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shù)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多媒體悄悄地走進小學語文課堂。經(jīng)過嘗試,本人深深地感受到多媒體猶如一縷春風,一掃過去習作指導課的煩惱和枯燥,改變了學生一見作文就頭疼的狀況,給習作課堂帶來了無限生機。
一、以多媒體為餌,誘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五個感官中,就學習效率而言,最高的是視覺,其次是聽覺。多媒體以其特有的形象性與感染力,通過動畫、色彩及音響等形式,給予學生強烈的刺激,迅速把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結(jié)合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他們產(chǎn)生心理需求主動作文。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第六冊第七單元主要介紹的是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學完這組課文后,我趁熱打鐵指導學生寫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以《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為范文,激發(fā)學生愛家鄉(xiāng)的情思。我激發(fā)學生說:“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家鄉(xiāng),讓我們一起走遍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將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介紹給遠方的親人和朋友?!蔽也シ攀孪葴蕚浜玫亩唐?,隨著歡快的樂曲聲,屏幕上呈現(xiàn)出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白如雪的頂雪貢糕、絲絲成縷的龍鳳貢面、皮紅體胖的山芋、清甜爽口的大西瓜……學生們被畫面吸引了,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這些特產(chǎn),特別是看到那一望無際的瓜田,學生們都情不自禁地小聲議論起來。我請學生們以導游的身份介紹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他們都樂于參與。一個學生為頂雪貢糕編了廣告詞:“請看,這是有著悠久歷史的白如雪、薄如紙、卷如筒的頂雪貢糕,快來嘗嘗吧?!绷硪粋€學生飽含深情地說道:“西瓜成熟了,那一個個圓溜溜的西瓜躺在綠葉叢中,一陣風吹來,抖動的瓜葉好像在歡迎來自遠方的朋友?!?/p>
二、以多媒體為餌,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多媒體畫面直觀形象,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有意識地對目標進行觀察,幫助學生解決無話可寫的難題。有序、細致的觀察能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使習作更生動形象。在習作課上,我要求學生以“一次有意義的活動”為主題作文,學生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春游這個活動。因為這個活動是學生vw+8qT884m/L4/QS1Erid8B3YMEQW0YtZRTEtDfUV74=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他們興致很高,紛紛舉手發(fā)言。學生們的發(fā)言很多,但說得并不具體生動。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是因為學生們對自己游覽的內(nèi)容有所遺忘。于是,我用多媒體展示了當時春游的情景,學生們立刻被精彩的畫面吸引了,異常興奮,注意力非常集中,情緒高漲。看完短片后,我要求學生用“先、然后、接著、最后”等一連串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說出活動的全過程。學生們爭先恐后、繪聲繪色地講述自己游覽縣委大院,在市民廣場放風箏的經(jīng)歷。我再次播放春游短片,指導學生觀察、回憶、鑒別、分析,懂得看什么、怎樣看、怎樣想,從而抓準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描述出活動過程中最令他們印象深刻的活動——放風箏。學生們有目的、全面、細致地觀察,迅速理清了活動過程的先后順序,知道要選擇有意義、能表達中心的材料,還懂得要抓住重點,細致觀察,描寫具體。學生們興味正濃,我問:“同學們游覽了我們美麗的縣城,想不想把這難忘的時刻、美麗的景色用我們的筆記錄下來?”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想!”學生們興致很高,氣氛活躍,有的寫放風箏的場景,有的寫清香誘人的望春花……在輕松的交流中,學生們不再覺得作文是一種負擔。
三、以多媒體為餌,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三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習作,積累的材料少,作文時往往愁眉苦臉,抓耳撓腮,不知所措。多媒體幫了大忙。在習作課上,老師可以用多媒體快速出示作文題目、寫作要求及相關(guān)的提示信息。這樣,既節(jié)省了板書的時間,又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另外,多媒體不受時空的限制,能隨時使用存儲的內(nèi)容,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習作資源,使學生能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有話可寫,有據(jù)可依,有情可抒。
在寫作《美麗的校園》時,我讓學生寫一寫學校的“八園十走廊”。面對這些如畫的風景,仿佛每一面墻都會說話的書香校園,學生們卻不知從何說起,即便說了也說不清道不明,語句干癟。此時此刻,我播放了校園的全景錄像,并配備校園文化解說詞。學生們豁然開朗,很快地展開聯(lián)想,樂在其中。當多媒體播放到由花草修剪成一只雛鷹在翻開的書頁中展翅翱翔的時候,學生們激動起來,爭先恐后地述說自己的成長和變化,將剛剛踏入校門的自己與現(xiàn)在的自己對比。這些明顯的變化都是老師們辛勤培育的成果。學生們回味著學習的快樂時光,字里行間流露著對學校的熱愛。他們立志多讀書,讀好書,用書中的知識回報母校。生活充實,才能表達出真實而深厚的情感。多媒體就像指路的明燈,幫助學生降低習作的難度,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和機會,讓學生主動投入習作活動之中,收獲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之,運用多媒體進行習作教學,能讓枯燥繁雜的作文教學變得興味盎然,使學生文思如泉涌,作文之“活水”源源不斷涌出,收到良好的效果。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fā)出獨特的聲響。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就是為了撥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的心靈與習作產(chǎn)生共鳴。在習作教學中合理、正確地運用多媒體,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