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綜合實踐活動是以發(fā)展學生身心健康,注重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踐,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宗旨。體育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結合,相比其他學科,更注重實踐,而不是理論,更能提高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體育這門學科更有利于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實踐活動;體育;策略
體育與其他學科不一樣,它以身體練習為基礎,更注重綜合素質,通過實踐活動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豐富社會文化生活的目的,不僅能讓學生知道體育鍛煉對身體的影響,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力。而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又加強了體育的系統(tǒng)性,它不但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還能使學生都參與其中,起到積極向上的作用。
一、體育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結合
1.體育與實踐活動。由于體育這一門學科的性質,所有的項目都是通過學生自己和其他伙伴之間的合作完成的,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幫助學生提高團隊意識。比如,在教“仰臥起坐”的基本規(guī)范動作時,教師會自己先示范一遍,讓學生思考,通過互相討論怎樣才能做到最佳動作,然后會讓學生自己找到伙伴互相練習,這時候就需要兩個人之間的相互配合,團結一致,才能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再如體育課上的足球教學比賽,它是通過理論規(guī)則和技術能力不斷在實踐的基礎上得到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更加需要小組之間的團隊意識,互相幫助,互相配合,最后通過不斷的探索打敗對手,取得成功。
2.運動會與實踐活動。運動會是通過強身健體來使自己的身體得以釋放,從而使自己的心情感到愉悅,只有身體上感到了放松,精神才會集中,才能提高效率。運動會是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可以提高學生參加運動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參與率,與此同時,舉辦這些實踐活動也能讓學生享受其中的樂趣,達到增進友誼的作用。比如,運動會上的跳繩比賽,就需要8~10個人左右,拔河比賽還有很多類似的集體項目,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還能讓學生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有的比賽時間過長,在這期間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在一些項目上縮短時間也是有必要的。運動會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實踐活動,比賽一定要公平、公正,使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做到事半功倍。
3.校外活動與實踐。在業(yè)余時間,學生可能不太會注重體育訓練,也不太會參加一些實踐活動,但是在課堂上的鍛煉往往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學生在校外的時間里,積極參加一些爬山、滑雪以及志愿者活動,這些不僅能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學到一些在學校學不到的技能。但是要合理地安排時間,在不耽誤學習的前提下,學生可以相互探討,共同提高,積極參與校外實踐活動。此外,學生還可以一起組織野外露營,這是一個學習獨立生活,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機會,大大促進了學生的自我生存能力,增強了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整合策略
1.現(xiàn)在的有些實踐活動太注重理論研究,表面上是實踐活動,其實都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教師要轉變思想觀念,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此外,在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和學生處理好關系,形成默契,像學生的朋友一樣,這樣會讓學生放下對教師的畏懼心理,也會以朋友的姿態(tài)交流、相處,要在適當?shù)臅r候給予學生鼓勵和關心,在潛移默化中和學生達成一致,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效果,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2.將體育競賽與游戲競爭相結合。在初中時期,學生對成功的欲望往往超過了高中和大學時期,適當運用各種比賽性質的游戲,不僅能讓學生自覺參與體育競賽,還能提高學生的榮譽感,對學生今后的生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各種體育競賽活動,都能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鍛煉,學會在體育鍛煉中與他人合作,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自覺弘揚體育的精神文明,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的好習慣,同時注意體育安全。
3.初中時期的學生,心理已經(jīng)開始發(fā)生微妙的變化,他們對一切事情都感到好奇,具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一般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和探索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因此,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就要抓住學生的心理,增加體育課堂的多樣性、靈活性,不斷豐富課堂活動,有益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提高,還益于提高課堂效率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并在體育活動中主動發(fā)揮了作用。
三、總結
通過體育實踐活動、舉辦運動會、校外等實踐活動,能大大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實踐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能力,也有利于體育教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在此基礎上,體育與實踐活動的開展,最關鍵的在于學生積極熱情地參與其中,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對學習體育的熱情與興趣。初中體育教師必須要學會善于利用各種有效的途徑,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鞭策學生強健體魄,達到身心健康,而且教師也應該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加強專業(yè)技能,對教學任務負責任。
參考文獻:
[1]吳鋼,沙葉.中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調查研究[J].基礎教育,2011(05).
[2]姬廣興.高三體育課內外教學活動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漳州師范學院,2012.
[3]夏兆平.體育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機整合[J].教育科研論壇,2008(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金壇市指前中學)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