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質教育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已有了空前的發(fā)展。但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卻還存在著許多學生厭惡學數學的現象,這是為什么呢?我們該怎么辦?
一、小學生厭惡學數學的成因分析
1、數學學科的本質特征導致了學生厭惡學數學
我們知道數學學科本身比較抽象、邏輯性嚴密、系統(tǒng)性強,因此教學過程難免枯燥乏味。許多學生面對抽象的數學語言、公式及枯燥的計算和應用題,常常流露出畏難情緒,甚至消極厭惡。這樣,學生便對數學產生了厭學情緒,導致了學生厭惡學數學。
2、教師教法問題導致學生厭惡學數學
事實上,我們有些老師在數學課上,常常教學方法單一,沒有引人入勝的教學范例;有些數學老師經常在學生感到迷惑之前,剝奪了學生種種思考的時間,使學生經常處于聽教師講解的靜態(tài)中,學生缺少體驗知識的動態(tài)探索過程,因而無法享受到發(fā)現知識時的喜悅。久而久之,部分學生便煩而生厭,不斷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學生數學成績急劇下降,越學越差??梢姡處煹慕谭ㄔ诤艽蟪潭壬嫌绊懼鴮W生的數學學習情緒和學習效果,學生厭學數學與我們的教學方法不當是很有聯(lián)系的。
3、教學中沒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導致學生厭惡學數學
眾所周知,小學生的獨立性弱,依賴性強,常??释玫浇處熀图议L的贊賞,得到同伴的尊重和認可,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能因人而異地給學生以適當的評價,那么,學得較一般或較差的學生會由于內在驅動力不夠而產生厭學情緒,甚至個別嚴重者則表現為自暴自棄而厭惡學數學,同時還會造成惡性循環(huán)。
二、轉化小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學情緒的策略
通過以上的成因分析,我們不難知道,要解決學生厭惡學數學的問題,重點得從我們的教學方式上著手改進。
1、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改進。
數學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做到由單純的“應試教育”轉變?yōu)槿娴乃刭|教育;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轉變?yōu)閱l(fā)式的教學方法;由局限于課堂的封閉教學轉變?yōu)檎n堂內外相結合的開放性教學;由教學方法的“一刀切”轉變?yōu)橐虿氖┙獭?/p>
學生要改變學習方式,變機械接受式的學習為學生的自我感悟、自主體驗為主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己去感受知識、理解知識。
例如:教學“將正方體鋼胚鍛造成長方體”,可以先讓學生每人用橡皮泥捏一個正方體,再捏成長方體,體會其體積保持不變的道理。
2、讓學生感受和體會數學的生活化。
數學來源于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于現實。教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從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與生活緊密相聯(lián)的數學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并不是枯燥乏味的,體會到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顯然,這樣將會促使學生改變對數學的那種枯燥乏味的感覺,從而消除厭學的情緒,更有利于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事實上,在我們的教學中,如果能經常做到隨手采摘學生身邊的實例進行教學,就可以使學生經歷從生活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還有如此益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
例如:在教學“比”這一內容時,例舉人體上許多有趣的比,諸如:體重 : 腦重=15 : 1,身高 : 胸圍=2 : 1,身高 : 腳長=7 : 1,拳頭周長 : 腳長=1 : 1,心臟體積 : 拳頭體積=1 : 1.。學生對這些與身體有密切關系的比有濃厚的興趣,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魅力。顯然,這樣便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改良課堂知識的呈現方式,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教學情境。
在日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應當適時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可以用講故事、生動的數學趣題、典故或猜謎語等形式來導入新課,巧設懸念,引發(fā)學生心理的內部矛盾沖突,從而激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使他們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例如:在應用題的教學中,我以一道大家既熟悉又熱門的問題作為探索情境,引發(fā)學生思維。問題是:某人在兩個商販手中以不同的價格購得相同的兩件物品,后來缺錢用,又將這兩件物品以相同的價格賣了出去,結果一件物品賺了10%,另一件虧了10%,問此人是賺了還是虧了?或是不虧不賺?同學們對此問題特感興趣,人人都動起來了,自覺列式計算,主動匯報。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勤于思考,感受到現實中的數學問題,只要善于發(fā)現,善于捕捉,就能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這樣,既創(chuàng)設了一個活躍的課堂,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發(fā)了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
4、用愛營造和諧的課堂,讓學生因愛老師、愛課堂而愛學數學。
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要尊重學生,平易近生。例如:當要學生做練習時,我經常以“請同學們實踐一下,看誰今天學得最好”作開場白;當總結時,我總是說:“你學得最成功的有哪些?”“請你當當小老師,想想看,其他同學可能存在什么問題?”。實踐證明,你的數學課堂若和諧有趣,同學們若和你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那么同學們對數學的厭學情緒必將灰灰湮滅。事實上,平等的尊重,能使學生愉快地接受老師的教誨,更能使學生由怕學、厭學轉化為愿學、愛學、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