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治教師應該結合書本用自己的情感去構建一個輕松、融洽、和諧的課堂,創(chuàng)建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完全融入這些情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活他們的靈感,從而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和諧課堂;初中政治;教學;運用
隨著新課改全面推進,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是當前課改的主旋律。因此,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每一位教師不可回避的課題,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同其他科目一樣,中學政治教學改革在重視學生智力發(fā)展的同時也要加強情感教育,構建和諧新型的師生關系。那么,怎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打造和諧政治課堂呢?
一、利用學生的身心理特點,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我們知道,初中生生性活潑、情感豐富、愛好廣泛、向往未來,但自控能力差,鑒別能力較低,做事欠考慮、易沖動,而且叛逆意識增強,他們不喜歡老師過多的管教和約束,加之政治課理論性太強,重在說理育人,枯燥乏味,記憶量特大,難免導致學生厭學,抵觸情緒嚴重,教學效果極差。因此,政治教師要盡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努力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師生擁有愉悅輕松的心情。因為良好的師生關系能直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智能發(fā)展,加快學生能力的提升,產生積極的正面效應,消除學生的抵觸情緒,降低課堂能量內耗,減少師生之間的沖突。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學校內的許許多多的沖突,其根源在于教師不善于與學生交往?!?/p>
二、改變教師的師生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我們都知道,過去傳統(tǒng)的政治課堂教學是把學生當作容器,老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根本沒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作為老師,我們一定要改變觀念,使課堂教學從學生的特點、需要出發(f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在平等和諧、互信互愛、友好合作的師生關系的前提下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一切非智力因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做學習的主人。只有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才能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
三、了解學生學習的苦與樂,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學生升入初中后,進入了人生的朦朧時期,思想往往比較固執(zhí)、偏激,易走極端,有時與老師的要求背道而馳,乃至一意孤行。政治課作為一門育人課,政治教師任重道遠,如何才能抓住學生的特點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呢?這就要求教師從真正意義上去了解學生,學會換位思考,看看他們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明白他們需要什么,弄清他們?yōu)槭裁磿@樣做。從而尋求出師生的最佳結合點,實現“零距離”交流和交往,切實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締結起朋友式的情感紐帶,構建起新型的師生關系。這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才能形成寬松的氣氛,營造和諧課堂氛圍,形成平等、融洽的課堂關系,打造快樂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四、大膽放手課堂教學,著力實現師生角色的轉變
俗話說得好:懶老師培養(yǎng)勤學生,勤老師培養(yǎng)懶學生。傳統(tǒng)的政治教學方式中,老師事事主宰,學生被動接受,教學效果不佳。要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必須大膽放手課堂教學,著力實行師生角色的轉變。具體做法如下:首先,老師要放手課堂、放手學生。學生自己能上的課,老師最好不上;后進生自己能上的課,優(yōu)生最好不上。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其次,要求學生人人樹立一個趕超目標,人人奮發(fā)圖強、定期趕超,每次考試若能超越,進行更換,重新確立目標,以此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再次,要求學生定期自測、階段自評。放手讓學生自己出題,互相檢測,相互評卷,自我總結,定期小結,自我反思,不斷前進。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政治教師要努力構建一個輕松、融洽、和諧的課堂,盡力創(chuàng)建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切實挖掘出學生的潛能,提高政治課堂效率。
(作者單位 甘肅省涇川縣荔堡中學)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