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主張以人為本,倡導生命化教育?!皠討B(tài)生成”就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葉瀾教授指出:“生成性教學就是指課堂中不能機械地按原先確定的一種思路教學,而應根據(jù)學生學習的情況,由教師靈活地調(diào)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計劃的教學流程,使課堂處在動態(tài)和不斷生成的過程中,以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那教師該如何構(gòu)建動態(tài)生成的語文課堂呢?
一、精心預設,促使精彩生成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鳖A設是一項極為復雜的智力活動,需要教師對課堂方方面面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的預見與應對準備。沒有高質(zhì)量的預設,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
如,對《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教學進行預設時,就應重點考慮這幾個問題:一是抗日戰(zhàn)爭知識,學生知多少;二是學生對書中哪些地方會提出質(zhì)疑;三是課堂上哪些活動需要學生獨立完成,哪些活動需要小組合作。
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有可能收獲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二、關(guān)注對話,彰顯動態(tài)生成
對話是新課改教學方式轉(zhuǎn)變的重要標志之一。對話既可以是師生間的,也可以是學生間的。教師要通過課堂對話,啟迪學生的心靈和智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牢牢建立在師生民主平等、智慧對話的基礎上,構(gòu)建一種和諧、互動、生成的課堂教學,使教學過程成為一個智慧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如《螞蟻和蟈蟈》的教學接近尾聲,屏幕上打出一組量詞練習:
一( )螞蟻 一( )甲蟲
孩子們小手如林,應答如流。
“一(位)螞蟻,一(名)甲蟲?!痹跇藴蚀鸢讣磳⒈绘i定的剎那,6歲的小男孩發(fā)出了不同的聲音。
聞聽此言,孩子們哄堂大笑。
“噓——”年輕的董老師伸出食指示意,教室里安靜了下來。
“好孩子!能說說理由嗎?”董老師眼含笑,嘴含情,輕撫小男孩的頭。
小男孩滿懷自信地說:“熊先生,狼外婆,動畫片里都是這樣說的?!?/p>
“沒錯!”董老師帶頭鼓掌,“詩人也是這么說的?!?/p>
接著,董老師神采飛揚地背了一首非常有趣的詩。它是香港詩人西西寫的,名字叫《可不可以說》:
“可不可以說
一枚白菜 一塊雞蛋 一只蔥
——可不可以說
一朵雨 一束雪花 一瓶銀河
——可不可以說
一頭訓導主任 一匹將軍 一尾皇帝?”
“孩子們,你們說可不可以?”
孩子們聽了,又是大笑。那笑猶如一朵朵燦爛的花,開在每一張臉上,開到每一個人的心里。
三、適時調(diào)控,升華動態(tài)生成
布盧姆說過:“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shù)了?!痹趲熒拥慕虒W情境中,教師必須對學生一系列的表現(xiàn)作出及時反應。如,遇突如其來的提問,遇到與眾不同的答案,遇到錯誤的認知等,教師應具備一雙“慧眼”,及時捕捉有價值的信息,并予以放大,使其成為寶貴的動態(tài)生成資源。
如,學習了《狐貍和烏鴉》最后一段,教師用幻燈出示:一只烏鴉寂寞地站在一棵樹上。然后,請學生們仔細觀察這只烏鴉的神態(tài),想一想:看著狐貍叼起肉進洞,烏鴉心里會想些什么。有的學生說:“烏鴉很傷心,心想:唉,都怪我愛聽好話,才會上當?!币灿械膶W生說:“烏鴉真后悔。他想:要是我不那么愛聽好話,孩子們這時就有肉吃了。”老師正想總結(jié),一個男生忽地站起來,說:“烏鴉心想:嘿!我長這么大,從來沒有聽誰夸我羽毛漂亮、嗓子好,今天總算聽到了。不就是一塊肉嗎?孩子別急,我再給你們找去。”頓時,全班哄堂大笑。教師見狀,面帶微笑,輕輕地摸著那男生的頭,說:“你與眾不同的見解真是讓人耳目一新?,F(xiàn)在,我們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只烏鴉說這番話的原因,好嗎?”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兩人靠在一起竊竊私語,有的四人圍在一起輕聲討論,教師也和那男生親切交談。最后,經(jīng)過大家的討論得出這樣的認識:一是這只烏鴉不知悔改,不可?。欢沁@只烏鴉心理素質(zhì)較強,在困難、失敗面前抱有樂觀的態(tài)度,值得我們學習。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無意間的一句話可以成就一個天才,也可以毀滅一個天才?!币虼?,我們要捕捉課堂上的一些意外,采取恰當?shù)拇胧?,使其朝著有利于課堂生成的方向發(fā)展,這樣就可能會收獲意外的驚喜。
葉瀾教授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因此,追求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是實施以創(chuàng)新教育為核心的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是學生成長、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教師自我價值得以實現(xiàn)的需要,是教育永恒的、真正的價值追求。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把握生成,把握精彩,讓我們的課堂教學充滿激情、智慧的火花,充滿生命的氣息與情趣。
(責編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