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梅
河南焦作市中醫(yī)院檢驗科,河南焦作 454002
近些年來, 冠心病的發(fā)病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與生活方式的改變而逐年上漲,死亡率也已居第一位[1]。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謝的中間產物,血清中存在氧化性、還原型2 種形式。 相關研究表明,心腦血管及周圍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疾病與血清Hcy 水平升高有關[2]。 國外研究已證實,Hcy 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為了探討血清Hcy 水平與冠心病的關系,筆者觀察了本院2011年2—9月就診的110 例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cy,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心內科就診的110 例冠心病患者分入觀察組,男性68 例,女性患者42 例,年齡52~89 歲,平均年齡為(75.2±6.3)歲。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另外再選取該院正常體檢者110 例為對照組,其中男性66 例,女性44 例,年齡為54~87歲,平均年齡(76.4±5.9)歲,均無心血管、腎、消化系統、糖尿病及營養(yǎng)不良性疾病。
血清Hcy 水平檢測: 所有參與本試驗的檢驗者必須空腹抽全血3 mL, 在1 h 內進行3 000 r/min 離心分離血清15 min,置于-20 ℃保存待檢。 儀器為羅氏P8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 標準液, 采用酶轉換法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進行檢驗,線性控制范圍在1~40 μmol/L。采用酶法檢測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三酰甘油 (TG), 儀器為羅氏P8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標準液,每次質控均采取高度兩個濃度的質控品。
采用SPSS13.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進行t 檢驗。
由表1 可見,觀察組患者50~60 歲及>60 歲的血清Hcy 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的兩個年齡段的男性血清Hcy 水平明顯高于女性患者,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不同年齡的血清Hcy 水平比較(±s,μmol/L)
表1 兩組患者不同年齡的血清Hcy 水平比較(±s,μmol/L)
指標觀察組觀察組 對照組男性(n=68)女性(n=42)男性(n=66) 女性(n=44)50~60 歲Hcy>60 歲Hcy 17.14±5.77 19.82±10.29 13.76±5.25 15.33±8.56 10.22±2.51 12.11±3.42 8.48±2.38 9.74±2.60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Hcy 與TG、TC、LDL-C、HDL-C 間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流行病學調查與臨床試驗研究的不斷深入,高血清Hcy血癥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逐漸受到人們的注重[3]。 Hcy 屬于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謝過程中的中間產物。 亞甲基四氫葉酸還原酶是重甲基化回轉生成蛋氨酸的關鍵,其中鈷胺素、葉酸是重甲基化途徑形成蛋氨酸時的輔基;鈷胺素是由胱硫酶-β-合成酶為關鍵酶催化生成半胱氨酸過程的輔基。 以上兩個代謝平衡是血清Hcy 水平的決定性因素。多項研究證實,血清Hcy 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的致病因素, Hcy 水平降低可有效降低或控制發(fā)生動脈血管疾病的機率[4]。
表2 觀察組不同性別的血清Hcy 水平與血脂的相關性比較
該文觀察組患者50~60 歲及>60 歲的血清Hcy 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cy水平要高于正常人,說明Hcy 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相關,其主要機制可能是Hcy 直接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Hcy 產生氧化應激,造成內皮損傷;Hcy 可促進血小板粘附與聚集,并可促進代謝紊亂時脂質沉積于動脈壁,增加泡沫細胞,使動脈壁糖蛋白分子纖維結構改變,加快斑塊鈣化、LDL-C 氧化。 60 歲以上的患者血清Hcy 水平明顯高于50~60 歲的Hcy 水平, 可能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高,體內葉酸、吡哆醇、鈷胺素等也隨之匱乏,使蛋氨酸代謝活性減弱了,同時老年人往往發(fā)生胱硫酶活性減弱與腎功能減退。 兩組患者的男性血清Hcy 水平均高于相同年齡段女性,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由于性激素影響蛋氨酸代謝、男性骨骼肌較發(fā)達及男性肌酐濃度偏高等因素導致。 觀察組患者的血清Hcy 與TG、TC、LDL-C、HDL-C 間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筆者認為高Hcy 不僅是通過血脂異常而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它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綜上所述,控制血清Hcy 水平可有效預防、治療冠心病,預防發(fā)生Hcy 血癥應補充葉酸、吡哆醇、鈷胺素等與Hcy 代謝有關的藥物。
[1] 邱麗,王旭,姜若松.81 例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檢測結果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0,7(9) :90-91.
[2] 王秀梅.106 例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檢測分析[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 2010,42(4) :93-94.
[3] 張化勇,楊帆,魏經漢,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 2012,4(1):53-55.
[4] 羅國剛,韓建峰,王琳,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關系[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12,9(3):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