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本來是一件樂事,可有些同學卻視為苦差,總感覺沒有東西寫,無從下手。那么,怎樣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呢?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寫作就是說話,為了生活上的種種需要,把自己要說的話說出來。下面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三點體會。
一、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蔽覈糯逃铱鬃右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興趣是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認識事物,積極參與活動的一種心理,當學生對作文產(chǎn)生了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心情愉悅地去寫作,寫作能力才可以得到更快的提高。
1. 寫真情,抒實感
讓作文成為“真實的”寫作,成為學生書寫心靈的園地,聯(lián)系社會的紐帶。啟發(fā)學生認識“我口說我心,我筆寫我志”,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敏銳的感受能力,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背影》,大家都很熟悉。車站里送兒子的事,許多人都經(jīng)歷過,一千多字的文章,許多人也寫過??墒侵煜壬褪窃谶@短短的篇幅里,把這件最最平常的事情寫得催人淚下。究其原因不外乎“情真”,父親對兒子是真心關懷,兒子對父親是真情流露。有了真情,感受自然流露。有時,即使你的觀點是膚淺的,甚至是錯誤的,但總比那些無病呻吟的文章讀起來讓人更易于接受。所以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學會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善美,去體驗生活的真情趣,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眼界與心胸會隨之寬廣,文章也會因此而更深刻。
比如我班一個同學在參加校運會1 500米賽后的一篇日記里,是這樣寫的“以前老師為了鼓勵我們做事要善始善終,就會講到‘行百里者,半九十’,當時對這句話很是不解:一百里的路程,怎么走了九十里才是一半呢?在我這次參加了學校運動會
1 500米比賽后,才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真諦。當時我很輕松地跑了大概1 000米之后,還不時與觀看加油的同學逗趣呢,可就在最后沖刺的那兩三百米路段時,后面的運動員一個一個地趕超了我,我有點慌了,想要盡力地把他們追回來,而我的雙腳卻像灌了鉛似的邁不開去了,我好累啊,不知是汗水還是淚水迷糊了我的眼睛,周圍的同學們以及他們的加油聲,在我的腦海里逐漸模糊甚至有點縹緲起來。此時的我,感覺身體已經(jīng)不是自己的了,我多想就此停下來,只想躺著,即使是地板上也有多舒服?。〈藭r此刻,近在咫尺的沖刺線,卻離我是多么遙遠?。】墒侨绻椰F(xiàn)在停下來了,我之前的努力付出不就付諸東流了嗎?不行,我要堅持下去,潛意識讓我不能就此放棄。堅持才能勝利,我在暗暗給自己打氣……最后,我得了第四名?!邪倮镎?,半九十’,原來如此!”這就是真情,這就是實感,我們都有,只要用心去感受、去體會。
同時,在作文指導課里讓學生互相交流、構思,教師組織學生圍繞所寫內(nèi)容,交流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和對事物的感受,通過對生活認識或寫作角度的交流,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把作文指導課變成講故事課、口頭作文課,增長學生所寫內(nèi)容的深度和廣度,從而讓學生寫作時思路更開闊,思維更敏捷,材料把握得更精準。
2. 給學生成就感
讓學生品嘗作文成功的快樂以及成功的喜悅,進而激發(fā)寫作欲望。學生更多的時間是在學校,在班級,在學校的一切活動都少不了學生的參與。學生參加這些活動,當然都有所見所聞所感,這些都是學生寫作的好機會,如學校組織的“藝術節(jié)”或“運動會”或參加什么公益活動等,這些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很能激起學生興趣的活動,可以讓學生撰寫消息報道,向學校廣播室推薦,以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同時,還要經(jīng)常在班級的“學習園地”展出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供全班學生學習;每學期辦一兩份班報,定期刊登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鼓勵并指導學生向報刊雜志投稿等。讓學生的好作文得以較廣泛的傳播,這對于啟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培養(yǎng)寫作能力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注重讀寫結合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中咱們可以領受人家的經(jīng)驗,接觸人家的心情;寫作是發(fā)表的事情,從寫作咱們可以顯示自己的經(jīng)驗,吐露自己的心情?!遍喿x是寫作的基礎,閱讀得法,寫作能力隨之增長。學生從閱讀中汲取營養(yǎng),有利于學生從讀學寫,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這也是作文教學的基本途徑。
1. 在閱讀中積累語言材料
我們常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就強調(diào)了讀書對于寫作的重要性。閱讀是吸收借鑒的過程,更是感悟社會與人生的過程?!缎抡n標》要求閱讀總量不少于200萬字,學生寫作能力的差距,就是閱讀的差距,也是感悟力的差距。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的,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大量的有針對性的閱讀是很必要。
2. 尋找讀寫結合點,拓寬訓練途徑
(1)閱讀教材,學習教材寫法。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課本里的每篇文章,都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出來的佳作,是學生習作的范文。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把自己對課文的了解,對事物的認識、感受,把對課文感知的形象說出來,讓內(nèi)部語言轉化成外部語言。引導學生抓文章重點,如何圍繞中心思想,用詞造句,布局謀篇。比如學習《我的空中樓閣》后,我就讓學生學習本篇課文多角度寫景的方法,讓學生同樣站在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同一景物,或者站在同一地點觀察周圍景物來做一篇小文,效果不錯。
(2)以讀悟寫,以寫促讀,課外拓展,形成能力。要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必須多讀多寫,這是共識,也是有效的經(jīng)驗。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讀寫的條件,促其能力的提高。比如我在班級辦了個“小圖書館”,里面有多種讀物,供大家課余時間閱讀。我每周都不定期地到學校圖書館或外面的圖書館去幫他們找書籍,為我們的圖書館補充更新血液。同時也鼓勵學生,有看到的好書也推薦到我們的圖書館里。我們的圖書館從天文地理到花草鳥獸,從歷史人物到現(xiàn)代英雄,從武俠小說到科幻探案等,雖不能說包羅萬象,卻也豐富多彩。在寫作訓練時,讓學生運用閱讀時學到的知識,鞏固讀的效果,讓閱讀知識轉化成寫作能力。這樣以讀悟寫,以寫促讀,使學生的讀寫能力得以良性循環(huán),形成能力。
為更好地做到讀寫結合,背誦有助于幫助學生積累寫作材料,豐富寫作知識,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此,我們應十分重視和加強對學生背誦的指導。(1)課內(nèi)為主,加強對背誦的指導、訓練、評價。課堂上提出背誦任務,教給記憶方法。(2)課外為輔,以大量閱讀為目的,拓寬背誦內(nèi)容。鼓勵學生從健康的課外讀物中摘抄好詞、好句、好段、詩歌、童謠等作為背誦內(nèi)容。(3)制定具體的背誦目標,要求學生能背誦本學段該掌握的古詩、美詞、篇章等。
閱讀是學生積累素材和語言,拓展思維,進行個性化寫作的重要途徑。生活和閱讀是寫作的活水源頭。實踐證明,凡是熱愛生活,善于閱讀的學生,作文都思路開闊,文彩飛揚,見解獨到,富有個性特點。
三、講評修改
葉圣陶在作文教學中就很明確地提出,“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敝卦谂囵B(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去決定,他認為“改”的優(yōu)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人。我在作文教學中,對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往往也采用一稿多改的方法,讓學生在改的過程中,準確把握文體的特點,這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得更快些。同時,注重組織和引導學生提高自我評估能力,品評鑒賞能力。郭思樂教授也說過“學生是教育對象,更是教育資源”,而我們老師則是挖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潛能的過程,也正是這樣的過程,把老師們從堆積如山的作文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為我們“減負”,從而凸顯“學大于教”的原則。
古人云:“教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比~圣陶也曾說過“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勵,多指出優(yōu)點”。有研究表明: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態(tài)度積極,則學生的能力可以發(fā)揮80%~90%。因此,對學生作文的評講要正面激勵,讓學生對以后的寫作充滿信心,懷有熱情。即使對一些文不對題的文章,在指出他們的不足的同時,也要盡量地找出表現(xiàn)他們智慧的一詞一句,加以鼓勵。我深信,教師批改時一句鼓勵的話,同學們交流時贊賞的眼神、熱烈的掌聲,都可能成為激勵他們努力提高寫作能力的動力源泉。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除了老師的引導,學生還必須要做到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只有多看,多聽,多讀,多寫,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歷,勤于練筆才能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和語言運用的技巧。這樣,學生作起文來就不再是苦差,而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了。當然,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方式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以上是我們從教多年的一些積累和體驗,供大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