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向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題。如何破解這一難題?筆者從兩方面入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習慣,在日記的評改中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讓學生樂于表達;切實抓好預定的習作訓練,在習作評改中發(fā)揮評價的診斷功能,讓學生善于表達。兩相結合,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引進激勵機制,讓學生樂于表達
(一)日記,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載體
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只能基于大量的寫作實踐。寫作實踐的形式是多樣的,結合閱讀教學的練筆、周記等都是有效的形式,但在眾多的練寫方式中筆者更注重寫日記,這是因為:
1、日記是最貼近寫作本真的練寫形式
對于寫作的實質,作家巴金有過精妙的言論:“我們作文,只是因為我們心里有話想說,有感情要傾吐,我們用筆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睂懽鞯哪康氖菫榱藵M足生活中傾吐、表達的需要,它關乎兩個問題:一是心中是否有渴望表達的內容,二是一定表達技巧的掌握。兩者之中,內容是前提,只有心中渴望表達,才有表達技巧運用的可能,離開了表達的內容,表達技巧也就失去了依附;表達是關鍵,有了表達的內容后,如何用恰當的方式進行直接關系到表達的效果。因此,旨在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寫作形式首先要重視學生表達欲望的激發(fā),使學生有渴望表達的內容。同時要認識到,寫作技巧的形成與掌握,誠然與別人的幫助指導相關,但最終要靠個體在大量的實踐中感悟得來。也就是說,理想的寫作形式應該是一種為學生樂意并經常性為之的表達。依此對照,日記無疑是最佳的練寫形式——它形式自由,有著充分的自主表達空間,能激起學生天然的表達欲望,有感而發(fā);它記述的是學生真實的生活,使表達不乏內容,有感可發(fā);它要天天寫,使學生熟能生巧,感悟寫作之道。
2、日記是促進人生成長的有效途徑
習作水平的提高是與人心靈的豐富和人生的成長緊密相關的。寫日記,需要對當天所做的事情進行回顧:今天的我做了什么?今天的我想了什么?今天的我哪些是正確的?今天的我哪些是錯誤的?……于是,正確的我得到了肯定,錯誤的我受到了批判,正是在這樣的思辯中,人的心靈得以豐富,人生得以成長。誠如著名學者周國平憶及自己中學期間堅持日記時所言:“……日記,在我的生活中成了比一切功課重要無數倍的真正的主課。日記的存在使我覺得,我的生命中的每一個日子沒有白白流失,它們將以某種方式永遠與我相伴。寫日記還使我有機會經常與自己交談,而一個人的靈魂正是在這樣的交談中日益豐富與完整?!蔽簳谡劦饺沼洉r也說:“如果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堅持寫日記,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偉人?!睂懭沼?,將有效地促進人生的成長;而人生的成長又反過來促進作文能力的提高。
(二)有效評價促學生日記習慣的養(yǎng)成
要做到每天寫日記,這需要堅持不懈的恒心和毅力,實屬不易,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如何使學生從開始學寫到能多寫日記,最后逐步實現每天寫日記呢?我把重點放在日記的評價上。
1、解除形式束縛,倡導自主表達。在日記的內容上不作約束,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均可作為題材;在日記的形式、體裁上也不作過多要求,敘事日記、心情日記、觀察日記、閱讀日記都行,記敘文、說明文、童話、詩歌、小說亦無妨。但倡導寫出真情實感,做到我手寫我心。
2、及時批改反饋,善用表揚鼓勵。針對學生寫了好的日記后期待得到表揚的心理,我堅持每天及時批改。我總是以賞識的心態(tài)去閱讀學生的日記,對寫得好的篇章乃至偶爾閃現的佳句好詞,都及時加以肯定。定期舉行日記評講課,將優(yōu)秀的進行交流表揚。根據實際有選擇地寫一些評語,如學生寫得特別好或者進步大時加以激勵,如情緒低落或有不正確的思想時,教師以適當的語言加以疏導溝通。使他們逐步感受到日記的樂趣,喜歡上日記。
二、采用“三度評改”,使學生善于表達
使學生學會規(guī)范的書面表達,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這要通過預定的習作教學來完成。如何使習作教學更有效?我亦把突破口放在作文評價的改進上。
反思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作文評價的任務大都落在教師身上,“學生管寫,教師管改”已成為一種定式。這樣做的弊端在于:一方面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文本,教師精力難以真正到位,不可能做到精批細改,從而影響到批改的質量;另一方面學生由于缺少對評價過程的參與,對發(fā)回的作文本往往只是瀏覽一下分數了事,缺少了對自己習作的進一步修改。而從作文評價要實現的功能來看,它必須把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到位地反饋給學生,并督促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在這一點上,傳統(tǒng)的教師評價方式是很難完全實現的。如何實現作文評價所要達到的功用呢?我在實踐中進行了“三度評改”的嘗試。
(一)自我評價,一度批改
“好作文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弊寣W生懂得修改對于寫好作文的重要性,重視對自我習作的修改。要求他們在草稿完成后認真朗讀幾遍,發(fā)現問題及時修改。在定稿之后進行自我評價,在文后寫上“本篇作文我滿意的地方是什么?我不滿意(或困惑)的地方是哪里?
(二)同伴互評,二度批改
教給學生批改作文的方法。我給學生打了一個比方:我們現在給別人批改作文,就好比醫(yī)生給病人看病,人家的作文就好比前來就疹的病人,病人到醫(yī)院要做兩方面的檢查——常規(guī)體檢和專項體檢。我們批改作文首先也要進行“常規(guī)體檢”——書寫是否認真,格式是否正確,有無錯別字、病句,有無佳詞妙句,標點符號是否正確都要一一指出;“專項體檢”——每次作文都有訓練的重點,對照訓練重點來檢查這位同學做得怎樣。然后對照這位同學的作文,用批改符號進行批改。同時根據需要進行眉批,最后必須認真寫出批語。
(三)教師評價,三度批改
在進行了前面的二度批改之后,教師再把學生的作文收上來進行三度批改。教師所做的工作一方面是審查學生的批改中是否有漏批和錯批,對漏批的補上,對錯批的進行糾正;另一方面檢查學生的批改是否符合要求,對批改得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對存在問題的批改提出改進意見和要求。同時挑選寫得好的和存在問題比較典型的文章,在專門的作文講評課上講評。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表明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學生作文從書寫格式的規(guī)范、內容的選取到表達的完整準確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三度評改”的應用,貫徹了新課標倡導的“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精神,有效地促進了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