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否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對整個工程的質量和進度產生直接的影響。根據施工圖紙及詳細的技術要求,明確混凝土的澆筑部位、澆筑時間、強度等級、供應數量、坍落度及水泥品種、骨料粒徑、外加劑及初凝時間等,并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編制實施方案。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縫;振搗
中圖分類號:TU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3362(2013)10-0169-01
1混凝土施工技術控制
混凝土工程在施工時必須嚴格按照技術規(guī)范和要求進行作業(yè),并根據澆筑部位制定施工技術措施,確?;炷潦┕べ|量滿足設計要求。對建筑工程來說,通常所要澆筑的高度是影響混凝土澆筑的一個重要因素,混凝土超過一定的高度會發(fā)生離析等現象,要保證一次性澆筑到一定的設計標高,避免出現冷縫。澆筑中出現偶然中斷,應立即采取措施對混凝土澆筑面進行保護,間隔時間在初凝前處理完畢。
振搗是混凝土工程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要對振搗人員進行嚴格的技術交底。一般來說,振搗插入混凝土的高度以振搗棒的1.25倍為宜,但應控制其做大不應超過50cm,并做好對所澆混凝土的保護和輔助工作,在澆筑上層混凝土時,振搗時應把振搗棒插入到下層混凝土中5cm,達到振搗均勻,密實,并避免兩層中間出現接縫,影響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對于平板振搗器來說,移動的間距最好控制平板覆蓋以澆部分的邊緣。
2混凝土施工技術
2.1柱、墻混凝土澆筑
在建筑工程中,柱、墻起著重要的支架作用,在進行柱、墻混凝土澆筑前,應在基礎上鋪上5~10cm與所澆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砂漿做底層,避免在澆筑過程中出現跑模、跑漿、變形等影響澆筑正常進行的因素,由于柱、墻的高度較高,在澆筑時應采取分層振搗的方法,并在振搗過程中不得將振搗棒觸動鋼筋和預埋件,以防止鋼筋或預埋件受到振搗發(fā)生位置偏移,進而影響建筑物的質量,當柱、墻的澆筑高度在3m以內時,可一次性澆筑到位,超過3m時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澆筑方法,一般可在模板的側面開門子洞進行斜槽分段澆筑。
2.2梁、板混凝土澆筑
梁、板混凝土施工前,施工技術管理人員應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并在施工中嚴格按照技術交底進行。為了保證所澆混凝土的質量,在澆筑時可對梁、板同時進行,比較常用的就是從一端向另一段進行澆筑,使?jié)仓蟪尸F階梯形。根據設計圖紙及實際施工情況,有的梁和板成為一體,在澆筑時對于高度大于1m時,也可采取單獨澆筑的方式進行,但要注意施工縫的位置,通常留在底板以下2~3cm的位置,必須加強對所澆筑混凝土的振搗,并且第一層下料一定要慢,振搗密實后,可進行梁底的下層料澆筑,振搗時不得觸動鋼筋及預埋件。
在建筑工程中,梁板節(jié)點的鋼筋一般布置較密,澆筑混凝土時可采取同強度的小粒徑石子混凝土,并采取合適的振搗棒進行振搗,對于板的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的厚度,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振搗方法,并派專人對混凝土的澆筑厚度進行檢測,符合要求后用木抹子將其抹平,同時注意禁止用振搗棒進行攤鋪混凝土作業(yè)。
建筑工程周期長,如梁板在冬季施工,施工前應編制冬季施工技術方案,當梁板施工到一定的高度時,需要采取質量、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順利進行,并注意不要將其他物品放置在樓板上,但可以放置在梁板的負彎矩最大處的地方。為了避免在卸料時,將料放置在梁板上出現裂縫,應加強對梁板混凝土強度的檢測,確保卸料不影響混凝土的質量,料放穩(wěn)后,作業(yè)人員應及時將料分散,避免長時間放在梁板上使之發(fā)生變形等。
2.3樓梯混凝土澆筑
樓梯作為建筑工程的通道,在施工前應熟悉施工圖紙及施工組織設計所制定的方案,澆筑樓梯混凝土時嚴格按照施工工序進行施工,例如樓梯的澆筑應自下而上,同時應注意等底板混凝土振實后,底板的位置正好和踏步的標高一致時,兩者可同時進行澆筑,提高施工效率,并隨時將踏步表面進行抹平。為了防止?jié)仓翘莼炷習r下滑離析,應控制泵送前混凝土的坍落度,澆筑完成后要把剩余的混凝土及時進行清理,并把踏步抹平壓實。拆除模板時應確?;炷翉姸冗_到設計規(guī)范要求,并對棱角采取保護措施。
3施工縫施工技術
3.1施工縫設置
施工縫是混凝土工程比較常見的概念縫,如在施工過程中處理不當將對建筑工程產生不利的影響,位置,需要對建筑工程的施工縫進行合理的設置,根據相關規(guī)范及實踐經驗,對于柱子的施工縫通常在基礎的頂面、主梁的下面較好,而相對于和板連成一體的大斷面的梁來說,則在底面以下20~30cm處較為合適,單向板則可根據實際施工需要留在平行于短邊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樓板,應順著次梁的方向澆筑,施工縫表面應與版面垂直,不得留斜槎。
3.2施工縫處理
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對于出現的施工縫進行處理,施工縫通常發(fā)生在新舊兩層混凝土的交接面上,因此,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進行澆筑前,應對老混凝土的表面采取措施,例如鑿毛、沖洗等作業(yè),確保給所澆筑的混凝土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面,使新舊混凝土達到較好的結合。但對于特殊位置的回彎鋼筋應采取措施加強保護,保證鋼筋周圍的混凝土牢固及安全,并派人將鋼筋上的油污、附著在鋼筋上的水泥砂漿等雜物清除干凈,其次在水平施工縫上鋪一定10~15mm的水泥砂漿層做底,然后在進行施工縫處的混凝土澆筑,并按要求振搗密實,禁止出現過振、漏振等現象,使其達到緊密結合。
4混凝土養(yǎng)護
混凝土養(yǎng)護應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根據所要養(yǎng)護混凝土的部位、強度、時間及工程所在地的環(huán)境條件采取不同的養(yǎng)護方法,但要保證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12h內加以覆蓋,給混凝土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的硬化環(huán)境,當混凝土達到一定的強度并符合規(guī)范要求時,可進行模板和支架的安裝作業(yè)。加強對已澆混凝土的養(yǎng)護有利于混凝土強度在齡期內達到設計要求,并有效防止收縮裂縫的產生。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建筑工程的質量與混凝土施工過程控制有著緊密的聯系,施工中必須按照規(guī)范要求和施工圖紙進行,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澆筑和振搗過程,并及時進行養(yǎng)護時混凝土施工技術控制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曲德仁.混凝土質量控制[M].北京:中國工業(yè)出版社,2003.
[2]王利君.如何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質量[J].建筑與文化,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