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一直是數學教育的重要課題,下面結合我近幾年的教學經歷認為在教學中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首先是培養(yǎng)學生對待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每個學生自覺求知的內在動力,教師要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要使每節(jié)課形象、生動,有意創(chuàng)造動人的情境,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如我國奧運場館的設計、航天工程等都廣泛的運用到數學知識。經常指導學生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自己所熟悉的實際問題,如現(xiàn)在農村中修建房屋時貼地板的鑲嵌問題……,教材中的“閱讀材料”等不僅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能提高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的利用。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數學差異性較大,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分層次做要求,對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側重于基礎題型的訓練,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給予肯定,讓學生在數學中獲得成就感,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內在動力。
其次,在教學中,針對當堂課所涉及的知識難度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散難點,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樂于思考。如在初二教材中講分式的通分時,可分兩課時來教學,先講分母為單項式的分式這一情況的通分,再講分母為多項式的通分,同時對因式分解進行回顧,這樣讓學生在通分過程中能準確找出最簡公分母,為后面的分式加減法打下基礎,也能讓學生更容易掌握知識,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
再者就是鼓勵學生獨立思維。初中生受經驗思維的影響,缺乏探索精神,因此要多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不同的見解,特別在幾何證明題中,一些題可能出現(xiàn)多種證明方法,對有多種見解的學生給予肯定,促進他們思維的廣闊性。讓學生在做完題后及時歸納該題型的思路,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加強思維方法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明確學習和思考的關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學中要教會學生如何去思考,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概念的本質,分析不同概念之間的關系,教會學生活學活用公式定理,提高學生觀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認識能力。在練習過程中,要認真審題,細致觀察,對解題起關鍵作用的隱含條件要認真挖掘學會從條件到結論或從結論到條件的正逆兩種分析方法,強調學生解題過程中對數學語言和數學符號的運用。同時讓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數學過程中認真思考,找到適合自己且行之有效的數學思維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加強思維品質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思維的條理性和敏捷性,根據解題目標確定解題方向。訓練學生遇到數學問題能按一定順序去分析,思考,對復雜問題善于從局部到整體在從整體到局部去思考。在思維過程中能迅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同時要注意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和靈活性,如在列分式方程解運用題時,不僅要檢驗,同時也要驗證在運用題中是否符合題意;在幾何的相關證明題中,注重引導學生認真分析條件,思考如何通過條件證明結論,在證明過程中體現(xiàn)出條理性和嚴密性。在初中函數的教學中可以從學生數學的實際情境出發(fā),引入并開展有關知識,使學生體會到函數是反映現(xiàn)實世界數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的一種重要的數學模型,在函數相關題型的思考中,讓學生樹立數形結合的思想,能通過函數圖像理解相關信息,也能通過函數解析式等條件分析相關性質。在復習過程中精選一些有代表性、鞏固性、靈活性的習題,從各種不同角度,尋求不同的解法,進行訓練,提高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敏捷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總之,在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主動學習,親身參與學習活動,進行探索和發(fā)現(xiàn),以自己的體驗獲得知識和技能,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引導、點撥、解疑,使學生變學為思,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