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與學的質量與素質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教學質量的提高是素質教育得以實現的保證,素質教育的滲透又會激活學科的教學。語文學科在眾學科中是最基礎的,在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其他各種素質上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中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為課堂的主人,立足于學生,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從而實現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的共同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下面,我就如何在中職語文教育推進素質教育略談一二。
一、當前中職學校語文課堂教學中素質教育的現狀
語文是中職教育的基礎學科,對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是其他學科無法可比的。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再來看中職語文教學,卻很是讓人擔心。在職業(yè)院校,把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放在了首要位置,學校和學生只看重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對文化課持冷漠、可學可不學的態(tài)度,文化課就這樣被無情地拋棄掉。外加教師依然不能擺脫自己是課堂的主導者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提升。除此之外,教師對素質教育的認識程度也急需提高,不少教師只注重專業(yè)知識的講解,不能將素質教育完全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缺乏駕駛知識和掌握課堂的能力,不能夠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和素質教育的結合教學,正是因為這些錯誤的認識和做法,使得中職語文教學的地位幾乎消失殆盡,更別提在語文課中進行素質教育了。
二、將素質教育貫穿于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方法
1. 轉變教學思想,樹立語文課教學的素質觀
教學思想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教學思維活動的具體體現,是教學活動的主宰,轉變教學思想的重點在于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人地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必須和諧,要遵循教師善教——即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學生樂學——即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學生愿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即傳授知識與接受學習并重的原則。語文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全體學生的道德文化水平、科學文化水平和個性心理等方面的素質,使學生人人得以展其才、盡其能。首先,教學方式要靈活多樣,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其中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一言堂”局面,讓學生腦、口、手協同運動起來。中職生在課堂上不愛動腦筋思考問題,不愛發(fā)言,對于教師所講的知識是左耳聽右耳冒,這種情況主要是學生沒能真正有興趣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教師可采用小組間互動學習的方式,對于問題雙方提出不同的意見進行質疑,在質疑中引導學生從“知其然”,再到“知其所以然”;在質疑中啟發(fā)學生從“浮光掠影”的淺層理解進入到“靜影沉璧”的深層破譯里。教師根據不同的專業(yè),對學生進行朗讀、表演、背誦等方面的訓練,加強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教學內容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中職校培養(yǎng)的是應用型人才,課堂教學也要突出實用性。試想,如果求職的學生字跡潦草、錯字連篇,根本不會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所以,教師要注重對這方面知識的講解,培養(yǎng)學生精益求精,表意準確的心理素質。
2. 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審美素質
中職語文教材中的作品不乏優(yōu)美典范之作,優(yōu)美動人的描寫、精警的哲理語句、曲折動人的故事、巧妙的比喻,都富有美學價值,不僅以情感人,而且以理服人,這些作品都體現著作者獨特的審美視角和藝術品格,凝聚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它們是作者通過對生活與自然的美進行一番獨到的體會和深刻的加工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學生能夠從中發(fā)現自己忽略或沒有發(fā)現到的美的事物,這無疑培養(yǎng)了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對提高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提供了動力和源泉。語文學科的教學與學生的審美素質培養(yǎng)是天然結合的,是別的學科所無法替代的。如寫景的文章所呈現出來的自然美景,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心靈,還可激發(fā)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心理。如果僅僅依賴于課堂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質是不夠的,要做到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改教室的“小課堂”為社會的“大課堂”,才能真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在現實社會中接觸到的美的素質才會真正走進學生心里。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符合青少年心理特征的,輕松、愉快的課外活動氛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課外活動把課堂的教學內容完美地詮釋出來,是學生愿意接受的學習方式。教材中的美是無窮無盡的,關鍵要看教師是否善于去挖掘,是否能與課外美完美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時,把課內學到的知識、技能在課外得到應用和鞏固。既對所學知識加深了理解,又拓寬了“課外”陣地,使“課內”與“課外”融為一個整體,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
總之,新課改要求由“應試教育”要向“素質教育”轉變,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因此,語文教師要利用語文學科在學生素質教育上的優(yōu)勢,關注課堂,感悟人生,走進學生,課內與課外完美結合,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從而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