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錯別字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混淆偏旁、字形混淆、漏寫筆畫、亂造簡化字等,不能準確表情達意,傳承民族文化。如何有效的避免寫錯別字呢?策略有1、以音辨形法。2、以旁辨形法。3、以義辨形法。4、結構辨形法。5、對比識字法。7、語境辨字法。6、形象解字法。
關鍵詞 錯別字 避免 有效策略
錯別字是錯字和別字的總稱,錯字指寫得不正確的字,即寫成不成其為字的字,而別字則是用其他字代替應寫的字。如有人將“玩”寫成了“王完”,把“武”字中的“弋”寫成“戈”,這些就是錯字;將“寫字” 寫成“寫子”,其中的“子”就是別字。我所接任的三年級語文在多次學業(yè)水平檢測中,最基礎的“根據(jù)拼音寫漢字”、“選字填空”“辨字組詞”等題目失分嚴重,很令人尷尬;閱讀理解題的答案里,錯別字也是比比皆是,如果追究錯別字的話,得分就不高了;作文中常有錯別字,讓人感到別扭,有時還引起誤解,不能很好的表情達意,也不能很好的傳承民族文化。所以怎樣有效地防止寫錯別字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錯別字現(xiàn)象
(一)在學生的作業(yè)中,錯字表現(xiàn)為以下幾種情況:
1、混淆偏旁。如把“衤”寫成“礻”,“攴”寫成“支”,“土”寫成“士”、“落”字寫成左右結構等。
2、字形相似。如把“鈞”寫成“釣”,“亳”寫成“毫”,“肓”寫成“盲”, “如火如荼”寫成“如火如茶”、 “披星戴月”寫成“披星帶月”等。
3、漏寫、錯寫筆畫。如贏、夏、察、攀、登等。
4、亂造簡化字。如把“家”寫成“穴”,“零”寫成“另”“鑫”寫成上面一個金,下面一個雙等。
(二)別字表現(xiàn)為同音異體字。
如把“厲害”寫成“歷害”,“底下”寫成“低下”,“ 蜜蜂”寫成“密蜂”,“刻苦”寫成“克苦”等。
二、有效策略 避免寫錯別字
1、以音辨形法。把握字音和字形的關系,漢字的字音和字形的搭配既是任意的,同時也是帶有強制性,一定的字音規(guī)定了某一個具體的字,比如“墨守成chéng規(guī)”,知道中間的字是chéng而不是chén,就可以有效避免我們寫成“陳規(guī)”。因此,我們主張同學們在復習語音和字形題時能大聲地念誦出來,這樣可以給自己培養(yǎng)一種讀音的慣性,碰到一個詞,只要讀準字音,我們就知道它不可能有那樣的字形,如“奴顏婢bì膝”,如果你讀成bēi,難免會誤寫成卑,而知道應該為bì,怎樣也不可能寫到另一個詞去。
2、以旁辨形法。我們知道漢字絕大部分是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我們可以學會抓住形旁,加上它的含義,來辨別讀音。形聲字的聲旁有時候可以決定一個字的讀音,但是聲旁有時候是具有欺騙性的。牢牢掌握一些重要的形旁代表的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分辨錯別字。如“干燥,燥熱”和“急躁、躁動”不要把兩個字弄混,其實有訣竅,“干燥、燥熱”都包含干的意思,燃起火常常會讓空氣干燥,或者空氣干燥也容易著火;而人“急躁”時常常會跺腳,因此必須是足字旁。這種聯(lián)想式的記憶可以幫助我們識記住很多形近的,偏旁不同的字。
3、以義辨形法。中國字是象形字或者指事字,一般來說字形是有一定特殊含義的,我們在識記字形的時候,最好可以順便了解這些詞的意思。比如說“惦量”的“惦”是“掂”的誤寫。惦,讀diàn,有“記掛”的意思;而“掂”讀diān,是用手托著東西估輕重的意思。準確掌握每一個詞素的含義,可以避免寫一部分的錯別字。
4、結構辨形法。主要是針對成語的,比如其組成結構相同,處在對應位置上的字往往在意義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可以通過其中一個字來推及另一個字,從結構上推斷字形的正誤。
如:“山青水秀”正確嗎? “青”可與“綠”相對,都是一種色彩,如“青山綠水”;“秀”當與“清”相對,都有清秀美麗之義,故該“山清水秀”?!绑@滔駭浪”有錯嗎?“滔”字,動詞,指大水彌漫,如“波浪滔天”;“濤”字,名詞,大波浪,正好“濤”與“浪”相對,“驚”與“駭”相對。
5、對比識字法。把字形相近的字歸集到一起,一起出現(xiàn),以看清各自的筆畫、偏旁特點,比對區(qū)分它們的讀音、意義,就能有效避免混淆不清的情況。如:“己-已-巳”系列,“戊-戍-戌-戎-戒”系列, “晴、睛、蜻、請、精、清”系列, “辯、辮、辨”等。
6、形象解字法。如“攀”字,結構復雜,筆畫又多,學生一看就頭疼。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字的部件來識字:上面兩個“木”代表“樹”,中間的兩個“X ”就是樹枝,山上什么都沒有,只有兩棵樹, 怎么爬上去呢?用大手抓住樹枝往上爬。所以記這個“攀”字的方法就是登山隊員用大手抓住上面的樹枝往上爬?!氨獭弊挚梢赃@樣來記憶:王白坐在石頭上。這樣,學生的出錯率就大大減少了。
7、語境辨字法。如“在”和“再”,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語境:小紅和小明(在)公園里玩耍,他們(在)石凳上畫畫,(在)草坪上看書,(在)假山邊捉迷藏,玩得很開心,(再)見時約定下次(再)來玩。讓學生從實踐運用中感悟“再”是“又一次”的意思,而“在”只是表明存在或方位,沒有實際的意義。又如“做、作、坐、座”四個字:小紅(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做)(作)業(yè)。結合具體語境進行練習,學生就能正確的用字了。
當然,避免寫錯別字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在學習、生活、工作中養(yǎng)成正確用字的良好習慣,一定能有效的防止錯別字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從而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朱文獻 《糾正錯別字八法》 263頁 原載1990年第5期
《現(xiàn)代漢語知識》第一冊第七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