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平仲小傳
陸 游
姚平仲,字希晏,世為西陲大將。幼孤,從父古養(yǎng)為子。年十八,與夏人戰(zhàn)臧底河,斬獲甚眾,賊莫能枝梧。宣撫使童貫召與語,平仲負氣不少屈,貫不悅,抑其賞,然關(guān)中豪杰皆推之,號“小太尉”。睦州盜起,徽宗遣貫討賊,貫雖惡平仲,心服其沉勇,復(fù)取以行。及賊平,平仲功冠軍,乃見貫曰:“平仲不愿得賞,愿一見上耳?!必炗芍K麑⑼鯗Y、劉光世皆得召見,平仲獨不與。欽宗在東宮,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圍,平仲適在京師,得召對福寧殿,厚賜金帛,許以殊賞。于是平仲請出死士斫營擒虜帥以獻。及出,連破兩寨,而虜以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騾亡命,一晝夜馳七百五十里,抵鄧州,始得食。入武關(guān),至長安,欲隱華山,顧以為淺,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宮,人莫識也。留一日,復(fù)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藥者莫能至,乃解縱所乘騾,得石穴以居。朝廷數(shù)下詔物色求之,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間始出,至丈人觀道院,自言如此。時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長數(shù)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擇崖塹荊棘,其速若奔馬。亦時為人作草書,頗奇?zhèn)?,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p>
⒈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從父古養(yǎng)為子
從:跟隨。
B.貫不悅,抑其賞
抑:壓制。
C.平仲功冠軍
冠:位居第一。
D.朝廷數(shù)下詔物色求之
物色:尋訪。
⒉下列句子中,全是表現(xiàn)姚平仲英勇善戰(zhàn)的一組是( )。
①與夏人戰(zhàn)臧底河,斬獲甚眾 ②平仲負氣不少屈 ③然關(guān)中豪杰皆推之,號“小太尉” ④平仲適在京師,得召對福寧殿 ⑤請出死士斫營擒虜帥以獻 ⑥一晝夜馳七百五十里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⒊下面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姚平仲出身軍旅世家,十八歲即大敗西夏,揚名邊陲,因而得到皇帝的重用和關(guān)中豪杰的推崇,被譽為“小太尉”。
B.奸臣童貫因為姚平仲不肯阿附,便多次對他壓制。他借助姚平仲“討賊”后,不但不予封賞,反而更加忌恨他。
C.姚平仲作戰(zhàn)無功后隱居大面山,朝廷多次尋訪他都沒有找到。八十多歲時才出山,此時還身體康健,超過常人。
D.作者在文中表達了對姚平仲杰出才能的贊美和隱士行為的仰慕,也寫出了對他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惋惜。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⑴貫雖惡平仲,心服其沉勇,復(fù)取以行。
⑵亦時為人作草書,頗奇?zhèn)?,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p>
梓人傳
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①款其門,愿傭隙宇而處焉。所職尋引②、規(guī)矩、繩墨,家不居礱斫③之器。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短長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眾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祿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彼?,入其室,其床闕足而不能理,曰:“將求他工?!庇嗌跣χ?,謂其無能而貪祿嗜貨者。
其后京兆尹將飾官署,余往過焉。委群材,會眾工?;驁?zhí)斧斤,或執(zhí)刀鋸,皆環(huán)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執(zhí)杖,而中處焉。量棟宇之任,視木之能舉,揮其杖,曰“斧!”彼執(zhí)斧者奔而右;顧而指曰:“鋸!”彼執(zhí)鋸者趨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視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斷者。其不勝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慍焉。畫宮于堵,盈尺而曲盡其制,計其毫厘而構(gòu)大廈,無進退焉。既成,書于上棟,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則其姓字也。凡執(zhí)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視大駭,然后知其術(shù)之工大矣。
繼而嘆曰:彼將舍其手藝,專其心智,而能知體要者歟!吾聞勞心者役人,勞力者役于人。彼其勞心者歟?能者用而智者謀,彼其智者歟?是足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舉而加焉,指而使焉,條其綱紀而盈縮焉,齊其法制而整頓焉;猶梓人之有規(guī)、矩、繩、墨以定制也。擇天下之士,使稱其職;居天下之人,使安其業(yè)。視都知野,視野知國,視國知天下,其遠邇細大,可手據(jù)其圖而究焉,猶梓人畫宮于堵而績于成也。能者進而由之,使無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慍。不炫能,不矜名,不親小勞,不侵眾官,日與天下之英才,討論其大經(jīng),猶梓人之善運眾工而不伐藝也。夫然后相道得而萬國理矣。
【注】①梓人:木工,建筑工匠。②尋引:尋,八尺;引,十丈。這里指量尺。③礱斫:礱,磨光;斫,砍削。
⒈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梓人款其門
款:敲。
B.亦莫敢慍焉
慍:怨恨,生氣。
C.然后知其術(shù)之工大矣
工:精湛。
D.不炫能,不矜名
矜:同情。
⒉下列句子中,都表現(xiàn)梓人技藝高超的一組是( )。
①所職尋引、規(guī)矩、繩墨 ②舍我,眾莫能就一宇 ③其床闕足而不能理 ④或執(zhí)斧斤,或執(zhí)刀鋸 ⑤皆視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斷者 ⑥畫宮于堵,盈尺而曲盡其制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④⑥
⒊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梓人向人介紹自己善于規(guī)劃房屋的總體構(gòu)架,善于指揮工人,工資是別人的幾倍,表現(xiàn)了他對自己精湛技藝的高度自信。
B.文中生動地描寫了梓人與眾工匠修建房屋時的情景:梓人揮灑自如,眾工匠心悅誠服。說明梓人善于團結(jié)下屬,善于謀劃。
C.從梓人的事跡中作者引出了為政之道:正確的為相之道是重在統(tǒng)攬全局,又要善于用人,使百官各司其職,而不是事必躬親。
D.本文結(jié)構(gòu)精巧:開頭欲揚先抑,引人入勝;文章先敘事,后議論,兩相類比照應(yīng),但重在議論,敘事是基礎(chǔ),是鋪墊。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⑴畫宮于堵,盈尺而曲盡其制。
⑵猶梓人之善運眾工而不伐藝也。
【參考答案】
《姚平仲小傳》:
⒈A(“從”,這里讀“zòng”,堂房親屬。從父,指伯父或叔父。)
⒉C(②突出姚的正直,不愿同流合污;④寫皇上召見;⑥寫的是逃亡時的事。)
⒊A(“因而他得到皇帝的重用”是無中生有,不符合原文內(nèi)容。)
⒋⑴童貫雖然厭惡姚平仲,但是心里佩服他的沉穩(wěn)勇猛,又調(diào)他同行。
⑵(姚平仲)也經(jīng)常給別人寫草書,字跡非常奇特雄偉,但是守密不說得道的原因。
《梓人傳》:
⒈D(“矜”,在本句中應(yīng)解釋為“夸耀”。)
⒉B(①只是敘述梓人的工具;③寫梓人不修床,屬鋪墊;④只是敘述眾人拿的工具。)
⒊B(“說明梓人善于團結(jié)下屬”是無中生有。)
⒋⑴在墻上繪了官署房子的圖樣,剛滿一尺大小的圖樣卻細致詳盡地畫出了它的建筑構(gòu)造。
⑵就像梓人善于指揮使用眾工匠而不自夸手藝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