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成為漢語教師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之一,尤其在來華留學生作為教學對象的對外漢語初級階段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更是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結(jié)合初級階段漢語教與學的特點,探討了多媒體技術在初級漢語教學階段中的積極作用,以及在輔助初級漢語教學階段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多媒體 對外漢語教學 初級階段
多媒體輔助語言教學最早可以追溯到視聽教學法。“視聽教學法”是在聽說法的基礎上,利用視聽結(jié)合手段,強調(diào)在一定情境中聽覺感知(如錄音等)與視覺感知(圖片影響等)相結(jié)合的教學方法,其目的為了在初級階段培養(yǎng)學習者的外語聽說能力。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及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網(wǎng)絡、多媒體等技術極大地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1 多媒體技術在初級漢語教學階段中的積極作用
多媒體技術適于將不同母語背景下的漢語學習者融入到統(tǒng)一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中,就處于初級階段語言學習的留學生而言,母語多元化、漢語零起點是漢語教師面臨的普遍問題。目前初級階段的漢語教材及相應的網(wǎng)絡學習資源,生詞、語法等采用英語翻譯的為多數(shù),也有法語、阿拉伯語、俄語、泰語等幾種使用人數(shù)較多、使用范圍較廣的語言的對應翻譯,這些在一定程度上為熟悉相應語種的留學生的漢語學習者提供了方便。但對部分不熟知通用翻譯中的那些語言的留學生來說,不但實現(xiàn)不了幫助理解的作用,還可能會在學習心理上出現(xiàn)一定的負擔。在初級漢語教學階段中,從語音到詞匯,再到語法,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多媒體素材,目的是不依賴任何中介語,用最直觀形象的方法進行漢語教學,在授課過程中將不同母語環(huán)境下的留學生融入到統(tǒng)一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中來。此外,多媒體技術適于為初級階段學生的漢語學習者提供直觀形象的教學方式,通常,“人類對于信息的接收和產(chǎn)生主要來自5個感覺器官,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其中前三者占了95%的信息量?!?[1]語言技能的學習與培養(yǎng),同樣離不開視覺與聽覺的刺激。正如有學者這樣說過,“學生學習語詞和畫面組成的呈現(xiàn)比學習只有語詞的的呈現(xiàn)效果更好”[1]。
2 多媒體技術在輔助初級漢語教學階段中的有效途徑
2.1 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
多媒體技術輔助對外漢語初級階段教學,目前最主要的還是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多媒體課件能夠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充分利用相關的圖文聲像,為語言學習提供直觀鮮明的視聽覺的刺激,讓學習者在理解中對知識點進行記憶與構(gòu)建。正如克拉申[1]所強調(diào)的“習得”,認為“習得”才是更為有效的語言學習方式,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盡可能模擬現(xiàn)實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自然習得而不是僅僅去學習語言。特別是在漢語教學的初級階段,多媒體技術能夠盡可能還原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從而彌補傳統(tǒng)語言教學方式在這一方面的缺憾。
在初級階段語言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與制作并不是簡單的將圖文資料進行整合的過程,也并不意味著音視頻資料越豐富生動教學效果就越好。完善適用的多媒體課件制作是一個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完成的工作,它建立在對教學對象、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的、教學方式等進行合理充分的分析與整合的基礎上,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的再創(chuàng)造。因此,適用的多媒體課件應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應當符合教學規(guī)律、符合語言學習者的認知規(guī)律。其次媒體素材應當具有實用性普遍性的特點。在漢語教學初級階段,適量運用具有普通意義的圖片、視頻、動畫等教學方法可以為學習者提供某些生活場景和語境,加深學習者的印象,方便學習者的記憶;同時,就該知識點而進行學習,不多做不必要的擴展,避免一味地追求多媒體課件的豐富多彩和視覺效果,卻得到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第三,注重一定的藝術性。從多媒體計算機的角度看,課件設計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多媒體技術的掌握。一方面本著符合學習者視覺聽覺心理要求的原則,選擇的圖像、音視頻資料,既要能夠直觀形象地體驗教學內(nèi)容,也要注重各國學習者對選取資料的普遍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合理的圖文搭配、具有一定懸念的時間或情境設置,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2.2 充分利用好現(xiàn)有的對外漢語教學多媒體素材資源
近年來,一些對外漢語教師和技術人員嘗試把多年積累的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各種教學素材電子化、多媒體化,實現(xiàn)資源共享?!皩ν鉂h語教學多媒體素材庫(A multimedia material library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簡稱“素材庫”或“MML-TCFL” ),簡單說來就像兒童的玩具積木箱, 里面存放著漢語教學所用的形形色色的基本元件 , 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設想或者根據(jù)他人所提供的圖紙 ,搭建成自己所需要的教材或者課件,作為配合課堂教學使用的或者成為在網(wǎng)絡上供學生使用的教學資源。”[2]
鄭艷群[3]認為,嚴格建立一個包含那些最常用的基本素材的數(shù)據(jù)庫, 是漢語教學發(fā)展的客觀需要,通過資源的共享, 既可以杜絕資源浪費, 也可以達到規(guī)范標準的要求。雖然目前對外漢語教學多媒體素材庫的各項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但它的發(fā)展對于提供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教學質(zhì)量等方面,都將起到促進作用。毫無疑問, 資源庫的建立,電子版素材用來作為教學或科研的基礎或資源, 對漢語教師輔助課堂教學,漢語學習者課外輔導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3 結(jié)語
“利用網(wǎng)絡帶來的便利將在真正意義上改革人的認知方式、學習方式以及支撐這種認知與學習的社會人際關系,產(chǎn)生支撐學生與教師、新手與專家、個人與集體共同學習,共同發(fā)展的學習共同體?!盵3] 現(xiàn)代信息技術與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猛發(fā)展為語言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利用新技術改進語言教學是每位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者都面臨的問題。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師開展教學,促進在華留學生的漢語學習、提高漢語水平,都還有著更多有益的途徑可供嘗試。
參考文獻:
[1] 理査德·E·邁耶著,牛勇、邱香譯.多媒體學習[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2] 石明貴,黃佳,任巖.教育多媒體軟件開發(fā)[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2)
[3] 紀曉靜.試論多媒體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