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給學生\"學中有樂\"、\"樂中求知\"的方法,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換取最佳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結合教學實踐探討分析了在新課標理信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并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1 上課主題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水平基本上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小學生是通過對實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語的直接感知、對學習材料的直接操作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注意充分利用計算機的特征,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興趣驅動\"教學法,充分吸收了溫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等教學思想,比較適合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實際操作的選擇,要盡量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這就要充分了解他們興趣所向,發(fā)掘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從而引導他們利用所學的信息技術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將信息技術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融入到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
2 \"導演\"的策略
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接受能力和自學能力永遠出乎教師的意料,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只能招致學生極其厭煩的回應,教師只需要點到為止即可,甚至\"心有靈犀不點通\"。有了好的\"舞臺\"與\"劇本\",還需要一個優(yōu)秀的\"導演\",才能夠演出一臺好戲。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屬于一門新興的學科,其教學法還處于探索階段,似乎少有可供借鑒的現(xiàn)成經驗與模式。這就決定了作為一個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除了要求技術過硬之外,還必須具有較強的探索精神與創(chuàng)新意識,走出一條有特色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路子來。
2.1 我相信學生自有一套理解計算機的獨特方式,有一種與計算機溝通的先天的靈性,其高效性與合理性是成年人所不及的,我們絕不可以強迫學生去迎合教師的思維方式。更重要的是,點到為止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未知世界中自由探索,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預留了廣闊的空間,讓學生體驗到發(fā)現(xiàn)的快樂,而灌輸式的教學則只會束縛學生的想象,扼殺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點到為止\"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對學生的信任,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
2.2 巧用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設障立疑,讓學生處于\"憤\"、\"悱\"的狀態(tài),將其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的重要原則是激情引趣,即通過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對知識、對科學、對人生的興趣。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了學生的探求欲望。而問題情境是最常見和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情境,是啟迪思維激發(fā)興趣的重要途徑。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多種多樣,它可以在其他創(chuàng)設情境的途徑中交叉使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學生身邊喜聞樂見的事情為素材,讓學生把解決實際問題的愿望轉移到學習新知識的興趣上來,這種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方法可以激起學生探索的興趣和動機,同時能引起學生的積極情緒。
3 目標分層教學
在實施分層教學時,為了更好地發(fā)展教學目標的導向作用和評價功能,\"分層教學\"要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方向,我在每一節(jié)課前都會分析教學內容,制定與各層次學生相適合的教學目標。針對我劃分的三個層次,我將教學目標分為基礎目標、前進目標、拓展目標?;A目標要求\"優(yōu)-\"那一層次學生能夠通過模仿完成基本要求;前進目標著重于培養(yǎng)\"優(yōu)\"那一層次學生對知識的使用能力;拓展目標當然是為能力較強的\"優(yōu)+\"那一層次的學生而設立的,著重于知識的內化與遷移。分層次的教學目標,所采用的評價方法、評價內容和評價結果也應不同,否則將無法體現(xiàn)評價的診斷、激勵和促進作用。對于\"優(yōu)-\"層的學生,評價要注重知識性,評價標準要放低,重在激勵;對于\"優(yōu)\"層的學生,在評價知識性的基礎上,還得注意能力的評價,促使他們向高一層次前進;對于\"優(yōu)+\"層的學生,評價方式應多樣化,要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的評價,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老師相應的評價,都有很大的成就感。
4 嚴格要求規(guī)范打字教學
發(fā)揮尖子生的帶動作用,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做到\"嚴格\"\"耐心\"\"規(guī)范\"\"有序\"。要教會學生學好打字、提高打字速度、達到盲打水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打字習慣和正確的打字指法是非常重要的。 \"嚴格\",對學生的課堂紀律嚴格要求,這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保證;要求學生在盲打的過程中根據學習任務定時定量,記住每一個字母符號所在位置,不能隨便看鍵盤,同學之間互相監(jiān)督;要求學生嚴格按照打字的規(guī)范進行練習。\"耐心\"即:對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的后進生要多鼓勵、關心,運用各種方法讓他們反復記熟鍵位;在學生的練習過程中,教師要自始至終對每個學生進行鍵盤指法的檢查,及時指出學生應注意的問題。\"規(guī)范\"即:手指分工明確,手勢正確,鍵位熟,擊鍵方法正確;打字姿勢正確,錯誤少;要先強調準確率,然后才能講究速度。\"有序\"即在鍵盤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循序漸進。
5 小組合作探究探討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在計算機課上,有些學生可以說是一點就通、舉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學生基礎較弱、學有困難,這就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教學內容太淺了,基礎好的學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點,基礎差的學生便不能接受。為了解決這個實際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我組織學生開展自己動手做電子幻燈片的活動,同學們自愿結合,分成了若干個小組,大家有明確的分工,有另外,各個小組之間還將收集到的資料在局域網中共享。對作品的評價,改變了以前由教師一人說了算,大家可以在留言板或BBS上暢所欲言、相互評價。好學生是夸出來的。尋找學生優(yōu)點,提出科學解決方法。及時肯定成績,準確發(fā)現(xiàn)問題。
在信息課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深入挖掘學習潛能,使設備能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各顯神通。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興趣,激發(fā)學習熱情;創(chuàng)造寬松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掌握正確思維方法;適時提醒,擅于抓住學生學習的癥結,剖析問題,養(yǎng)成良好思維習慣,增強學生信心。
信息技術新課改目標在于提升自我,改良教育,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fā)展,這決定了教師只能引導、幫助學生學習獲取、處理信息的方法,讓學生用其技于學習、生活之中,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只有在改革的過程中才有可能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課程教學理論與實踐體系,從而在真正意義上進行教育的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