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剛上九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化學充滿著好奇與期待,怎樣讓學生愛上化學課并且越來越喜歡呢?本文將從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教師個人魅力,讓化學課堂充滿化學味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激發(fā)興趣 教師魅力 讓化學課堂充滿化學味
化學是九年級才開設的一門課程。對于剛上九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化學充滿著好奇與期待,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化學的熱情逐漸減退,甚至開始討厭,并把化學當成第二門外語,這不能不說是化學教育者的悲哀。是什么擄走了學生熱愛化學的激情?怎樣才能讓學生愛上化學并且越來越喜歡?這些都值得每個化學工作者深思。下面我結合近幾年來課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以及對課題研究的探索和課堂實踐的經(jīng)驗,總結出以下幾點讓學生熱愛化學的心得體會。愿與各位同行一起探討與交流。
1首先要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達爾文在自傳中寫到:“沉溺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就會主動而深入了解任何復雜的問題。”學生只有對學習感興趣,他才能把學習當成一件既輕松又愉快的事情,才能樂學、會學、勤學。
第一、通過設計鮮明實驗激發(fā)興趣?;瘜W是一門自然科學,化學的教學離不開實驗,化學實驗本身就充滿了一定的新奇性,因此我們可以充分挖掘實驗本身的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我在上第一節(jié)化學課時就做了如下實驗:1、白紙現(xiàn)字2、水中生火3、清水變牛奶4、燒不壞的手帕等,使學生情緒高漲,渴望知道其中奧秘,此時教師因勢利導告訴學生,這些奇特現(xiàn)象的奧秘,將在初中化學中一一學習。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
第二、結合生產(chǎn)、生活實際和當前科學技術中的實際問題激發(fā)興趣。從古至今,化學在人類發(fā)展的過程中如影相隨。在教授課本的理論知識時,及時地介紹一些生活中的有關化學知識,學生一定會表現(xiàn)出十足的興趣。例如:針對近年出現(xiàn)的“油荒”,提問:“石油的成分是什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石油供應緊張現(xiàn)象?”; 針對身邊無處不在的塑料制品,提問:“塑料制品是怎么生產(chǎn)的?,你如何看待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你是如何理解國家頒布的‘限塑令’的?”;針對三鹿奶粉事件,提問:“三聚氰胺是一種什么物質?為什么能提高‘蛋白質’的含量?”通過提問題,增加了化學的趣味性,使同學們感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激發(fā)了學習化學的興趣,也使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化學的本質。
第三 、利用化學史料激發(fā)興趣。很多學生熱衷于聽故事,而歷史就是故事。化學史中蘊藏著許多化學故事,容易吸引并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從而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因此,用化學史中的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空氣》的教學中,給學生講述拉瓦錫探究空氣成分的故事。講元素周期表時,介紹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律的艱難過程等等,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學好化學,獻身化學事業(yè)的熱情。
2充分展示教師人格魅力,做一位學生喜歡的化學老師
第四屆教師教學質量一等獎獲得者應用化學專業(yè)主任王日為副教授說:“要做一名好老師,不僅要讓學生愛聽你講的課,更要讓學生喜歡你這個人。如果學生不喜歡某位老師,就會從心理上拒絕他所教的課,產(chǎn)生厭學情緒,這是一個非常現(xiàn)實的問題?!蹦敲?,如何做一位學生喜歡的化學老師?我認為,化學教師應從以下幾方面重塑自己的“魅力”:
第一、從師生平等做起,培養(yǎng)師生民主。當今的學生有較強的獨立意識,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盡量營造平等和諧的氛圍,讓所有學生都有參與學習的機會。同時教師應該走下高高的講臺,和學生打成一片。
第二、從儀表氣質做起,培養(yǎng)師生人格。當我們在授課過程中談吐、體態(tài)或裝束不當,學生就會議論、模仿或反感。因此,教師在平時應該做到儀表言語得體,塑造個性、氣質,注重自身形象。
第三、注重教師個性的培養(yǎng)。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無任何特色的教師,他教育的學生不會有任何特色?!?。注重個性發(fā)展的素質教育呼喚有個性的教師。教師的個性會強有力地影響學生的智慧、情感和意志的發(fā)展。一個教師最能吸引學生的是他的教學藝術,教師的教學藝術風格最能體現(xiàn)教師的個性魅力。在課堂上,教師既要恰當發(fā)揮自己的才智,又要尊重學生,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才能使學生更喜歡你。一個具有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化學教師除了具有前面所講的幾方面以外,還應幽默、坦誠,善于捕捉新信息,勇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特別是坦誠的對待學生,這就意味著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出自教師的內心感受,所表達的一切都是從心靈深處流溢出來的切膚之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逐步完善自己的個性。
第四、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善待每一個學生,葉圣陶先生說過:你這糊涂的先生,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頓,在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身為教師,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職責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最大價值。
3讓化學課堂充滿化學味,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第一、讓學生的手“動”起來。讓學生的手動起來,既能滿足手的要求,又能達到啟智明理的效果。但在長期的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下,在學校的硬件、師資等條件的欠缺下,許多本來應該由學生完成的實驗都被教師的演示實驗替代了,甚至連演示實驗也省了,由“做實驗”變?yōu)椤爸v實驗”,這樣,就徹底剝奪了學生“動”的權利,學生真正成了教師灌輸知識的容器。因此,我們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想方設法,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還給學生做實驗的權利,做到學生實驗一個不缺,全部開設實驗課。
即使是教科書上規(guī)定的演示實驗,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讓部分學生上臺參與。這樣做,學生的注意力會更集中,學習效率也將得到較大的提高。
第二,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大教育家葉圣陶指出:“所謂教師的主導作用,蓋在善于引導啟迪,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如,非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領受。”可見,教學中,啟發(fā)誘導,激活學生的思維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都反映,學生的成績上不去,關鍵是學生的思維“懶惰”,不思進取。因此,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應精心設計一些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的習題,通過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題多問和一題多答等對學生進行思維品質的訓練,從而靈活地掌握各知識點,進而達到知識遷移和掌握的目的;同時,我還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如討論、交流、搶答、競賽、多媒體、錄像等方式,不斷激起學生思維的興奮點,讓學生覺得化學學習時常有新鮮感。
第三、讓學生質疑的聲音“響”起來。質疑是創(chuàng)造性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切創(chuàng)造源于問題的發(fā)現(xiàn)解決。提出問題是學生思維活動的開始,有利于啟迪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意識?;瘜W新課程強調:要留給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空間,留出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質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平等的氛圍,讓每個學生敢想、敢說、敢問,給學生提供質疑的土壤。教學的真正目的是留給學生一個問號,而不是一個句號。讓課堂上學生的質疑聲真正“響”起來!
以上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點滴體會,我們期待在化學課堂中用自己的熱情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激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追求、對學習的向往。作為一名化學教師,我愿把教學當作自己人生的一個目標,凝煉自己的氣度,豐富自己的內涵,從而以其不可抵御的內在力量磁鐵般的吸引著學生,讓化學課堂成為學生主動獲得知識,促進身心全面發(fā)展的場所。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做中學,從思中悟,從實踐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9
[2]趙詩安,陳國慶編著. 現(xiàn)代教育理念.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7
[3]吳俊明,倪志剛主編.. 新課程理念下的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