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米爾是德國人,今年109歲,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據(jù)說,他是目前德國最長壽的男人。
1940年7月,他的鄰居約索夫被送進了集中營,因為他是猶太人。臨離開家之前,他把自己的五萬馬克委托給米爾保管。他說,這些錢,妻子、孩子都不知道。我的意思你是明白的,怕他們經(jīng)不起納粹人的折騰,說出去,連累了你。拜托了!
約索夫被帶走的第二天,他的妻子和孩子也被帶走了。他們被關在了什么地方,米爾也不知道。五萬馬克現(xiàn)金,就這樣留在了他的手上。為了穩(wěn)妥起見,米爾以個人的名義,把錢分開存在了四家銀行里。
一等就是五年,直至二戰(zhàn)結束,都沒見到鄰居的蹤影。米爾想,也許他們全都死了。
1965年,米爾的家庭發(fā)生了一次大的變故。他與兒子聯(lián)合經(jīng)營的一個機械廠倒閉了。禍不單行,這一年,他的妻子還摔斷了腿。為了走出生活的低谷,米爾想到了約索夫的那五萬元錢??墒牵驮谒麥蕚鋸你y行里取出這筆錢的時候,他在報上看到一篇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20周年的文章,作者是安迪·約索夫。從文章回憶的內容,米爾斷定,這位作者就是約索夫的小兒子。也就是說,約索夫的家人沒有全部被毒死,至少他的小兒子活了下來。
米爾陷入了空前的矛盾之中。他說:“我一生,共有三個晚上沒有睡好覺,全發(fā)生在看到那篇回憶文章之后。是歸還這筆沒人知道的巨款,還是拿出來拯救自己?”
四十多年后,當記者問他,對這件事作何感想時,他感慨道:“令我驕傲的是,我選擇了前者。”
心靈的內在安寧,才是幸福長壽最不可或缺的因素。
摘自《解放日報》
編輯/李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