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期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表揚是做學生的正常心理。學生能在老師的評價中認識自己,明確前進的方向。正面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又符合我國獨生子女多的國情需要,它有利于促進學生發(fā)展,形成良好品質(zhì)。
關鍵詞:正面教育;積極作用;運用原則
在一堂課上,老師板書結(jié)束,發(fā)現(xiàn)兩個學生正在向窗外觀望,而且還竊竊私語,其中一個是優(yōu)生,一個是后進生。這位老師對著后進生吼道:“你‘后進’,就是這樣來的。人家不但能掌握課堂上的知識,同時還能獲得窗外的信息,你能跟他比?”
犯同樣的錯誤,卻受到不同的評價。學生是很在乎老師的評價的。受到表揚,就像車子加了油,動力會不斷增加,對自己會有更高要求。反之,如果總是被批評,尤其是不公正的批評,他會對自己失去信心,還會產(chǎn)生嚴重的逆反心理。
人總喜歡被別人肯定。每個人身上都有亮點,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沒有哪個人生性就是壞的,用好正面教育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有過這樣的一個學生,他有不少的壞習慣,而且經(jīng)歷特殊。母親早亡,“打”是父親對他唯一的教育方法。由于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很差,老師常批評責備他,但收效甚微。
對于上述家長的行為,我們做教師要引以為戒。學生有違紀行為,影響班級和學校的教學秩序,老師對其進行批評教育,無可厚非。用批評方法可以喚醒他們,起到鞭策作用,但并不是對所有的學生都適用。我們可以改其道,用“正面教育”的方法來進行教育。
所謂“正面教育”就是激勵教育,是重在說理、表揚、疏導,用榜樣的力量作推力,發(fā)揮積極性,克服消極性,從而使學生健康成長的一種教育。
上面提到的我的那位學生,我對他進行了正面教育,并密切關注他哪怕只有小小的進步。有一次,他在上課前以最快的速度把課本放在了課桌上,我馬上表揚道:“××同學課前準備做得很好!”后來,我還授予他班級“督導員”稱號,讓他負責管理班級紀律,他認為能幫老師做事情,又能管理班級,在班級里有一定的地位,積極性非常高。其實,我的初衷是他能夠管好別人,首先會管好自己。平時,我鼓勵他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即便他不愿意,我也會說:“你不比任何同學差,要對自己有信心?!痹谖业呐ο?,他的行為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觀。
一、正面教育的積極作用
1.正面教育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奮進的動力
當學生有良好的表現(xiàn)時,老師應及時給予正面強化。當學生有不良言行時,老師要正面引導,少大聲訓斥。盡量給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這樣能加大學生發(fā)展的動力。
2.正面教育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
老師要以一種寬廣的胸襟去包容學生,使他們生活在氛圍和諧的集體中,學生會在高興之余奮發(fā)向上。
3.正面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益
教師的教育教學效果取決于學生的接受愿望,正面教育恰好能增強學生的接受愿望。
二、正面教育必須遵循的原則
1.正面教育因人而異,要盡可能地惠及每一個學生
不是每一個學生都只適合正面教育,對有些學生用批評的方法比較有效,但是對大部分的學生更應著重于采用正面教育。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去挖掘他們身上每一點值得贊賞的地方,使他們本來很細小的優(yōu)點變得越來越突出,從而不斷地進步。
2.充分發(fā)揮榜樣的作用
老師如果在班級中樹立榜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要努力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以此作為全班的榜樣。如果我們重視樹立榜樣,一直鼓勵一些好的行為,在學生的潛意識里也會一直存在著這些好的行為標準,會情不自禁地朝著這一好的方向努力。用學生身邊的人物做榜樣,使他們感到真實,又感到親切,提升了正面教育的效果。
3.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學生,激發(fā)成功的欲望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總是有成功欲望的,學生更是如此。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悅,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要用全面的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學生,不能只盯著學習成績。學生的性格、文明禮貌、勞動表現(xiàn)、文體才能、興趣愛好、動手能力等等,當然還有學習成績,都是評價學生的因素。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不同的閃光點,以表揚為主,鼓勵學生進步。特別是要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為他們創(chuàng)造施展才能和獲得承認、表揚的機會,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加他們的學習動力,拿他們的今天和他們自己的昨天、前天比,而不是跟別的學生的今天、明天比,這樣,優(yōu)點就會一步步擴大的。
老師的一句話或許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簡單的一句:“你可以做到的。”能給學生莫大的鼓舞,這比父母給予的表揚更能推動他前進。在大力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正面教育已成為教師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
對學生加強正面教育,不斷用積極向上的、正確的方法來激勵孩子,他們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林海亮.正面教育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1.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觀音寺初級中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