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的發(fā)展對于我國案件偵查方面的影響也是很顯著的,尤其是利用通信信息痕跡,它的保密特性、時限特性和復雜特性要求我們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通過介紹通信信息痕跡的相關概念,闡述其在案件偵查方面的應用,在對IC卡電話、程控電話、移動電話的信息痕跡的處理上,需要應用不同的措施,其工作過程中有秘密和公開兩方面的信息手段,在案件偵查上有很多的成功應用,但是其中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應該得到相關單位的關注。
【關鍵詞】痕跡檢驗 通信信息痕跡 偵查謀略
新時期下,我國犯罪案件處理困難程度也在不斷加大,很多高科技的犯罪需要高科技的手段進行偵破,這其中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偵查案件的過程中對信息痕跡進行具體細致的分析,對偵破案件有很大的幫助,犯罪的產(chǎn)生必然有信息的傳遞,完全隔絕的環(huán)境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信息的記錄和查詢是其中必須進行的偵查項目。
一、通信信息痕跡
(一)通信信息痕跡簡介
信息是虛幻的,通過感官來進行感受,它作為人類與生俱來交流手段的演化,必須要有媒介來進行傳播。古時候是信件和口信,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使得手機流行、電話的普及使信息的傳遞快速而準確,磁帶、光盤、U盤等儲存設備也屬于信息傳遞的媒介,在進行信息的即時或者儲存式的傳遞時,必然會有信息的保存,這就會留下信息的痕跡,為案件的偵破提供極為有用的資料,這些信息和很多實際的犯罪信息如指紋等一樣重要,需要相關人員的關注。
通信信息痕跡是由主呼人向被呼人傳遞信息時,在通信媒體上留下的特殊痕跡,其痕跡的形成具備痕跡檢驗學關于痕跡形成三要素的構成要件。根據(jù)信息的來源,可以分為動態(tài)信息痕跡和靜態(tài)信息痕跡。
動態(tài)信息痕跡包括犯罪分子在進行犯罪過程中利用相關的通信工具進行實時的信息傳遞,包括手機、固定電話、無線通信工具等等,這個過程必然出現(xiàn)信息的遺留,產(chǎn)生相關通信信息痕跡,它在偵破過程中需要警方及時的獲取,難以對其加以控制是其最大的缺點,信息的更換速度太快也讓痕跡識別有了障礙。
靜態(tài)信息痕跡主要指犯罪人員已經(jīng)作案,在當時留下的手機或電話的通信記錄等相關信息,還包括通訊工具本身的綜合技術指標。保存完好的靜態(tài)通信信息是很有價值的,它對于偵查的意義更加重大,可以從中較為容易的獲得重要信息。
通信信息痕跡有指向性、時限性、復雜性和保密性四個特性,根據(jù)犯罪人員的具體從相關通信公司得到的信息是很明確的,它包括呼叫人和被呼叫人雙方的信息,單方無法完成信息的傳遞,在發(fā)出和接收過程中才構成了信息痕跡的產(chǎn)生。通信信息保存在很有限的儲存設備內,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信息的儲存會使舊信息丟失,這就要求及時的獲取信息。通信信息的篩選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其復雜性給辦案人員帶來了困難,這就要求培訓素質過硬的警方人員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和考慮,這些經(jīng)驗必須在實踐中進行鍛煉。通信信息是個人隱私的一部分,在法律上不能由一個人任意的獲取,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隱私的權利,當犯罪人員為了保護自身安全設置密碼保護相關信息,這就為警方破案設置了障礙。
(二)通信信息痕跡的提取與利用
通信信息痕跡中包括程控電話信息痕跡、IC卡電話信息痕跡、移動電話信息痕跡等,其提取和利用方式也有很多種。
對于程控電話和移動電話來說,對其信息痕跡的收集可以應用話務資料查詢法、監(jiān)聽技術、地源反查法等,各大通信公司對于用戶的相關通話記錄是有記錄的,包括通信的電話號碼、通話時間、通話日期等,警方可以通過相關人員的賬單查詢獲取這些信息,分析痕跡得到需要的結果。對于街邊電話也是如此,并且在相對應的電話亭內也有相關的記錄,一般有20多條信息記錄,必須進行及時的獲取?,F(xiàn)代通信工具的發(fā)達,很多手機的記錄功能很強大,可以保存相關信息,在犯罪人員降低的警惕性下獲得證據(jù)。監(jiān)聽手段是我國警方利用比較多的方式,尤其是大體確定犯罪人員的時候,對其進行實時的監(jiān)管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避免案件再次發(fā)生的有效途徑,這需要通信公司的緊密配合。很多電話有虛擬信息的,在一定時間內利用高科技手段可以確定其所在位置,及時發(fā)現(xiàn)犯罪人員的地理位置很有意義的信息。各種手段的利用就是為了及時獲取和犯罪人員相關的信息,盡可能早的進行嫌疑人的抓捕。對于IC電話來說,還可以通過其卡號的記錄來獲得相關的信息痕跡,IC卡卡號作為IC卡電話的識別和計費代碼,它由發(fā)行商代碼、省編碼、地區(qū)編碼、面值代碼、識別代碼等共計16位數(shù)碼組合構成。這些信息都會在通話過程中被記錄下來。
二、利用通信信息痕跡破案的偵查謀略
對于案件來說,及時的偵破需要每個辦案人員的積極思考,這其中就要有謀略,創(chuàng)新性的策略可以使犯罪人員防不勝防,更好更快的將其抓獲。通信信息偵查工作所蘊涵的公開與秘密手段,為偵查謀略的運用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廣泛的施展空間。
利用假冒的信息聯(lián)絡人進行虛擬誘惑,這是警方合法利用技術手段進行信息獲取的有效途徑,犯罪人員對信息工具的過于相信會使辦案人員有機可乘,得到有效信息。還可以通過通訊工具調虎離山,先進行貌似打草驚蛇的行動,然后將其逼出犯罪人員控制區(qū)域,使其得到控制。犯罪人員內部矛盾是可以積極利用的方面,利用通信手段,將其矛盾激化,自身瓦解警方可以坐收漁利。在一些綁架案件中,通過安撫信息是傳遞進行軟控制也是通信手段重要的一方面,防止警方的暴露。用兵者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虛虛實實,不斷變化,以桃代李,以靜待變,迷惑引誘,以奇制勝。還可以在聯(lián)絡犯罪人員的過程中,盡可能的拖延時間,確定其地理位置為抓捕爭取時間,它是信息痕跡獲取的傳統(tǒng)手段。
參考文獻:
[1] 李雙其,論信息技術對犯罪偵查的影響及應對[J],福建警察學院學報,2009,(5).
[2] 徐公社,刑事偵查與信息的深度應用研究[C] ,郝宏奎,偵查論壇(8),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
[3] 李志剛.析痕跡檢驗在偵查中的作用[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03).
[4] 馬忠紅.手機信息的偵查方法研究[J].新疆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