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廣東深圳市橫崗人民醫(yī)院麻醉科,廣東深圳 518115
寒戰(zhàn)是麻醉蘇醒期常見并發(fā)癥,給患者帶來不適,影響患者預后。右美托咪啶為新型α2 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具有獨特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抗應激、抗寒戰(zhàn)等作用而無呼吸抑制,易喚醒的特點,在臨床上日益受到重視。右美托咪啶因其良好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效果,可明顯減少丙泊酚及阿片類藥物的用量,從而改善麻醉后的復蘇,減少術后躁動、寒戰(zhàn)、惡心嘔吐的發(fā)生[1]。該研究旨在觀察右美托咪啶輔助改善肺癌根治術麻醉后寒戰(zhàn)的臨床效果,以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間的68例接受肺癌根治手機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選擇在該院接受肺癌根治術手術治療的6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齡51~68歲,體重47~78 kg,ASA 分級為Ⅰ級和Ⅱ級。有以下情況者不記入觀察對象:過敏體質;精神異常不能合作者;嚴重腎或肝臟疾病者;有心動過緩和緩慢性心律失常者;有長期使用血管活性藥,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史者;有神經-肌肉系統(tǒng)疾病史者。入選的患者均自愿參加該研究,且與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68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右美托咪啶)和對照組(生理鹽水),每組各34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及ASA分級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患者入室后常規(guī)監(jiān)測,開放靜脈通道。所有患者均采用靜吸復合全麻,依次給予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2~4 μg /kg,丙泊酚1~2 mg/kg,順式阿曲庫銨0.2 mg/kg,行快速靜脈誘導,氣管插管后機械通氣。對研究組患者在氣管插管之后給予右美托咪啶(國藥準字H20090251)負荷量0.5 μg/(kg·h)靜脈輸注,10 min泵完,以0.3 μg/(kg·h)靜脈維持,手術結束前1 h 停止用藥;對照組組給予生理鹽水泵注速度與方法同研究組。麻醉維持:吸入七氟醚0.6~1.0 MAC,靜脈持續(xù)泵注丙泊酚3~5 μg/(kg·h)、瑞芬太尼0.1~0.3 μg/(kg·h),間斷靜注順式阿曲庫銨0.1 mg/kg,術畢前45 min 不再追加肌松藥。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當心率﹤60次/min時,給予阿托品0.3 mg 靜注。術中維持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壓30~40 mmHg、BIS40-60。術畢拔除氣管導管后送麻醉恢復室觀察。對手術后1 h 內的寒戰(zhàn)情況進行記錄分析。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和術中情況各項指標對比
①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術中七氟醚用量、術中輸液量、術中使用阿托品和寒戰(zhàn)出現后曲馬多的補救性使用情況。②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 h 內寒戰(zhàn)的發(fā)生情況,寒戰(zhàn)的評價標準:0級為手術后沒有寒戰(zhàn),1級為面部或頸部輕微肌顫,2級為全身或者一個部位一組肌肉偶有肌顫但是全身沒有發(fā)生肌顫,3級為全身的任何一組肌群均發(fā)生肌顫。寒戰(zhàn)≥3級定義為寒戰(zhàn)發(fā)生,如寒戰(zhàn)發(fā)生追加曲馬多1 mg/kg。
采用SPSS17.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該研究數據的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進行t 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
由表1可知兩組患者的各一般資料、手術時間、術中輸液量及拔管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研究組的七氟醚用量和曲馬多使用率均較對照組明顯下降,而阿托品使用率則明顯上升,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或t=3.02、12.35、13.47,P<0.05)。
由表2可知研究組患者的術后寒戰(zhàn)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23,P<0.05)。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寒戰(zhàn)程度比較[n(%)]
麻醉后寒戰(zhàn)(Postoperative shivering,PAS)發(fā)生率通常在5%~65%,是臨床麻醉的常見并發(fā)癥,是指病人在蘇醒期骨骼肌不能自主的收縮,會對清醒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產生不良影響[2]。目前PAS 的發(fā)生機制尚不清楚,全麻患者寒戰(zhàn)多發(fā)生在蘇醒期,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全麻藥抑制了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PO/AH),干擾了中樞性體溫調節(jié),使代謝率降低,產熱減少;加之多數麻藥有血管擴張作用,致散熱增加[3]。PAS 的易患因素包括低溫、心理因素、年齡、術中大量輸血輸液、應用揮發(fā)性麻醉劑等。嚴重的寒戰(zhàn)反應可增加機體氧耗,加重心肺負擔;增加眼內壓、顱內壓;加重術后切口疼痛;影響麻醉監(jiān)測效果;Kurz 等認為,導致寒戰(zhàn)的術后低體溫可增加術后切口感染率[4]。因此防止PAS 的發(fā)生是全麻術后管理的重要一環(huán)。
在臨床中阿片類藥物(哌替啶等)、中樞興奮藥(多莎普倫等)、α2 受體激動劑(可樂定等)、曲馬多等多種藥物均可治療寒戰(zhàn),但同時可能帶來不良反應。右美托咪啶為一種新型高選擇性α2 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能作用于腦和脊髓的α2 腎上腺素能受體,抑制神經元放電,產生劑量依賴性鎮(zhèn)靜、鎮(zhèn)痛,抑制交感活性作用,但無呼吸抑制、易喚醒。與可樂定相比,具有更強的鎮(zhèn)靜、鎮(zhèn)痛及抗焦慮效應。其α2 受體的選擇性為α2∶α1 為1620∶1,而可樂定α2∶α1 為220∶1,分布半衰期為5 min,消除半衰期為2 h,可樂定為6~8 h,效價比可樂定高3倍。右美托咪啶能夠降低降低手術反應引起的神經內分泌反應,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并通過抑制大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降低寒戰(zhàn)閾值,在脊髓水平抑制體溫傳入信息,從而防止寒戰(zhàn)發(fā)生[5]。該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七氟醚用量和曲馬多使用率均較對照組明顯下降,阿托品使用率則明顯上升。研究組患者的術后寒戰(zhàn)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右美托咪啶在預防全麻術后寒戰(zhàn)有良好效果。有相關研究表明,手術結束前靜脈注射右美托咪啶可降低腹部或矯形外科手術患者麻醉后寒戰(zhàn)的發(fā)生率[6]。該研究結果與之相符,不同的是該研究對象為肺癌根治術患者,患者均年齡偏大,開胸手術創(chuàng)傷大,手術時間長。因肺癌根治術的特殊性,為了減少竇性心動過緩的不良反應和降低對術后蘇醒和拔管時間影響,該研究將右美托咪啶的維持量設定為0.3 μg/(kg·h)。該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七氟醚用量較對照組明顯下降,表明應用右美托咪啶可以減少吸入麻醉劑的用量。另一項對擇期手術老年病人的研究表明[7],右美托咪啶可減少七氟醚用量17%。右美托咪啶能夠抑制去甲狀腺素釋放,抑制交感神經的活性,減少全麻藥用量[8]。
綜上所述,在肺癌根治術中輔助使用右美托咪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麻醉后寒戰(zhàn)的發(fā)生率,為防治全麻術后寒戰(zhàn)提供一種新的藥物選擇。
[1]張燕,鄭利民.右美托咪啶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進展[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07,28(6):544-547.
[2]鄧戀,胡祖榮,黎昆偉,等.右美托咪啶防治剖宮產麻醉后寒戰(zhàn)的臨床觀察[J].現代醫(yī)院,2011,11(12):24-26.
[3]熊君宇,王俊科,滕寶潤,等.變溫水毯預防顱腦外科病人麻醉恢復期寒戰(zhàn)的臨床觀察[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2,22(4):239.
[4]Kurz A,Sessler DI,Lemhardt R,et al.Perioperative normothermia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urgical-wound infection and shorten hospitalization[J].New Engl J Med,1996,334(19):1209-1215.
[5]PHAN H,NAHATA MC.Clinical uses of dexmedetomidine in pediatric patients[J].Paediatr Drugs,2008,10(1):49-69.
[6]陳忠華,蔣宗明,陳念平,等.右美托咪啶輔助麻醉下肺癌根治術病人麻醉后寒戰(zhàn)的發(fā)生[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1,31(10):1217-1219.
[7]Fragen RJ,Fitzgerald PC.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on the 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of sevoflurane in adults age 55 to 70 years[J].J Clin Anesth,1999(11):466-470.
[8]蔡誠毅,馬武華,王勇,等.右美托咪定預防椎管內麻醉后寒戰(zhàn)[J].廣東醫(yī)學,2012,33(4):54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