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冬
2012年9月,我有幸開始了在河南洛陽西下池小學掛職培訓的學習生活。學習期間,接觸了名校深厚的學校文化積淀,學校領導獨特的智慧和高超的管理藝術。
一、先進的教育理念
這是一所不一樣的學校!這是一所辦真教育的學校!這是一所真正的教師發(fā)展學校!洛陽市西工區(qū)西下池小學(以下簡稱西下池小學)是一所位于城鄉(xiāng)接合部的都市村莊里的小學,學校680多名學生中,90%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共有32名教師,目前的平均年齡還不到30歲,50歲以上的1名,30歲至45歲的8名,其余23名都是25歲左右的新教師。這32名教師中還有7名是代課教師。但就是這樣一群年輕的、缺乏人生乃至教學經驗的人,在短短幾年內,無論是專業(yè)水平還是人文心理素養(yǎng),都達到了比較高的水準。讓這樣一所學校發(fā)生蝶變的是“愛和自由,讓師生成為自己”的核心辦學理念,是共同的教育信仰的真正形成,是獨特的教師成長文化的創(chuàng)生……
二、人文化的學校管理
學校通過專業(yè)化成長與人文心理素養(yǎng)提升,讓每個教師都能夠接納真實的自我,建構完善的自我,成為真正的自我。成長是生態(tài)的、生活的、民主的、自由的。教師的培訓與成長唯有讓教師的內在得到整合與建構,通過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才能成為自我。
跟孩子在一起,就是跟愛在一起。簡單地說,愛的語言與表達是三段式的:一是給情緒命名,二是允許情緒發(fā)生,三是表達愛。西下池小學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規(guī)則是:1.在合適的時候做合適的事;2.不傷害別人;3.請歸位后再工作;4.粗俗、粗野的行為不可以;5.別人的東西不能動;6.不打擾別人;7.做錯事要道歉;8.請等待;9.學會說“不”;10.擁抱表達愛。在這些規(guī)則之下學生可以有最大的自由,是規(guī)則與平等,是愛和自由。
三、“心課堂”建構策略、途徑與方法
在充分尊重兒童認知規(guī)律的基礎上,通過感覺形成認知,建立學科課程觀,概念為本,實物配對,實施“心課堂”,師生是學習的共同體,師生是生命成長的共同體。
1.學習目標的制定:和學生共同商討完成,不超過3個,體現課程觀。
2.課堂流程:出示學習目標,小組活動,談收獲,進行反饋。
3.學習方式(小組建設) :6人為宜,高中低搭配,組長負責,進行自學、互學、群學。
4.課堂規(guī)則:請傾聽,請歸位,請等待,請不要打擾別人,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自己的東西自己支配。
5.學習關系:會用語言、行動表達愛的語言,給情緒命名,允許情緒發(fā)生,表達愛。
6.反饋、評價:師生分享、當堂檢測。
四、生態(tài)校園中的生態(tài)教室建設
用對色彩:以麥芽黃或象牙黃為主色調,有助于穩(wěn)定情緒。切忌過多的色彩和低劣的圖片,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環(huán)境生活化:教室內要有每位學生種植的植物,每位學生的各種作品在教室內展示。
引入經典:名畫認領活動,還有經典電影、經典音樂、經典閱讀的引入。
西下池小學教室的墻壁上是學生都看得懂的、很具體的提示語。
五、普及與特長——課程開發(fā)
普及的項目有古詩、口算、單詞,期末邀請家長參加現場會。學校成立了音樂合唱團。美術課學生要會做幾種紙花。每位教師都要有一個社團,如美食、瑜伽、美術、毽球、羽毛球、巧手十字繡、愛看電影、棋類、編織、簡筆畫社團等。無功利閱讀活動,學生只要讀書隨手可以拿得到。特長指的是寫字,開展學生寫字比賽,成績記入教師考核量表。
陽光游藝大課間,上、下午各40分鐘,由校本操、自由舞、傳統(tǒng)五項體育達標測試和冥想幾部分組成。在這些點滴的行為習慣教育中,學校開發(fā)出了富有特色、易于操作的《品格訓練》課程。
六、教師隊伍建設
持續(xù)不斷地讓教師在讀書、寫作、論壇中理解教育并建立共同的教育信仰,是西下池小學整體改革的最關鍵舉措,也是李艷麗校長發(fā)展教師最有效、最樸素的舉措。共讀和交流有精神高度的書籍,讓學校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精神家園,形成了西下池小學教師團隊共同的教育信念,形成了“愛和自由”的教育文化。
注重個人專業(yè)規(guī)劃,讓教師完整地成長。在西下池小學,李艷麗校長明確提出“完整成長”的教師發(fā)展理念。就是要以人為本地關注教師的“全人”,所謂“全人”是指教師整個人,就是關注教師這個生物的人、生活的人、社會的人、家庭的人、教育的人等方方面面的成長。為此,學校提倡并幫助教師在專業(yè)發(fā)展之外實現“五要”:要多一點興趣愛好,以陶冶性情,豐富人生;要多一點閑情逸致,以優(yōu)雅從容,富有生趣;要多一點運動與養(yǎng)生,以健康體魄,享受人生;要多一點寬以待人,以與人為善,和諧相處;要多一點社交技能,以善于溝通,進行交往。
七、思考與建議
三個多月的掛職學習時間,我受益匪淺,見到了“心課堂”教學模式,感受了新思想,對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1.學校必須要有自己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思想,也可以借鑒他校的優(yōu)秀及做法,為本校的發(fā)展服務。
2.學校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營造精神、生態(tài)文化樂園。
3.學校要立足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yè)全面發(fā)展。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