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意外的意外
作為工行的一張名片、一個符號,楊凱生這個名字被賦予了太多的含義,如今他以攝影集作者身份再次出現(xiàn),的確不能不讓人大感意外。
“我們知道銀監(jiān)會劉明康主席工筆畫一流,卻想不到,不茍言笑、行事嚴(yán)謹(jǐn)?shù)臈钚虚L也這么時髦,拍出這么震憾的畫面?!痹S多跑銀行口的老記者都大為驚詫。作為圈內(nèi)人,記者也只是在近兩年才從工行愛好攝影的朋友口中得知,偶有閑暇楊凱生會拉上他們?nèi)鍌€人去北京周邊或外地采采風(fēng),而且樂此不疲。
“在行長這個位置,他異常忙碌,但仍會不時抽出時間與我們交流攝影心得?!鄙鲜龉ば腥耸刻龟悾袝r他甚至?xí)c工作掛上鉤:你們可能覺得攝影只是件小事,但一定要安心做好它;如果你們能把每一件事情,哪怕是極小的事也能做到極至,那我相信你們所做的工作更不會差到哪兒去。
事實上,少年時期,楊凱生就酷好攝影,自己甚至還在家搭建過簡易的暗房。近些年來,即便是身為全球最大商業(yè)銀行行長,他依然始終沒有放棄對攝影的熱愛,利用繁忙工作中的點滴閑暇拍下大量圖片,積累的資料多達(dá)2000G。書中的一張張圖片,無論是景致還是人物,都給人安靜凝練的感覺。很多人不知道,他還是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
此次他出版的新書《浮生 二十四小時》充分展示了這位金融界耳熟能詳?shù)你y行家的另一面。他的鏡頭中,很少有富貴和奢華,也很少有名山大川,視角更多投向了市井和平民。正如新書所展現(xiàn)的那樣,楊凱生更多的時候?qū)㈢R頭對準(zhǔn)旁人不太在意的一人一物。
其攝影作品不刻意追求令人驚艷的光影效果,但其中透著的人生感悟、人文情懷卻總能不經(jīng)意間撥動讀者的心弦。在新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個場景:6時25分,白洋淀上晨霧彌漫,兩位搖船人從霧中這就不得不提《浮生 二十四小時》,與大多數(shù)攝影集不同,書中的每幅圖片同時還配有一篇旁白,除了交代拍攝時間和背景,還記錄下作者的拍攝感悟。
“攝影集加文字旁白本是一件冒險之事,拿捏不當(dāng)極易費(fèi)力不討好。然而凱生的文字功底、知識積累乃至哲學(xué)支撐,令他的旁白有故事、富哲理、巧點綴、不賣弄,增添了整部攝影集的重量、深度和詩意?!敝袊骷覅f(xié)會主席鐵凝在給新書的序中這樣寫道,“《浮生 二十四小時》是個沒有野心的名字,作者通過照片、文字告訴讀者,世事繁浩,他不過拍下了無窮時間中的些許瞬間?!?/p>
同時,該書是從楊凱生所拍攝的幾千張攝影作品中精選出101張圖片,打破一般攝影集以拍攝題材、內(nèi)容或地點選取特定主題的思維范式,以一天的時間刻度作為軸線,將不同時間、地點、題材的照片串連起來,構(gòu)成一幅浮生二十四小時的畫卷,給讀者以強(qiáng)烈的時空穿越感。正如,他在書的封底寫到:我想念照片能記錄或明亮或暗淡的光影;能傳載或高亢或低沉的聲音;能展現(xiàn)或已發(fā)生或終將發(fā)生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