鍛煉自己的能力。這樣,既可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掌握學習方法,課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每位教師所期望的,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練就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有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變通能力,再加之師生間的默契互動,使課堂達到較理想的教學效果,真正實現高效課堂。
(作者單位 甘肅省山丹縣馬場二場小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