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穆克吉:路透Breakingviews專欄作家
日本對日元的喜愛讓央行肆意印鈔的誓言得以存活。日本央行聲明,要將貨幣基礎翻倍之后的一周,大型本土投資機構凈賣出了5480億日元(約合56億美元)的國外債券、票據和證券。這說明他們要么不相信通脹威脅,要么對國外資產更加警惕。
日本央行印鈔引發(fā)的初期反應有違直覺。若央行兩年內實現2%通脹的承諾可信,日本投資者應該轉向國外尋求更高的實際回報。按匯豐的計算,日本機構將購買1萬億日元的海外債券,作為略微轉變投資組合的結果。因投資者預期日本資金將外逃,近幾個星期發(fā)達國家的國債收益率都已走低。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日本投資者并不看好日本央行。若通縮持續(xù),哪怕是名義回報率接近零的日本國債也具備其吸引力。但其他市場則傳達了不一樣的信息。從去年8月開始至今,未來通脹預期已經增加了兩倍,達到1.56%。
更具說服力的原因可能是,經風險調整后的世界市場仍然不足以吸引日本投資者放棄對本國市場的偏好。經濟復蘇的預期已經“煮沸”了本國的股票市場:東證指數過去一年上漲了41%。長期日本國債今年的日元計價回報仍高于美聯儲。
最新的數據也不完全是結論性的。雖然包括銀行和資產管理機構在內的大型投資機構占了對外凈投資的80%,規(guī)模較小的投資者并不總是采取同樣的行為方式。目前日本資金外逃這一說法仍停留在預期,而沒有真實發(fā)生過。
趙曉:北京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回望過去12年中國M2的增長過程,不免讓人倒吸涼氣。2000年M2僅為13萬億元,到2008年不到50萬億元。但到2012年已飆升至97.4萬億元,如今已突破百萬億元。貨幣超發(fā)后的連鎖反應有什么?
第一個連鎖反應是資產價格將進一步飆漲。在一個貨幣超發(fā)的經濟體中,很難想象資產價格能夠平穩(wěn)。而且并不是所有可投資的資產都是安全的,資產的安全邊界與人流和資金流的聚集程度有很大相關性,所以核心地段的不動產價格仍將上漲。但隨著土地供應的飽和,核心地段的不動產從增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的大方向將更加明確。
近日隨著京滬版“國五條”落地,甚至引發(fā)了房產定價邏輯的逆襲。過去一直是一手房市場引領周邊二手房市場的定價,但現在情況正好相反。二手房市場政府管制相對較少,所以更能反映房產的真實市場價值。但由于新規(guī)二手房20%交易環(huán)節(jié)的個稅,購買力被擠壓到一手房市場,一手房市場又是政府高度管制的,通過控制預售證、按揭等方法來穩(wěn)定房價。
這種“堵”的思路又可能導致兩個結果:第一,引發(fā)“羊群效應”。只要滿足購房資格的人群便考慮以最大財務能力來購買房產,特定人群的市場需求會過度釋放。第二,引發(fā)“擠出效應”。當住宅市場無法承載大規(guī)模的資金時,有不動產偏好的資金勢必會轉向商業(yè)地產。
第二個連鎖反應是“中國夢”恐將淪為“移民夢”。據官方數據,2000年到2012年,中國物價累計漲了31%左右,美國上漲36%。但美國在過去十幾年物價的真實波動其實并不太大,QE系列的沖擊很大程度上在全球范圍內緩沖。而中國呢?大家可能對中國31%的CPI累積增長率匪夷所思和難以置信。任何數字統計在老百姓柴米油鹽的日常購買活動中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
面對不確定性,人本能地會選擇回避,貨幣也不例外。當人民幣的真實購買力處于黑匣子中,或讓人覺得明顯毛了時,財富自然會選擇離開。而紙幣毛了的根源在于法律體系的不健全并由此衍生出的貨幣發(fā)行非剛性。同樣的貨幣在不同的法律體系下意味著不同的價值。法律體系影響貨幣價值,而移民為了尋求財富最大化,必然從“低法律貨幣”國家向“高法律貨幣”國家移動。中國若不能建立法治,成為“高法律貨幣”國家,則“中國夢”到頭來只能是“移民夢”。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2012年美國發(fā)放的7641個簽證中有80%被中國大陸人拿走。
第三個連鎖反應是“貨幣超發(fā)+土地財政”的吸毒模式將更難戒掉。樓市調控可謂“十年九調”,但幾乎所有的專家藥方最終都繞不開“土地財政”的死結。
對于民間投資,什么是最好的投資渠道?凡是能從銀行借出錢,并將其轉化為不動產持有的投資方式相對較好。換言之,購買房產時首付比例越低越好。對于政府調控,什么是樓市調控的長久之計?真正有效地增加土地供應,同時增加房產持有環(huán)節(jié)成本是上策;在核心地段提倡“樓宇經濟”,即通過舊樓改造、存量提升的方式淘換租賃企業(yè)、提升稅源,這是中策,但它只適用于北京和上海這樣的核心一線城市;繼續(xù)揚湯止沸、保持現狀是下策。如果沒有強勢改革者重樹利益格局,M2持續(xù)超發(fā)的格局恐難逆轉乾坤。
【《財經》綜合報道】美國咨詢公司AlixPartners最新報告估計,到2015年把制造業(yè)外包給中國的成本與美國本土生產成本相當,中國再也不是制造商尋求最低運營成本的目標。
AlixPartners執(zhí)行董事Steve Maurer表示,中國制造業(yè)的成本優(yōu)勢這幾年顯著萎縮,來自中國的上岸成本普遍比美國制造低25%-30%。勞動力工資上漲、人民幣升值和中國產品外運成本使得中國制造越來越昂貴;如果這些趨勢繼續(xù),今后四五年內中國制造的成本將與美國相當。
【《財經》綜合報道】近日有消息稱,銀監(jiān)會要求各家銀行5月8日前上報同業(yè)敞口數據,或將出臺監(jiān)管規(guī)則對銀行同業(yè)業(yè)務進行整頓。對此,某省銀監(jiān)局相關人士表示,銀監(jiān)會今年3月就開始要求各家銀行對同業(yè)業(yè)務數據進行梳理,這只是一次調研行為,但市場對本次調研過度解讀,銀監(jiān)會目前沒有整頓銀行同業(yè)業(yè)務計劃。
【《財經》綜合報道】中金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日前指出,估算目前我國影子銀行規(guī)模約27萬億元。未來針對其他影子銀行業(yè)務的監(jiān)管措施也可能擇機出臺。但對于影子銀行的監(jiān)管,主要是控制結構風險,屬于宏觀審慎監(jiān)管政策與總量調控的貨幣政策。
4月22日-5月3日
1 H7N9疑云
2 鋰電池還沒準備好
3 火電環(huán)保“大躍進”
4 應急用藥失范
5 謠言漲息與輿情張弛
6 債市整頓風波
7 雙重手段化解朝鮮問題
8 關注中國金融風險
9 險企資本擴渠
10 華匯人壽重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