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的教學模式改革以及《高效課堂22條》中的“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薄敖鉀Q學習內(nèi)驅(qū)力的‘金鑰匙’——先學后教,當堂達標”、“老師是客人,客隨主便”、“唯有‘水漲’才能‘船高’”等等,這些先進而又獨特的教育理念很讓我享受。教師觀念決定了一切,有什么樣的觀念便有什么樣的課堂,有什么樣的課堂就有什么樣質(zhì)量的教育。課堂的好壞要看學生,只有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進來并且學會的課才是好課。作為教育戰(zhàn)線的我們,應盡早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積極投入到“快樂課堂”課改浪潮中去。瞄準課堂效益,尋找解決之道,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成為了我們的努力方向。我認為在課堂上,我們應該從以下方面來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意識:
一、尊重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個性差異
民主、平等的標志是尊重。尊重學生,就要學會寬容與接納學生。寬容即理解,是對學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種特殊尊重。在教學中,課堂提問不能只滿足于個別學生的問答,而應當盡量使每個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因此,老師在編寫導學案時不要忽視后進生,應當讓他們回答難度較小的問題,從中得到訓練和鼓勵;也不要忽視尖子生,應提一些發(fā)展思維的問題,讓他們得到發(fā)揮,從而使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主動參與的機會。
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去關注、去研究學生的差異,以便找到個性化教育學的科學依據(jù)。那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能否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比如:口算35+24,教材出示的方法是“35+20=55,55+4=59”,但如果學生根據(jù)豎式的啟發(fā),馬上口算出59,也應得到鼓勵,這恰好反映了學生思維新的層次。又如,簡算25×24,一般鼓勵用25×4×6,因為能湊成100,但有學生用25×20+25×4,同樣也能湊整簡算,對于這樣的算法,我們不應否定學生,而且尊重學生,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對比。同樣在計算過程中,不同的方法對同一個人也許有快慢之說,而對不同的人卻不存在優(yōu)劣之分。鼓勵算法多樣化是尊重學生的表現(xiàn),這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也符合現(xiàn)代認知建構主義思想,是釋放學生自信心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有效途徑。
在平時布置作業(yè)時,我也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那些做作業(yè)不主動的學生不是批評,而是在布置作業(yè)時運用一些技巧,布置作業(yè)時說:“老師原來想留五道作業(yè)題,但考慮到你們做題的時間,我就留三道題好了?!睂W生一聽,馬上說:“老師,您還是留五道吧,我們能完成?!崩蠋熣f:“那好吧,我留五道,如果你做三道,也算你完成作業(yè)。做完五道的同學可以笑臉。”結果全班大部分同學做完了五道題。事后,老師大加表揚,這更加激發(fā)了學生完成作業(yè)的積極性。
二、及時鼓勵,建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評價時要學會面向全體學生,通過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不要以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作為評價的唯一尺度,“自信心是前進的內(nèi)驅(qū)力”,所以在課堂中營造和諧的氛圍,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教師一定要使學生處于愉快的學習情境中,用激勵的語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教師要善于運用親切的眼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tài)度、熱情的贊語,讓學生感到老師時刻在關注著他;教師必須關于運用語言的藝術及時作出積極的評價,不管結果怎樣,首先對于學生積極的學習行為表示高興、驕傲、自豪?!澳慊卮鸬谜婧?,聽了你的回答老師很高興……”對于結果不完全對時,對于結果不正確時,教師也絕不可訓斥或貶低,而要委婉地說:“你動腦了,再聽聽別的同學的意見,好嗎?”對與眾不同的觀點、做法,應調(diào)動學生為之喝彩:“這個同學的想法與眾不同,請大家給予掌聲鼓勵。”這樣,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愉快,更增強了自信心。
一位數(shù)學家說過“如果沒有掌聲,舞臺不會更精彩,如果沒有競爭,課堂將不會有創(chuàng)造?!边@也是我在課題研究中感觸最深的。在我的教學中,每天都有競爭。做法是:課堂中能認真聽課,積極發(fā)言,敢于提問,善于創(chuàng)新的,根據(jù)課堂教學中的表現(xiàn)加星,(下課后由組長印星在學生的數(shù)學課本的封面上)當天作業(yè)書寫工整,能獨立完成,獲得滿分的,(發(fā)作業(yè)后由組長印星在學生的作業(yè)本的封面上),每天記錄每個學生取得的星,每天評出“今天誰最棒”,每周評出“本周之星”,每月評出“本月之最”,學期末評出“數(shù)學學習高手”。學生在這樣的競爭環(huán)境中學習,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學習積極性高,成績提高快。
三、引導小組合作,促進主動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恰當?shù)陌盐諘r機,選擇有合作需要的內(nèi)容,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多向交流中參與。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合作為手段而開展的有組織、有指導的互教、互學、互幫活動。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習資源的共享,突出了學生間的相互協(xié)作,共同發(fā)現(xiàn)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等特點,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交流的能力。
例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后,讓學生做這樣一道題目:“看圖回答,S1和S1的面積誰大?各是多少?”讓學生分組討論,不一會兒,有一組學生的代表站起來說:“S1和S2的面積一樣大,都是5平方厘米,因為他們的底一樣長?!边@時,教師對這組同學的答案沒有正面表態(tài),老師只是隨機在黑板上畫了下面兩幅圖,并且說:“按這位同學講的道理,能證明下面畫的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嗎?”又繼續(xù)讓小組討論。過了幾秒鐘,許多同學都說那位同學的答案不完整;還聽見有的小組在討論:“S1和S2的面積肯定一樣?!蔽曳磫柲墙M同學:“你們憑什么說S1與S2面積相等?”這組同學派代表上臺指著圖說:“因為他們的底和高相等,所以他們的面積相等?!贝蠹覈@問題,積極思考,在相互協(xié)作、交流中,加深了對知識地理解。
總之:我們的舞臺很大,只有多做和搶做才能生成能力,形成經(jīng)驗,才能瞄準課堂效益,尋找到解決之道。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對學生的有效學習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廣大教師不斷地實踐與交流,不斷地反思和總結,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條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