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說品牌名的那檔子事。
名字,絕對是品牌要素中的重中之重。給自己的小孩起名是難事,給品牌起名更是難上加難,不僅得好記好認,還得響亮有氣勢,最好還得符合品類特征和沒有歧義……當然,最后一條難倒了一堆英雄漢:起碼是別人還沒注冊的。
噫吁嚱!起名之難,難于上青天!
萬一千辛萬苦起的名字,卻不得不改,那干脆不上青天直接上西天算了。
里斯曾經表示:“如果一個品牌名字已經在很多顧客的心智中建立起來,那么公司幾乎就永遠不該修改這個品牌名。對于顧客來說,他們已經對先前的品牌名字非常熟悉,要接受一個新品牌名就很困難?!?/p>
這話說得很正確,句句在理,但如果當一個品牌名確實阻礙到企業(yè)的發(fā)展和再擴大,通過更名可以掃清前進道路上的阻礙,那有時即使暫時付出一定的代價,我認為也是值得的。
一個現(xiàn)時看來比較成功的例子是天貓。
天貓的前身是“淘寶商城”,很多人詬病的“天貓”二字,我倒覺得挺好。用動物作品牌名和形象載體的案例數(shù)不勝數(shù):有太多人開著捷豹車、穿著彪馬鞋和鱷魚上衣、喝著虎牌啤酒、背著有大象logo的愛華仕背包……在互聯(lián)網上更是個動物世界:有雅虎、搜狗、搜狐、藝龍、鳳凰網、驢媽媽、途牛網、蜂鳥網……再多只天貓也沒什么大不了,“雙11”的驚人業(yè)績已經證明,不說改名有多成功,但消費者似乎并不討厭這名字,或者說根本不在意。
在英國的一名上海教授蔣彝最后擊敗其他競爭對手奪得了頭名,他的應征答案是:可口可樂。
今天眾人皆知寶馬香車花滿路,可誰又知道寶馬始進中國時名喚“巴伊爾”?
如果糾正一個錯誤的成本還不太高時,果斷勇敢地改正吧!
我也很喜歡干幫人改名這種積德的事,當然,是在成本還不致太高昂的背景之下。當初有家連鎖餐飲店叫“雙種子”,一共九家店其中兩家虧損,調研之后證明“雙種子”這名確實與城市主流文化有些格格不入,于是將其改成了“真功夫”。
當時雙種子的部分高管還是有些擔心,說我們雙種子品牌資產怎么也得有個幾千萬吧,改起來傷筋動骨?。∥冶硎靖陌?,今天吃苦明天幸福。到了2009年,今日資本和聯(lián)動資本購買了真功夫6個點股份,花了3個億。
另外一家生產運動鞋的企業(yè)叫“別克”。這名字沒什么不好,但逼的通用汽車天天上門找它麻煩,我表示改吧,于是將“別克”改成了“361°”。當時代理商的反對意見更為強烈,的確,當時別克怎么說也有上百家店幾億的銷售,確實比雙種子規(guī)模要大不少。但團隊經過分析后指出:當時的本土運動品牌市場還處于初級競爭階段,是產品和渠道量的競爭,誰渠道多誰就賺錢,把安踏改成踏安一樣賣貨。
九個小時的溝通后,代理商終于同意了我們的意見,改名也不易?。?/p>
改名是件大學問。比如你是位作家,書寫的絕對沒話說,然后讀者一看你名字:管謨業(yè)。管謨業(yè)、管謨業(yè),記不住啊……那要是換個名字,莫言。
你看如何?
(葉茂中:葉茂中營銷策劃機構董事長)
( 編輯:周春燕zhoucy@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