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作教學要從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入手,引導學生做好知識與能力的儲備,使學生能快樂作文,快樂成長。
關鍵詞:作文;快樂;成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比昙壥亲魑钠鸩诫A段,是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奠定學生作文基礎的重要時期。因此如何很好地利用這個起步期,激起學生對習作的興趣顯得尤為關鍵。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我在作文教學中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導入多樣,激發(fā)興趣
1.活動式導入
根據(jù)三年級學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強的特點,老師先選大家都能做的小制作、小實驗、游戲或課外活動,讓大家參與,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踐討論,最后有重點的寫下來,這樣學生不僅有興趣而且也有話可寫。
2.情境式導入
就是為教學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從而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在作文前運用錄音、錄像、投影等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提供形、聲、色的感官和新穎的直觀形象,如,播放一些動畫片、成語故事或活動開展的錄像等,引導學生聽、看、說、議、寫、想,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這樣不僅對學生作文有很大的幫助,而且充分調動了大多數(shù)學生的積極性。
二、聯(lián)系生活,學會觀察
學生寫作時往往缺乏素材,沒話可說,無事可寫。我教給學生觀察方法,選擇好觀察對象。我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寫起,如,書包、儲蓄罐、小玩具等,讓學生知道觀察要有目的、有重點、有順序。以“文具盒”為例,我在指導觀察中,引導學生學習觀察方法。我先提出問題,讓學生按從外到里的順序,仔細、具體觀察文具盒的特點,以詳細描述文具盒的形狀、圖案、內部結構和作用為例,指導學生自覺地、有目的地從一般的“看”上升到真正的觀察,幫助學生把個別、部分的認識以綜合,把各部分連起來說。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觀察方法,就能舉一反三。
三、指導說寫,降低難度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強調作文練習要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我們要讓學生說真話,講真事。教學時,我重視說的訓練,先讓學生說,在會說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寫,學生就不會感到困難了。如,我在指導寫《我們的教室》時,先引導學生按方位順序說說教室里主要陳設的樣子、用途等等,說的形式多種多樣,有自由練說、同桌討論、指名敘述等。
當然,我們既要鼓勵學生的作文寫真話,也應允許適當?shù)啬7聞e人的作文。寫字,畫畫都有臨帖、臨摹這個階段,作文也需有個先模仿的階段,尤其是剛開始作文起步的中低年級小學生。教師可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或學生習作,指導學生進行仿寫。這樣,可以降低作文難度,先“扶”再“放”,以消除學生作文難的心理。
四、注重積累,厚積薄發(fā)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绷康姆e累才有可能導致質的提升。沒有大量的語言積累,學生是無法寫好作文的。而三年級的學生大多缺乏自覺性,只有不斷的鼓勵和督促,才能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提高語言的儲備量。
學生午間休息時間較長,下午一點左右學生就到學校來了。我們安排學生在這段時間閱讀課外書,做好積累。我要求學生邊看邊摘抄好詞好句,一周檢查一次。這樣的做法,學習的氣氛好了,學生的語言積累也豐富了。
除了午間閱讀,我們還有一些加強積累的方法。如,在黑板的角落設置一個“采蜜園”,向學生介紹一些名言、兒童詩歌,要求他們熟讀成誦,并學習運用。
五、重視講評,享受成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兒童有了興趣,就會樂在其中。我們應該努力發(fā)現(xiàn)和抓住學生作文中的每一處優(yōu)點和微小進步,哪怕是一個好句子,一個用得合適的詞語,一份典型的材料……都及時地給予表揚肯定。這樣不但使學生逐漸掌握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能使學生增強自信心,為寫好作文提供巨大的動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濱??h陳濤中心小學)
編輯 王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