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敢問、想問、會問、樂問的精神,從而讓學生在質疑中成長,在創(chuàng)新中進步。
關鍵詞:敢問;想問;會問;樂問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因此,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質疑中學習,在創(chuàng)新中進步。
一、創(chuàng)設民主課堂,讓學生敢問
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要讓學生敢于發(fā)問?!昂脝枴笔呛⒆拥奶煨?,而強烈的好奇心也是促使學生學習的一種動力,但有些老師并沒有對此加以認真的保護,過分強調師道尊嚴,在課堂上總是嚴肅有余,親切不足,學生對之簡直就是“莫敢仰視”,哪里還敢質疑問難呢?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就得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消除學生畏懼的心理,使他們不斷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只要教師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激勵學生,日久天長,學生就會養(yǎng)成敢于發(fā)問的良好習慣。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想問
重視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應當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精心設置問題情境,使學生意識到問題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問個“為什么”“是什么”“怎么辦”。這時候學生的思維就會被啟動,問題意識越強烈,思維就會越活躍,思考就會越深入。
首先,在引入新知時,教師可以巧妙地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以最佳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其次,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要設置問題情境。在知識的探究中,教師引導學生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問題意識越強烈,學生的學習情緒就越高漲。
三、重視方法指導,讓學生會問
學習是一個不斷質疑和釋疑的過程,要真正讓學生會疑會問,還需要教師適時正確的指導。面對文本,教師可以先作一些提問示范。也就是說,這一時段,教師要用現(xiàn)身說法去教學生“學會提問”。但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閱歷、認知水平不盡相同,他們對相同的課文也會提出不同的問題,這些問題有的有價值,有的無價值。這時,教師應以創(chuàng)新為指導,引導學生更深入地去理解課文內容,增強其對文章主旨的把握,讓學生在不斷質疑問難和不斷答疑釋難中去體驗什么樣的問題有價值,什么樣的問題無價值,從而使學生不斷提高提出高質量問題的本領,逐步做到會問。
四、善用積極性評價,讓學生樂問
要使學生逐步提高問題的質量,教師還要注意適時總結。在總結中,教師應當利用積極的評價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對那些敢于大膽提問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他們提問的信心。當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提出問題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時,自然就可以從怕問到樂問了。
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學,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品格,變學會為會學。因此,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是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要貫穿于教學的始終。
(作者單位 安徽省蚌埠市馬城中學)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