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關鍵期是個體生命早期一個比較短暫的時期。在這期間,個體對某種刺激特別敏感。過了這一時期,同樣的刺激對之影響很小或沒有影響。意大利幼兒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認為,如果關鍵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fā)展時,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日后要是再想學習此項知識或技能,不僅要付出更大的心力和時間,效果還不顯著。
關鍵詞:語言;關鍵期;幼兒
我們知道,2~3歲是口頭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4~5歲是開始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期;5歲是兒童口頭語言發(fā)展的第二個關鍵期;5~6歲是掌握語言詞匯能力的關鍵期。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如果采用適當的策略,抓住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對幼兒進行適宜的引導,就會促使幼兒的語言得到良好的發(fā)展。
一、榜樣的力量,讓幼兒“會說”
幼兒是天生的模仿者,成人的影響可能是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積累,更可能是一個細節(jié)的問題。誰也不會知道,幼兒在哪個時候注意你,模仿你。所以,我們成人要有一個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包括言語、動作、表情、行為等。不要帶給幼兒負面的影響,如,用語言挑逗幼兒,在幼兒面前說粗話或不適宜的語言,或語言表達時配以不當的表情、動作等。成人要盡量在幼兒面前說規(guī)范的語言,講標準的普通話,讀好聽的故事,談健康、有益的話題,耳濡目染中讓幼兒漸漸地“會說”。
二、環(huán)境的作用,讓幼兒“敢說”
早期經驗和早期學習環(huán)境對個體的一生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成人要給幼兒提供良好的語言交流環(huán)境,如,公共場所、一日教學活動中等,都可以鼓勵幼兒大膽地與人進行溝通。溝通時,提醒幼兒注意自己的語速、語氣,要眼睛注視著對方,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同時還要學會注意傾聽對方的應答,積極鼓勵中讓幼兒慢慢地“敢說”。
三、交流的平臺,讓幼兒“想說”
不管什么情況下,成人要幫助幼兒多積累生活經驗,讓幼兒有主動表達的愿望,成人千萬不要控制幼兒想說的欲望,多讓幼兒與小伙伴接觸。當幼兒有不正確的語言表達時,成人要蹲下來傾聽,牽著手交流,肩并肩溝通,幫助幼兒重新選擇適當的語言進行表達,輕松愉悅中讓幼兒自然地“想說”。
英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戴維·劉易斯認為孩子如同一粒具有茁壯成長所需一切條件的種子,只要有一塊沃土和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就可以開花結果。成人如果抓住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期,對幼兒進行科學、規(guī)范的引導,就能使幼兒實現順暢地與人交流,或進行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就能使幼兒有足夠的自信和能力去進行社會交往,去接受終身教育。
(作者單位 吉林省永吉縣教師進修學校)
編輯 王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