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一堂好課總離不開教師一系列恰如其分的提問。而當今具有新課程理念的數(shù)學教學對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現(xiàn)代教育工作者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guān)鍵詞: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師生相互交流、相互撞擊的重要雙邊教學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學手段,又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引導學生扎實訓練、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如何有效地優(yōu)化課堂提問,在當今以學生為主、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新課程改革中顯得更為重要和突出。
一、課堂提問要有藝術(shù)性
數(shù)學課本身是比較抽象和少生動的課程,再加上問題過于呆板、機械,“應聲蟲”異口同聲“是”或“不是”,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有藝術(shù)性的提問就顯得更為重要。在提問與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創(chuàng)設一種觸及學生情感和意志領(lǐng)域的情境,有意識地把學生引入一種解題的最佳心理狀態(tài)。例如,教師在對書本中關(guān)于圓錐側(cè)面積這堂課的教學時,任課的教師可以如此提問引入教學的內(nèi)容:“同學們,公歷12月25日是什么節(jié)日?。磕悄銈冎朗フQ老人不?知不知道他頭上的帽子形狀???”(學生會依次地回答:圣誕節(jié)、知道、圓錐形的。)像這樣,從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實際生活引出問題,既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更進一步地促進了學生的智力潛能。
二、課堂提問要適“度”
對于學生來說,如果教師淺顯地隨意提問,會使得學生心理產(chǎn)生一種懈怠的心理,這也使得他們所回答的答案并不能反映出學生真正的知識掌握能力,但是教師如果超前地深奧提問,這會使得學生難以真正地去思考,無法起到訓練學生思維的作用。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思維勞動取得成果才會感到由衷的喜悅。因此,教師在提問時,應該注意對難點問題的提問方式,也就是盡可能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進行提問,使得學生能夠在逐步回答中提高信心,從而能夠逐步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知識掌握。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些課堂上熱烈的氣氛,只是學生揣摩教師心思,投其所好地齊聲應付,并非整體性的效果,有時甚至掩蓋了真正的無知,這樣的提問也是無效的。
三、課堂提問要有探索性
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所提問題應有一定的探索性。例如,在利用函數(shù)圖象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解時,對方程x2=■x+3的求解所有學生都是將方程化為x2-■x-3=0,畫出函數(shù)y=x2-■x-3的圖象,然后再通過觀察圖象與x軸在坐標系中的交點,可以知道函數(shù)方程的解。對這道例題進行提問的話,教師可用以下的方式進行提問:問題一,大家在畫圖的時候覺得這個圖畫的時候麻煩嗎?問題二,大家覺得能不能將這個方程的解看作求函數(shù)y=x2和y=■x+3與坐標系中x軸的交點?教師可以通過類似這樣的提問,去引導學生主動從不同的角度以及不同途徑去尋找同一問題的解決方法,這能夠起到學生開拓思路以及培養(yǎng)學生思維發(fā)散性和靈活性的作用。
四、課堂提問要形式多樣,面向全體
提問的形式應多種多樣,同一個問題,既可以設置成填空選擇題,也可以設置成判斷改錯題。有的教師在選擇學生回答問題時,喜歡以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選擇,也即通常點同一橫排或同一豎排的學生依次回答,這導致的后果就是,當學生意識到不會選擇他回答的時候,對教師的提問漠不關(guān)心,也不會主動去思考,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課堂提問要有評價性
無論是什么樣的課堂,對回答問題的學生進行評價都是整個課堂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答對問題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積極的評級,激勵他們?nèi)ジM一步學習,如,可以這樣評價:“你真行!”“你的想法和老師想的一樣!對答錯問題的學生,不能一味地貶低,也應該給予適當?shù)墓膭?,如,可以這樣去鼓勵他們:“沒關(guān)系,你是一個有自己想法,能夠主動思考去動腦筋的孩子。”切不可對學生的回答不作表示,讓學生認為回答與否都一樣的感覺,大大降低了教師提問的收效。只要我們做好了課堂提問的評價工作,就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好的幫助。
有位教育家曾說過:“中小學教師若不熟諳發(fā)問的藝術(shù),他的教學是不易成功的。”教師要真正認識到在課堂教學中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要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結(jié)合日常教學實踐勤思考,多分析,努力優(yōu)化課堂,“問”出學生的思維,“問”出學生的激情,“問”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更上一層樓,才更能適應新課程的潮流,培養(yǎng)出新世紀的創(chuàng)新人才。
參考文獻:
祁慧淵.淺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1(05).
(作者單位 江蘇省鹽城市明達中學)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