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改的逐漸深入,我們處在一線的體育教師急需新的教學方法來適應課改的發(fā)展。在目前的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適應學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有趣味的活動中,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在不知不覺間完成學習任務,這已成為廣大中學體育教育工作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本文針對這一情況,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驗對比法對情景教學法的特點、情景教學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操作方式、情景教學法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情景教學法對教師的素質要求進行論述論證與實驗對比,希望給廣大中學體育教師提供一些可借鑒的意見。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 運用 探討
[摘要]隨著課改的逐漸深入,我們處在一線的體育教師急需新的教學方法來適應課改的發(fā)展。在目前的中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適應學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有趣味的活動中,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在不知不覺間完成學習任務,這已成為廣大中學體育教育工作者普遍關心的問題。本文針對這一情況,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驗對比法對情景教學法的特點、情景教學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操作方式、情景教學法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情景教學法對教師的素質要求進行論述論證與實驗對比,希望給廣大中學體育教師提供一些可借鑒的意見。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 運用 探討
根據(jù)表1結果調查證明,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已被學生接受,尤其是小組合作型和游戲競賽型的課堂模式最受學生歡迎,學生對技術型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不感興趣。調查中也發(fā)現(xiàn)部分體育成績較好的學生對自由活動型的課堂模式有興趣,對學生這種學習需求的變化,也應引起我們體育教師的重視。
3.1 體育情景教學法的特點
3.1.1 鮮明的主線體現(xiàn)體育學科的特性
主線是情景教學設計的關鍵,內容的設計可用\"網狀\"教學框架,使各部分緊緊相連,節(jié)節(jié)遞進,達到運用主線進行身體練習之目的。例如,主線是\"山區(qū)學生上學(雙杠支撐)\"的課,準備運動是\"鉆山洞\"——游戲激趣,基本部分是\"翻山越嶺\"——雙杠支撐練習,結束部分是\"路遇好友(載歌載舞)\"——放松練習。在教學過程中緊扣主線,為雙杠支撐的技能學習服務。
3.1.2 適宜的創(chuàng)意為教材服務
它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根據(jù)中學體育教學的特點,對傳統(tǒng)教學框架進行適當?shù)耐黄?、?chuàng)新,把綜合性知識與體育教材內容進行有機結合,賦予體育教材全新的教育寓意和練習情趣。
3.1.3 情感的融入為體育學習服務
體育心理學教授馬啟偉指出:\"動機是指能引起并維持人的活動,將該活動導向一定目標以及滿足個體的念頭、愿望或理想等。\"情景教學正是教師通過長期的實踐探索而形成情\"景\"、意\"境\"。用背景音樂,生動語言激發(fā)學生想象思維、求知欲望、學習動機和情感,使這種學習的欲望與教師的導向產生共鳴,通過教學過程中師生、生生等多邊互動性成功震區(qū)滿足學生的身心需要,實現(xiàn)教學目標。
3.1.4 教學行為的安排為學生健康服務
體育教師在設計和實施情景教學模式時注重鍛煉身體、調節(jié)心理和增加社會適應能力的實效性,運用師生、生生間的互動性,對情景發(fā)展方向的引導、啟發(fā)和調控,幫助學生用愉悅的心境去承載適量的運動負荷,促進學生的健康。
3.2 情景教學的操作方式
3.2.1 游戲競賽型的情景
游戲是使學生增強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在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練習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飛步取棒\"\"青蛙跳高\"等游戲教學。這種加入適宜競賽內容的游戲教學方式,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比賽的激烈性與趣味性中體驗到樂趣,又發(fā)展鍛煉了能力與身體素質。
3.2.2 模仿型的情景
這類主題是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選擇學生的喜聞樂見事物、情景來創(chuàng)編故事、進行情景模仿來組織教學。在上七年級《團身前滾翻》一課中,本人采取了以下兩種教學設計,一是以游動物樂園為主題進行設計,在導入部分讓學生把自己置身于動物游樂園中,想象、模仿在游游樂園的過程中看到各種動物的各種姿態(tài),引出猴子在地上滾的動作,從而導入本課題——\"團身前滾翻\"課堂教學。二是讓學生模仿\"老鼠偷油\"的動作過程,先學生自行模仿練習,然后選擇部分學生模仿表演,評出最佳模仿者,然后引出課題,組織教學。這樣的虛擬情景使教學生動、活潑、有趣,學生的情緒被激活、積極性被調動,從而使課堂氣氛變得更活躍。
3.2.3 故事型的情景
創(chuàng)設適合中學生特點的故事情景,借助故事情景使學生隨故事的進程學習運動技術,提高運動技能。如田徑教學中的快速跑可采用\"沖出亞馬遜\"的故事。開始時引導學生模仿軍人訓練——四面轉法,在執(zhí)行任務過程中,模仿攀巖、穿過鐵絲網(抓踝走,下肢素質練習)、系解炸藥(攜實心球折返跑)、追捕恐怖者(追逐跑),任務完成一起跳起了優(yōu)美的舞蹈——韻律操(放松活動)
3.2.4 時事和教育型的情景
這類主題一般選擇一些時事新聞、思想教育故事作情景材料。如初三年級的《實心球,耐久跑》一課中,本人則運用了《井岡山會師》為主題。實心球的動作技術和耐久跑的練習圍繞\"井岡山會師\"這一主題創(chuàng)編排成\"整裝待發(fā)\"、\"攻敵堡壘\"、\"井岡山會師\"、及\"歡慶勝利\"等上下貫通、環(huán)環(huán)緊扣、層層遞進、步步展開的五個教學組成部分來再現(xiàn)主題。用裝滿沙的可樂瓶作為手榴彈學習實心球動作技術,運用學生的思維用可樂瓶設計會師的路線來彌補操場無跑道的不足。這種情境教學法設計既可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又可促使學生去探究、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渲染課堂氣氛、激發(fā)興趣,同時寓教于樂,給學生以深刻的思想教育。
3.2.5 音樂伴奏型的情景
無論是節(jié)奏明快、鼓舞斗志的音樂,還是悠揚宛轉的樂曲,都會增添體育教學的豐富內容與娛樂性。創(chuàng)設出一種特別的情境,既可消除運動的疲勞,又增加了師生的感情交流。例如在\"耐久跑\"教學中,選用《運動員進行曲》、《生命之杯》、《斗牛士》等節(jié)奏明快又積極向上的音樂,可以吸引學生的無意注意,使學生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忘卻了練習的疲勞,達到練習的目的,從而使教學更加和諧快樂。
3.2.6 利用教學語言和哨音創(chuàng)設的情景
講解和吹哨是體育教學中常見的教學手段。情景教學十分講究\"直觀手段與語言的結合\",如\"快速反應跑\"游戲,用于練習的哨音可以采取高低、輕重、長短等惟妙惟肖的聲效,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和持久性,在比賽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拉拉隊\"的作用,創(chuàng)編和運用一些\"口訣詞\"、\"要點歌\"、\"對話\"等方式,促進學生參與練習的激情。
3.2.7 運用情景教學法教學效果的對比分析
教學案例一、七年級《團身前滾翻》。課例1:輔助練習:兔跳,抱膝團身——團身滾動——下顎夾紙片斜坡前滾翻——下顎和雙膝夾紙片斜坡前滾翻——保護與幫助下直線前滾翻——獨立完成前滾翻;課例2:游戲:高矮胖瘦——游戲:低頭看天——游戲:看誰做得快——游戲:錘子、剪刀、布。分析:如果只看練習步驟,課例1的步驟還是比較好的,遵循了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特別是采用下顎和雙膝夾紙片兩種手段,有效解決團身不緊和雙腿分開的問題。但是,七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期,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短,課例1的練習單調、枯燥,顯然不符合七年級學生的生理特點。而課例2是針對學生心理特點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游戲練習,學生覺得有興趣,愿意學,學得快,教學效果就會明顯提高。
教學案例二、七年級《50米跑》。課例3:集體徒手操——跑的專門性練習(30米)3次——30米加速跑3次——50米中速跑3次——50米全速跑2次——游戲:長江、黃河;課例4(大家來當消防員):練習本領(約30米3次):搶點游戲,緊急集合——軍事競賽(約30米4次):快速收放水管,過障礙比賽——接警救火(約50米4次)。分析:課例3為了完成這次課的教學任務,從練習內容和強度來看,基本上達到目標,但是組織形式過于單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沒盡全力完成練習,導致學習效果一般;課例4則是以消防員的訓練、戰(zhàn)斗為一條故事主線,模擬消防員訓練、救火的情景設計跑的練習形式,利用學生喜歡競爭比賽的特點,以\"三步曲\"的形式遞進教學,使學生的情緒始終高漲,對練習始終保持熱情,雖然學生跑的距離相差不多,課例4的教學效果明顯要好過課例3。
3.3 體育情景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3.3.1創(chuàng)設情景要從教學內容的需要出發(fā)
在體育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根據(jù)教學內容,判斷是否采用情景教學。該創(chuàng)設怎樣的\"情景\",要善于控制情景導入的時機,把握情景導入的節(jié)奏,逐步展開和延伸情景,不能搞形式主義。讓思想教育與知識傳授有和諧的統(tǒng)一。
3.3.2 創(chuàng)設情景要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符合
學生心理發(fā)展的\"最近發(fā)展期\"是我們創(chuàng)設情景和利用情景實施有效教學的基本依據(jù),所有情景的創(chuàng)設要適合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水平、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應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讓學生具有體驗和經歷的難度性,不能跨越學生的認知水平,引進成人化的情景,以致使學生無所適從。
3.3.3 學生扮演的角色,盡量設置成學生向往的角色
情景教學所著力點是如何使學生成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最好的措施就是讓學生擔當教材中的角色,讓學生動手制作,動腦想象,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而若能讓學生擔當向往的角色,學生的情緒會特別的熱烈,進而能積極地參與教育教學活動。
3.4 情景教學對教師的素質要求
3.4.1 教師要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厚實的文化知識底蘊
體育情景教學法的運用不僅要求教師要有扎實的專業(yè)教學基本功,而且還要具備厚實的文化知識、藝術素養(yǎng)和豐富的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如將其他學科知識、日常生活技能有機地結合在體育教學中能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這樣才能使教師在課堂教學法中具有感染能力、開發(fā)能力、融通能力、轉化能力、展望能力。而厚實的文化知識底蘊是成功情景教學的前提。
3.4.2教師要用真情實感去創(chuàng)設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想上好體育情景教學課,一方面教師必須有較強的組織調控能力,準確的預見和判斷教學走向,這是由于體育教學空間范圍大、學生的興奮程度較高,因此準確地預見和判斷教學走向,對于控制好情景教學有著極其關鍵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教師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的語言表達藝術既能激發(fā)學生情感的產生,又能在公正、公平、賦有激勵性的評價下,鼓動學生積極鍛煉。在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增強主體意識的過程中,還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發(fā)問和爭辯,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3.4.3 教師必需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師要能突破教學模式框框的束縛,不斷地運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探索。善于吸收其他學科的新思想、新方法,通過自己的認識——創(chuàng)造實踐——再認識——再創(chuàng)造實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現(xiàn)代體育教學特色。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這種能力按照心理學家古爾福特的觀點應該包括以下六個方面:(1)敏感性。即容易接受新事物,發(fā)現(xiàn)新問題;(2)流暢性。即思維敏捷,反映迅速,對應于特定的問題情境能順利產生多種反應或提出多種答案;(3)靈活性。即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適應性,具有靈活改變方向的能力;(4)獨創(chuàng)性。即產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5)再定義性。即善于發(fā)現(xiàn)特定事物的多種使用方法;(6)洞察力。即能夠通過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把握其內在含義和本質特性。
4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4.1.1情景教學法,有利于啟發(fā)學生懷著探究的心理,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培養(yǎng)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求知欲;
4.1.2情景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長期堅持會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自覺學習的習慣。
4.1.3情景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主觀想象力,動手又動腦,培養(yǎng)了個性發(fā)展,具有實效性和生活化,更適應現(xiàn)代素質教育。
4.2 建議
4.2.1開展情景教學法要針對小學生或初中生,要針對他們興趣廣泛、模仿能力強的特點進行教學;
4.2.2教師要熟悉教材、全面構思、精心安排,盡量讓學生成為課堂上學習的主人;
4.2.3課堂上讓學生多一些選擇,多一些想象,多一份自主創(chuàng)新的主動權,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體驗到創(chuàng)新的滿足。
[參考文獻]
[1]郭佳.體育教學中的\"快樂體育\"[J].教育導刊,2002(13).
[2]施文江.主題型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實踐[J].體育教學,2003(1).
[3]蘇軍.對情景教學的幾點思考[J].體育教學,2003(4).
[4]毛振明等.論體育教學與促進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學校體育,2005(4).
[5]孫利群.體育情景課創(chuàng)設應做到八個\"勿\"[J].中國學校體育,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