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政(化名)是我們班的一名學生,初見他覺得他長得干凈帥氣,機靈聰明,人見人愛,我對他印象格外深刻,心想他在學習上也一定不會落于人后。愿望是好的,可真正教過他之后,才知道他那聰明沒有用在正道上。上課時,老師在上面講,他在下面做小動作,被提醒一次后,過不了三分鐘,依然恢復原來模樣,但一下課便不見蹤影,上課進教室時常是滿頭大汗,每次家庭作業(yè)交上來,不看名字就知道那本卷的最厲害的一定就是他的,要不他就干脆不做。換了幾次座位,原本坐在周圍很聽話的同學,也在他的“帶動”下“活潑”起來了,一堂數(shù)學課就被他攪和的烏煙瘴氣了,他的這些毛病真讓人感到頭疼。
初為人師,由于經(jīng)驗缺乏,不知道該怎樣更好地幫助他改掉這些缺點,但我知道,學生希望和老師親近,也喜歡和他們親近的老師,所以要讓他以后喜歡我的數(shù)學課堂,先要讓他喜歡上我這個老師,于是我利用課余時間朋友似的找他談心,慢慢地我了解到他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一年之內(nèi)最多只能回來一兩次,現(xiàn)在的他寄住在他姑媽家里,姑媽雖是高中教師,但時間很緊,很少有時間輔導他。形成他這些習慣的主要原因是在很多不同的城市讀過學前班,膽子比較大,非常有個性。但我發(fā)現(xiàn)他也很在乎老師對他的評價、對他的表揚,也羨慕成績好的同學,所以說只要在他身上肯下工夫,在他身上一定能找到更多優(yōu)點。
小孩子喜歡老師的表揚,這是天性。根據(jù)這一點,在數(shù)學課堂上,我時常讓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適時予以表揚和鼓勵,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他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激發(fā)了他的學習熱情,作業(yè)本交上來有那么幾次是工工整整的了,第二次單元測試上了95分,他高興得不得了,我知道,只要他堅持下去,他就不再是老師的“問題學生”,他也將會是老師心目中的優(yōu)秀學生了。為了幫助他取得更大的進步,在后來的一周里我許諾他當了班上兩名數(shù)學科代表的其中之一,想用責任來督促他好好學習,一步一個腳印堅持走下去。可有一天,在早自習的時候,我突擊檢查數(shù)學家庭作業(yè),我說沒有做家庭作業(yè)的學生站起來,陸續(xù)教室里站起來了幾名學生,接著我再問:“還有嗎?等會兒老師會一個一個檢查的,沒做的就站起來,不要欺騙老師和你自己?!苯淌依秫f雀無聲,又有一名學生不好意思地站了起來,其余人均沒動靜。但接下來在檢查全班作業(yè)的過程中,居然發(fā)現(xiàn)羅政沒有做,但在站起來的同學中并沒有他,我喊他站了起來,正準備問他原因,班上另外一名大膽的學生大聲說到:“哦,數(shù)學科代表都不做作業(yè)哦!”接著教室里又有幾個學生也跟著隨聲附和。他狠狠地朝說話的那個同學瞪了一眼,接著低下了頭……課后,我找他談心,“羅政,你有什么要解釋的嗎?”他低著頭悶不吭聲,始終保持沉默。
我不能容忍一個學生說謊,辜負了老師對他的信任與期待,我頓時感覺自己失敗極了,說話的聲音也高了起來,批評的話語一瀉而出,連過去的“老賬”也一起算了出來,并給了他最后的“通牒”:如果繼續(xù)這樣下去,數(shù)學科代表的職位馬上撤職。接下來的幾天,上課時,他原來那股積極勁兒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不屑一顧的學習態(tài)度。顯然,我們之間產(chǎn)生了一種隔閡,接連幾天,他都沒有再交作業(yè)。為此,我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了反思,這樣劈頭蓋臉的批評,他受得了嗎?能讓他心服口服嗎?我置他于這樣難堪的境地,難道就能顯示出我的高明和威嚴嗎?不,這絕對是錯誤的。
其實每個人都有很強的自尊心,特別是小學生,年紀雖小,但也有他們自己的思想,特別是做錯事時,一般都害怕老師批評,尤其是當眾批評。當眾批評既達不到教育目的,又破壞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我為自己的做法深深感到內(nèi)疚,應該向他道歉。
一天放學后,我單獨找羅政談話,用和藹的態(tài)度首先向他道了歉,同時也指出他不做作業(yè)是錯誤的?!袄蠋熤滥阋欢馨磿r完成作業(yè),這幾天可能有些特別的原因是嗎?想爸爸媽媽了是嗎?”他吃驚地望著我,點點頭。我摸摸他的頭,“是啊,小家伙,你看爸爸媽媽每天那么辛苦,為什么呢?還不是想讓你認真學習,有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你明白爸媽的苦心嗎?你是不是應該做一個讓他們驕傲的好孩子了呢?”他輕輕地點點頭,只見兩滴清澈的淚珠從雙眼中滑落了下來,滴在地上悄無聲息,卻重重地砸在了我的心頭,感覺喉嚨里好像有什么東西被梗塞住了,有股沖動想緊緊摟住這個孩子,讓他靠在自己的肩頭哭泣。后來他低聲說:“老師,我知道錯了,以后我一定改,我一定做個您的好學生,爸媽的好兒子?!贝丝蹋抑牢页晒α?,我傾聽到了他發(fā)自肺腑的聲音,我微笑地朝他點點頭。在第二天他不僅把前幾天的作業(yè)補齊了,而且變得開朗了許多。
從這件事的處理過程中,我意識到了理解和尊重學生更能體現(xiàn)教師的人格力量,也更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教師一不留神傷害學生是容易的,但不容易挽回的是學生對你的信任。教師最細致、最艱巨的工作恐怕就是愛護和發(fā)展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因此,現(xiàn)在一般學生犯錯誤時,我都會先思考學生為什么會犯錯誤,做一做學生的學生,聽他們訴說他們犯錯誤的原因。任何事、任何問題要找到根源,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所有的困難也就有可能最終得到解決。設身處地地為學生想一想,從學生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對我們教師來說是百益無一害的。在學生犯錯誤時,要先做學生的學生,再做學生的老師。學會尊重學生是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應該做到的。
(作者單位 湖南省常德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