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策略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學生接受知識和增長能力所依賴的最主要途徑。就如何改進初中化學教學進行了思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研究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教學,實現化學教學目標,教師要積極總結教學經驗,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一、從實際出發(fā),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三的學生剛剛開始接觸化學,如果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就能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使他們在高漲的學習情緒下,提高學習能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我們可以在第一堂課上采用“玻璃棒點燈”“清水變牛奶”等化學小魔術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并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采用實驗輔助教學,以保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設置思考障礙,引導自主質疑
教師應結合教材的內容特點以及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針對性地設置一些學習障礙引導學生思考,激發(fā)他們的認知體驗,產生疑惑以及聯想等思維狀態(tài),把潛在的能力充分調動起來,進而在自主分析和思考中校正自己的失誤之處,培養(yǎng)他們從不同層次和角度思考的習慣。比如教師可以借助“無法燒壞的手帕”這個魔術來講解燃燒的條件,并提問學生:為什么手帕燒不壞呢?燃燒的條件有哪些呢?這些問題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三、開辟第二課堂,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
要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不但要體現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反映在課堂活動中,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對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更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的重要方式。因此,化學教師要在上好化學課程的基礎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有趣的課外活動,營造和諧美好的教學氛圍,拓展學生的視野。例如,通過組織主題活動、化學游戲、趣味實驗等活動,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直觀體驗,還能開發(fā)學生的化學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品質。因此,學校要全面開放化學實驗室,讓學生可以隨時進入,并參與各種實驗操作,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小實驗,或改進課本中的實驗,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總之,為了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推進素質教育改革進程,教師要積極總結教學經驗,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理念,制訂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化學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徐蕓蕓,徐新,李爭鳴.淺談化學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教育[J].中國科技信息,2009(20).
(作者單位 吉林省梨樹縣第二中學)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