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李鎮(zhèn)西曾說,他之所以獲得成功就是源于他的愛心教育,他還在他的書中這樣說“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同時必定又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敝挥型哪軌騿拘褠坌?,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因此,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學生的一切;沒有愛,教師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愛心 關心 尊重 教育 重要性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重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也說過:“教育的全部奧妙就在于愛孩子。”由此可見,教師的愛是多么重要。那么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老師如何愛學生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用真誠的愛打動學生
愛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是學生的一種心理寄托,也是學生的一種內心渴望。教師只有付出真誠的愛心,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溫暖,才能打動學生。當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可以增進師生友誼,產生情感共鳴,啟迪學生心智,喚醒學生理智,就可以達到“親其師,信其師,樂其師”的境界。從而把握成功教育的真諦。
我們知道,在班級里,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現(xiàn)好的學生。在老師和學生的眼里,他們都是優(yōu)等生,在他們的周圍只有贊許的目光和激勵的話語。但如果這些學生沒有經歷過挫折教育,他們將來遇到困難時就缺乏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韌性。所以教師在必要的時候,也要適當?shù)呐u他們,使他們知道自己也有錯的時候。應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使自己更完美
愛可以使學生充滿信心,積極向上;愛可以使學生精神得到充實,情操得到陶冶,性格得到優(yōu)化,思想得到升華。所以,只有教師用真誠的愛去對待學生,才能打動學生,教育好學生。對好孩子我們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受挫的能力。力求做到“愛中有嚴”。
二、用無私的愛關愛,感化后進生
在教育工作中,教師不僅要愛聰明,懂事,學習好的學生,更要關愛反應遲鈍,調皮搗蛋,有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杜絕偏愛優(yōu)等生與歧視后進生的現(xiàn)象。我們知道“植而不修則歪,教而不育則差,育而無方則罔?!痹诮逃虒W中,愛要無私。和優(yōu)等生相對的,正是一些后進生。這些學生有的不但學習成績差,而且行為習慣不好。如果教師經常批評他們,冷落他們,那他們還有改正錯誤的機會嗎?所以對待這些學生教師應該用愛心感化他們,關愛他們,而不是一味的批評指責他們的過錯,對他們的優(yōu)點,成績要及時加以肯定,使他們能夠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有信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愛是一種純潔的感情,它不是靠強制,更不是靠利誘培養(yǎng)起來,只要教師對學生公平,并給予困難的學生更多的愛,也讓他們感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的體驗,才會不斷增強他們自信心。相信在教師智慧的愛中學生會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書寫自己別樣的人生。
三、寬嚴相濟,顯露真愛
寬容和嚴格是一對矛盾的統(tǒng)一體。寬容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嚴格。這里說的寬容是一種教育藝術,是指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過程中的一種策略。它的前提是對學生嚴格要求,目的是使學生有效地接受教育,承認和改正錯誤。教師對后進生要“嚴中有愛”,對優(yōu)等生要“愛中有嚴”。
學生畢竟是孩子,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教師不能只用嚴厲的批評,叫家長,寫保證書等簡單粗暴的方法來壓制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只要教師捧著一顆寬容的愛心對待他們,他們也會在愛的力量下變得聰明進步的。推心置腹,以誠相見,充分尊重,相信學生會感受到教師對他的愛和期望。所謂“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就是這個道理。
犯錯誤是學生成長過程中必然會出現(xiàn)的正?,F(xiàn)象。教師只要對他們“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嚴而有度,愛而有方”,就會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實現(xiàn)教育目標。現(xiàn)在倡導的教育理念就是和諧,進取,寬松,那么這里的寬松就是指允許學生犯錯,允許學生失敗,允許學生落后,學生犯了錯誤改了就好,學生失敗了可以從頭再來;學生落后了努力就好。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智商在130的只占5%,剩下的95%就是普通的孩子,對于普通的孩子他們努力了就是好樣的,因為努力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而第一名只有一個,對于這些普通孩子我們要不放棄,不拋棄。要經常表揚普通孩子中進步大的,特別努力的,這樣就會激勵一大片,也會帶動一大片。
四、將心比心,以愛換愛
美國學者戈爾曼說過“不能識別他人的情緒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做有心人,用“將 心比心”這一方法,去實現(xiàn)“以愛換愛”的目的。常??吹竭@樣的現(xiàn)象:學生犯錯誤后,有的老師粗暴的對待學生,或者不讓學生解釋,學生沒有話語權,好像學生說多了就是對老師的不敬,其實不然,當我們躬下身來靜靜的聽孩子說,然后再心平氣和的教育學生,這個時候你對學生實施教育才會有效,因為至始至終學生體會到的是你對他的愛,你對他的理解,你對他的信任,教育是一個過程,教育是愛的藝術,我們當老師的不僅要愛孩子,還要會愛孩子,還要讓他們能深切的感受到你的愛。所以我們要做個智慧的老師。要顧及學生的內心情感,要維護孩子的自尊心,要呵護孩子的人格和尊嚴。據一項調查表明,喜歡淵博知識型老師的學生占31%;而喜歡具有師愛型的學生達到53%,學生希望自己的老師溫和,可親,具有愛心。由此可見,在學生的心中,一個富有愛心的老師遠比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更具有吸引學生的魅力。高爾基說過:“只有熱愛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在長期的教育工作中,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架在師生之間的一座信任的橋梁。老師對學生用愛去交流,師生間就有深厚感情,這樣學生才更容易 接受教師的教育。同時學生也愿意向老師敞開心扉。這樣師生關系將會更加和諧,融洽。我用美國優(yōu)秀教師布萊恩的話做結尾:“師愛是一種力量,一種品質,是教育成功的秘訣。如果沒有愛,教師的工作也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當然,教師之愛未必非得那樣轟轟烈烈,如果教師善于在日常教育中去播種這份愛,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最偉大的愛其實往往產生在最平凡之處,最深的感動其實就在每一個平淡而平凡的教育細節(jié)中?!彼晕覀儺斃蠋煹脑诮逃⒆拥臅r候應多點愛心,耐心,細心,做到大愛無形。
一個具有幸福感的老師一定是一個內心充滿了愛的人,內心有了愛,才能把這份愛傳播出去,愛出者愛返,福來者福往。當我們在工作中,在生活中無私地付出了“愛”、別人一定會用同樣的愛回饋給我們,我們也會在這份職業(yè)中感受到綿綿不絕的溫暖、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