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問題教學在新課程的實施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更好地在歷史課堂中實施問題教學,落實新課程對歷史教學提出的要求和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什么是問題教學、問題教學法的重要性等作了一個探討。
關鍵詞:高中歷史;問題教學;新課程
問題教學法,就是以問題為載體貫穿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設問和釋問的過程中萌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欲望,進而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并在實踐中不斷優(yōu)化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一、歷史教學中問題教學法引入的重要性
問題教學法的引入是適應高考歷史改革和中學歷史教學改革的必然之舉。近幾年的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考試歷史試卷明顯加大改革力度。一個重要的表現(xiàn)就是大大提高了考查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題目在試卷中所占的比例。特別是近幾年文綜歷史部分對這方面的考查尤為顯著,這就要求進一步加大教改力度,注重引入類似問題教學法一類的側重啟迪思維、培養(yǎng)能力的教學方法。
二、教學中如何運用問題教學法
1.合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
所謂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是指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的要求,教師精心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技能,并鼓勵學生質疑問題,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實現(xiàn)對知識的主動選擇和探索。課堂實踐證明,一個優(yōu)秀的問題情境,往往產生“一石擊起千層浪”的效果,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促進師生合作,教學合作,既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激發(fā)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2.問題之間要有梯度
人們認識問題往往由淺入深層層推進,由表象到本質,由已知到未知。因此,在設計問題時,問題要由易到難,由感性到理性,由現(xiàn)象到本質,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地去思考、去想象、去創(chuàng)造。
3.確實轉變教師的角色
教師應該確實地認識到:問題教學要求學生處于活動中心的地位,課堂上師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師生交往的心理狀態(tài)達到最佳水平,以保證學生心情舒暢、思維敏捷,使各種智力和非智力的創(chuàng)新因子都處于最佳的活動狀態(tài),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4.重視課堂總結練習,力求徹底解決問題
問題教學法最終的落腳點是對問題的解決,一般要在課堂上完成任務。在實際操作中,學生回答問題有時會不夠全面和準確,教師需根據(jù)課堂實際情況決定由教師或由其他學生總結補充,或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組織作答,不管是哪種形式,務求問題的解決及時到位??傊瑔栴}式教學法實施過程中應遵循問題創(chuàng)設的原則,講究問題設置的方式,根據(jù)實際情況不斷進行調整,這樣才能使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煥發(fā)獨有的藝術魅力,更好地促進高中歷史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但是問題教學法只是一種教學形式,并不是唯一的形式。教師應根據(jù)教材的特點采取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才能使中學歷史教學模式百花齊放,達到既教會學生知識,從而使學生受到教育,又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
(作者單位 山西省汾陽市第五高級中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