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全不知情中,愛吃豆制品的中國人吃到由轉基因大豆加工而成的豆筋、豆泡,甚至醬油等豆制品的可能性,不是有沒有,而是到底有多大、還會變得多大。
2012年,中國從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等國進口的大豆總數為5838萬噸,絕大部分為轉基因大豆,被許可的用途,是榨油和制作飼料。然而,因其價格實在低廉,有相當部分被違規(guī)加工成豆制品,直接流向了市場。在大豆加工業(yè)內,這一現象是“公開的秘密”。
整個過程已經簡單到,只需在相關供需網站上聯系到相關的供應商,談妥價格后即可成交。對于一位熟練的供應商,所有細節(jié)可以在五分鐘之內敲定:需求量、發(fā)貨價格、運距和工具,更周到的還會告知買家,“幫你直接送到廠區(qū)內”。
據《財經》記者近期在江蘇、山東等多地調查證實:進口轉基因大豆直接進入食品加工領域的產業(yè)鏈條頗為完善。而在國產和進口大豆價差日益增大、國內監(jiān)管體系仍顯孱弱的前提之下,這一隱秘的鏈條,正在日益成長壯大。
在江蘇新沂市北外環(huán)路的北方大豆批發(fā)交易中心,想要買到進口轉基因大豆,不是難事。當地賣豆制品的商販都知道,“要買便宜豆子,去大豆批發(fā)市場,找一位姓劉的經理就行?!?/p>
能找到這種便宜進口豆子的地方,遠不止新沂一地。數年前,在江蘇省海安市的大豆批發(fā)市場,進口轉基因大豆的零售分銷就蔚然成風?!敦斀洝酚浾哒{查發(fā)現:目前在江蘇省新沂、南通、連云港、徐州、海安、東海等地,以及山東臨沂等地的大豆批發(fā)市場里均可直接買到進口轉基因大豆,它們被統稱為“商品豆”,以區(qū)別于黑龍江、安徽等省生產的“國產豆”。
在東??h大豆批發(fā)市場,這些進口大豆被裝在印有漢字“轉基因大豆”的編織袋內,由大型卡車直接運輸到倉庫,期間未有任何防損漏保護。
“你自己去港區(qū)根本買不到,而通過我拿貨,要多少有多少,不夠還可以直接從港區(qū)發(fā)貨?!睎|海大豆市場的一位于姓經理對《財經》記者說,“量必須大,否則大家都沒興趣做?!?/p>
據多位經銷商透露,這些大豆主要來自青島和連云港,尤其是前者。
中國進口大豆的港區(qū)共有20多個,大多按訂單數量進口后直接進入榨油加工廠??捎少Q易商分銷的,只有青島和連云港,而其下游的分銷網絡,則遍及山東、江蘇、安徽等多省市。
造成進口轉基因大豆在多省進入食用市場的主要原因,在于價格優(yōu)勢。以9月2日為例,進口大豆的到港分銷價格普遍在4250元/噸左右,而黑龍江大豆在產區(qū)的裝車價格已徘徊在4780元/噸;安徽產大豆因品質更好,則高達5000元/噸左右。
大豆進口貿易融資也使進口大豆的優(yōu)勢更為明顯。按照正常的大豆進口模式,不是現金結算,而是進口商或進口企業(yè)通過60天到半年不等的信用證進口。和人民幣至少6%的貸款利息相比,通過信用證獲得的美元貸款利率最低可達1%。
山東等地出現了大豆進口貿易融資,當地一家大豆壓榨企業(yè),加工產能每年只有100萬噸,但實際的進口量達五六百萬噸?!笆O碌哪切┐?strong style="display:none;">fYcWQovQT9secZFWmOX9AQ==豆,則在港區(qū)廉價賣掉”。九三糧油工業(yè)集團經營部副部長鞠偉向《財經》記者解釋其中的奧妙。
為求迅速回款以便將資金投入其他領域,進口企業(yè)會將原本已經低廉的進口大豆進一步壓低。轉賣后投入小額貸款及房地產領域,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后,在信用證到期前將資金撤回,交付貨款及利息。
而對于下游經銷及加工大豆的企業(yè)來說,除價格更低外,此模式還帶來另一重好處:直接向有融資需求的進口企業(yè)購買現貨大豆即可,無需操心從國外訂購大豆,這樣能夠避免跌價帶來的風險。
“雙方各取所需,一方拿低價現貨豆子加工生產,一方倒騰資金。何樂而不為?”鞠偉稱。
一位了解中美大豆貿易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近日他在山東等地參加大豆貿易的相關會議時發(fā)現,“銀行信貸部的領導去的比專做大豆貿易的商人還多。這個行業(yè)到底有多么繁盛,可想而知”。
據其估算,目前中美大豆貿易總額中,約有三分之一與貿易融資有關,這一數據得到了專門為國內大豆貿易企業(yè)融資提供咨詢的上海匯易公司相關數據的佐證。
廉價進口大豆在進入各地之后,其終端流向主要有二:一是當地的小型榨油企業(yè)及油坊,做榨油使用;二是有相當一部分被當地的豆制品加工企業(yè)加工成品后,直接流向市場。
在合肥、淮南及六安地區(qū),這些來自青島港的轉基因大豆主要被用來加工腐竹、豆皮等豆制品。而在其他地區(qū),則被普遍用來制作麻辣燙用的豆筋、豆腐泡等食物。
“安徽當地產豆,但有的時節(jié)供應不上。東北大豆批發(fā)價又太高,有便宜的大豆,干嘛不用?”淮南市一位朱姓經銷商稱,“這種豆子已經用了很多年,人吃保證沒事兒?!?/p>
直接拿轉基因大豆來做豆制品,豆制品的口味不對,因此,加工商們摸索出用添加劑來調和口味?!霸谶@方面,中國人很聰明?!毙潞谪浂诡惛呒壏治鰩熇钛颖f。
一般的黑龍江產大豆,呈圓形,顆粒飽滿,色澤明黃,豆臍多呈淺黃色。而進口轉基因大豆最明顯的區(qū)別是,豆臍呈黃褐色,俗稱黑臍豆。這一特征恰與安徽特產的一種黑臍豆相符,而這種大豆質量較高,故在市場上一般價格都高于5000元/噸。
青島港區(qū)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有很多安徽本地的大豆經銷商,在港區(qū)大量收購碎豆少的轉基因大豆,摻雜在安徽黑臍豆中以賣出高價。”
由于購買轉基因黑臍豆的安徽經銷商太多,青島港區(qū)的價格被帶動上漲了100元/噸左右。
通過暗流直接進入食用領域的轉基因大豆到底有多少,目前無法統計。但在國產大豆的供求細賬中,或可一窺端倪。
因豆油是中國最重要的食用油,約占國內使用植物油消費的40%,故壓榨是中國大豆消費的最主要源頭之一。因國產大豆缺乏價格優(yōu)勢,除國儲低價拋售的大豆之外,國產大豆幾乎全部用于食用消費和蛋白粉加工。
食用消費主要用途為豆制品加工,包括豆腐、豆皮、豆豉、醬油等產品。另外一種用途則是做大豆蛋白的加工。中國的大豆蛋白出口量約占全球的一半。
中國的大豆總消費量2011/2012年度為7165萬噸,其中,大豆的食用消費為1100萬噸。以該年度中國大豆產量為1280萬噸、國家臨時儲備300萬噸計算,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總數僅為980萬噸??梢姡苯邮秤么蠖咕陀?20萬噸左右的供需缺口。
況且,按照新湖期貨在2012年底進行的多地實地調查得出的結論,因多地改種玉米,中國的實際大豆產量可能僅在850萬噸左右,這意味著國內食用大豆的供需缺口更大。
“數字算來算去,缺口總是對不上。我們寧愿自己錯了,不然整個下游豆制品加工市場的混亂程度簡直無法想象?!毙潞谪浹芯克彼L時巖對《財經》記者表示。
有樂觀者認為,因為國儲系統每年還會向市場釋放一批大豆,所以目前情況還不必太過悲觀。
但國儲輪出和拍賣的國產大豆,大多用于榨油以平抑市場豆油價格,因儲備期限較長,實際已并不適宜用于直接食用。
近些年來,大豆蛋白的產能消耗也迅速增長,中國大豆蛋白出口量在近十年間增加了近2倍。2010年,中國的大豆蛋白生產量超過60萬噸,消耗大豆250萬噸。近五年平均增長約4%。如此發(fā)展下去,全部國產大豆甚至難以滿足大豆蛋白加工。
“除了能夠自給的地區(qū)之外,需要從流通環(huán)節(jié)獲取大豆用以加工和消費的城里人,他們吃的大豆到底是哪里來的,實在是很難說。” 中國大豆網總經理劉兆福認為,四川、廣西、江蘇等地還在生產一部分大豆,農民和小城鎮(zhèn)地區(qū)的自給程度很高,進口轉基因大豆進入食用市場,還不至于太嚴重。
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曾對媒體稱,國內的轉基因大豆處于“準吃不準種”的狀況。
相關各方的共識是:假如國產大豆的產量形勢繼續(xù)如此,轉基因大豆大規(guī)模直接進入食用市場,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黑龍江等主產區(qū)的國產大豆,已明顯感受到進口轉基因大豆對食用市場的沖擊。
劉兆福告訴《財經》記者,江蘇省海安的一些跑船的船老大,原本為當地的豆制品加工廠到東北跑運輸進大豆,后來因黑龍江大豆價格沒有優(yōu)勢,變成了直接從港口發(fā)貨。
在國際市場上,非轉基因大豆一般要比轉基因大豆價格高50%左右。但在中國市場,這一優(yōu)勢并未帶來實質優(yōu)惠。
原因是,國內沒有轉基因與非轉基因區(qū)分市場體系,非轉基因大豆產品一直參照轉基因產品定價,黑龍江的非轉基因大豆產品話語權和定價權都因此喪失。
國產大豆跟進口大豆同樣進入大豆壓榨環(huán)節(jié),生產豆油和豆粕。因此,國際大豆價格就可以傳導到國產大豆。如果國產大豆不進入壓榨行業(yè),只是作為食品加工原料,就可避免跟從國際大豆市場價格的命運,因為進口大豆不能進入食品加工行業(yè)。
由此,國產大豆陷入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不漲價,農民沒有種植積極性,只能依賴進口;而在缺乏政策扶持下漲價,則使用轉基因大豆的積極性提升,同樣沒人會使用國產大豆。
作為中國非轉基因大豆最重要產區(qū)的黑龍江,也在謀求轉變這一局勢。其中最重要的舉措之一,便是設立國產非轉基因大豆保護區(qū)。上世紀90年代前,黑龍江大豆是日本食用大豆的主要原料,每年的出口量都在30萬噸左右。但近些年來,出口日本的大豆數量在急劇下降。
“這不是價格偏高所導致的。主要是因為部分黑龍江大豆品質下降才痛失市場。” 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吳立強秘書長稱。
十幾年前,日本非常推崇“東農42號”這個品種的大豆,訂購量很大,但后來在港口檢測時發(fā)現有其他品種的大豆混在其中,無法辨別,于是不再進口“東農42號”。
為預防風險,來自日美等國的進口商到中國采購時,不但派專人考察原料產地的環(huán)境和種植技術,還要對大豆原料親自做檢測,有的還派代表在加工車間監(jiān)督,以防轉基因大豆原料混入。
中國大豆產業(yè)協會副會長劉登高介紹,隨機查閱來自泰國、英國、德國、俄羅斯等的購買合同中,有兩個共同條款:第一要求標明大豆原料的原產地;第二要求只能使用非轉基因大豆做原料。
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認為,國家可建立東北大豆產地標識體系,打造品牌。凡在保護區(qū)內生產的非轉基因大豆都可以追溯產地。豆類加工企業(yè)要走一條有別于進口轉基因大豆的高端路線,賣出“金豆”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