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孩子們的游戲活動,應(yīng)以幼兒為本的理念,讓孩子們在游戲活動中真正享受自由,享受尊重,享受平等,讓游戲活動真正成為孩子們快樂成長的天空。
案例1 孩子雖小,但他們也是有自主性要求的
一次玩球活動,我說:“小朋友,今天我們來拍球?!毙∨笥崖犃宋业脑捀髯耘钠鹆饲?,不一會兒,文文對我說:“老師,徐文梁不聽話,他不拍球卻要用繩子拉小車?!蔽乙豢?,徐文梁正和另一個小朋友十分高興地玩拉“小車”呢!我走過去,徐文梁立刻笑逐顏開地對我說:“老師,老師,快上我們的小洋車!”我被他們愉快的情緒深深的感染了,我上了他們的“小洋車”,坐“車”的路上我們經(jīng)歷了“轉(zhuǎn)彎”“上下坡”“鉆山洞”……還真是開心,那種感覺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我下了“車”,發(fā)現(xiàn)場地上沒有一個小朋友在拍球,各自用繩子玩起自己想出來的游戲,而每個人的臉上卻寫滿了笑意。
孩子們?yōu)槭裁床宦犜??這不得不令我深思:開展游戲時選擇什么樣的材料,要怎樣玩,玩多久……這一系列的環(huán)節(jié)通常都是由教師精心安排好的,孩子則只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被動地聽從調(diào)動,而在孩子們的心里,卻只是在完成我們布置的任務(wù),是在為老師游戲,并不覺得是在進行游戲活動。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活動,游戲中幼兒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游戲材料,按照自己的方式與游戲材料發(fā)生作用,并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知識、能力、情感的發(fā)展。在幼兒進行游戲時,老師可以觀察他們對什么樣的游戲主題感興趣,孩子通常和誰一起玩等。教師根據(jù)自己的細心觀察和了解,鼓勵孩子們自由地去選擇自己需要和感興趣的游戲,從而獲得自由選擇的快樂。
孩子們雖小,但他們也是有自主性要求的,可以選擇玩自己喜歡的游戲了。他們選擇的游戲,可能在你看來是一些無太多樂趣的游戲,也可能是一些已經(jīng)玩了又玩的游戲,但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nèi)齻€一群五個一伙聚在一起玩得十分開心。因為這是他們自己選擇的游戲,他們才會想方設(shè)法地玩,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傾注進去,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由于幼兒受年齡、性別、興趣愛好不同的限制,其喜歡的游戲也各不相同。如男孩子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彈珠”“夾彈子”等游戲,特別是“打片片”的游戲,幾張圓片片,印上卡通圖案,三五成群一玩就是個把小時,百玩不厭。女孩子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荷花幾月開”“小魚游”等游戲,因為這些游戲可以邊說兒歌邊玩,玩法上從易到難,提高了玩的興趣。同時,邊說邊玩則可以鍛煉幼兒的動作靈活性和節(jié)奏感,玩得快樂。因此,孩子在選擇游戲時,教師應(yīng)該尊重孩子,給予堅持,區(qū)別對待,對他們的選擇不要加以干涉,讓自由選擇游戲成為孩子的權(quán)利,使他們可以隨個人的喜好和能力選擇自己想玩的游戲。這樣,孩子們才能在游戲中發(fā)揮更多的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有利于他們保持心情舒暢,有于助他們健康性格的建立。
案例2 孩子還小,需要教師的引導(dǎo)、鼓勵和支持
一天早晨,葉子小朋友來到教室后,選擇了手工區(qū)活動,坐下后她拿了一張彩色紙折疊了幾下,變成了小手槍,并“耍弄”起小手槍,玩了一會兒拿起剪刀剪了起來。不一會兒,我卻發(fā)現(xiàn)她眼淚汪汪站在那兒,因為她想剪一個圓圓的窗花,結(jié)果卻剪成了兩瓣。我看她失望的樣子,為了激勵她,我說:“是呀,要是沒剪破是多么漂亮的一個窗花呀,不過你把兩瓣折一下在邊上剪掉上點,再打開看看是什么樣的?!比~子聽了我的話,開始動起手來,不一會兒,她高興地喊起來:“老師,你看變成了兩個漂亮的小扇子?!彼€送了一個給我說:“我們一起扇扇子玩吧”。我真的和她一起“瘋”玩起扇子來,孩子的臉上顯得很滿足。
幼兒喜歡獨自游戲,自由結(jié)伴游戲,他們不需要也不愿意成人的過分干預(yù)。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對幼兒的游戲可以不聞不問,畢竟幼兒年齡小,有時需要老師的扶持,教師參與游戲?qū)τ變菏且环N堅持和鼓勵。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師要變成孩子,與孩子共享歡樂?!碑?dāng)教師投入到幼兒的游戲活動中,往往更能夠吸引幼兒,玩得更有興致。幼兒年齡小,能力弱,游戲的玩法技能相對比較缺乏,教師的參與往往使游戲有更多的變化和情節(jié)的深化。然而,前提是教師此時是作為幼兒的游戲伙伴,是以平等的身份與幼兒共同游戲,共享快樂。就如陶行知先生說的:教師的童心、游戲心會使幼兒感受到一種鼓勵和支持,使幼兒感受到成功,從而充滿信心,為以后的自主游戲產(chǎn)生源源不絕的動力。教師要“變成幼兒”,與幼兒共享歡樂。教師的童心、游戲心會使幼兒倍感親切、自然、融洽,從而營造出寬松和諧的游戲氛圍。
由于孩子年齡小,個性有差異,有的孩子能從游戲中獲得足夠的動機和樂趣,有的孩子則看到別的小朋友怎么玩,他們也就跟著玩,沒表現(xiàn)出什么獨創(chuàng)性,這些孩子需要教師的引導(dǎo)、鼓勵和支持。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氣質(zhì)和性格特點,承認他們的個性,并讓其個性得到充分的發(fā)展,那么,孩子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就能得到更好的發(fā)揮。他們有時雖然發(fā)現(xiàn)了問題,卻因能力有限無法自己獨立解決而放棄了探索,這時最需要教師給予指導(dǎo)和幫助。教師的適時介入不僅給他們帶來了成功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他們獨立探索的能力,這對他們的終身發(fā)展都是有利的。
總之,游戲是孩子們的游戲,應(yīng)該讓他們自己做主,讓他們自導(dǎo)自演,教師參與其中,玩在其中,成為孩子們的玩伴,讓孩子們真正享受自由,享受尊重,享受平等,使游戲活動真正成為孩子們快樂成長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