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慕翔 禤志平 彭鋼文
1.廣東省中山市古鎮(zhèn)醫(yī)院心內科,廣東中山 528400;2.廣東省中山市古鎮(zhèn)醫(yī)院檢驗科,廣東中山 528400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ACS)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wěn)定甚至破裂以及炎癥加速的過程。ACS患者的預后一直是臨床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尋找一種可靠而敏感的預測炎癥和冠狀動脈粥樣斑塊不穩(wěn)定的指標,從而在ACS發(fā)生的早期對高?;颊卟扇「深A措施,以降低心臟事件的發(fā)生率,已成為心血管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冠狀動脈造影被認為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對冠心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但此項檢查所需儀器要求高、費用昂貴,且有一定的危險性。血清γ-谷氨?;D移酶(gamma glutamyl transferase,GGT)檢測因其低花費、敏感性好、準確性高而常被作為肝功能異常和酗酒的監(jiān)測指標。近年來多項流行病學和病理學研究發(fā)現,GGT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病及病程進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3]。本研究旨在通過檢測ACS患者血清GGT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的相關性,以探討冠心病的發(fā)病機制,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
選擇2011年7月~2013年6月本院心內科經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且排除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膽管系統(tǒng)疾病的21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10例,女性100例;年齡 34~75 歲,平均(58.78±17.54)歲。 冠心病組 117 例,根據患者病情及癥狀另分為3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組35例,不穩(wěn)定心絞痛組42例,穩(wěn)定型心絞痛組40例;冠狀動脈未見明顯病變的非冠心病組93例。
1.2.1 一般資料 詳細記錄所有患者的性別、年齡、職業(yè)、飲食習慣、煙酒嗜好、既往疾病(原發(fā)性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等)、家族性心血管疾病病史、癥狀及體征。常規(guī)行心電圖、血糖、血脂、肝功能、腎功能、心肌酶學等檢查。所有研究對象均通過冠狀動脈造影確定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住院期間詳細記錄心血管事件如心力衰竭、惡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絞痛及猝死等發(fā)生情況。
1.2.2 冠狀動脈造影 使用GE LCVplus型心血管造影機,記錄速度為25幀/s。采用Judkins法依次行左、右冠狀動脈造影,選擇至少2個相互垂直投照位置,造影結果由兩名有經驗的冠狀動脈介入醫(yī)師應用目測法測量病變程度。造影顯示左冠狀動脈主干(LM)、左前降支(LAD,含主要對角支)、回旋支(LCX,含主要鈍緣支)或右冠狀動脈(RCA,含后降支或左室后支)中至少一支血管狹窄程度≥50%為陽性,診斷為冠心?。ü谛牟〗M)<50%為陰性,歸入非冠心病組。
1.2.3 冠狀動脈評分標準 采用Gensini評分系統(tǒng)對冠心病組每支血管病變程度進行定量評定。
1.2.4 血清GGT及其他生化指標水平測定 所有患者入院后3 d內及7~10 d清晨空腹采取靜脈血,通過γ-谷氨酰-3-羧基-4-硝基苯胺法在日立7600-1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測定血清 GGT、空腹血糖(FBG)、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敏肌鈣蛋白I(hs-cTn I),取2次測定的平均值作為患者的GGT水平。
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積距相關分析兩正態(tài)分布變量的相關性,偏相關分析在控制變量后分析兩變量之間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冠心病組糖尿病、高脂血癥患者比例,血清FBG、TC、TG、LDL-C、hs-cTn I、GGT 及 Gensini評分均顯著高于非冠心病組(P<0.05)(表 1)。
表1 冠心病組與非冠心病組心血管危險因素及冠狀動脈嚴重程度的比較
將GGT與Gensini評分進行相關分析,顯示兩者之間呈正相關(r=0.354,P<0.01)。 GGT 與 FBG、TC、TG、LDL-C及 hs-cTn I之間亦呈正相關(P<0.01),r值分別為 0.345、0.356、0.351、0.349、0.345。
冠心病組血清GGT及Gensini評分均顯著高于非冠心病組(P<0.05);急性心肌梗死組血清GGT水平及Gensini評分均顯著高于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組及穩(wěn)定型心絞痛組(P<0.05)(表 2)。
表2 冠心病組與非冠心病組觀測指標的比較(±s)
表2 冠心病組與非冠心病組觀測指標的比較(±s)
與非冠心病組比較,*P<0.05;與急性心肌梗死組比較,#P<0.05
組別 n GGT(U/L) Gensini評分(分)非冠心病組急性心肌梗死組不穩(wěn)定心絞痛組穩(wěn)定型心絞痛組93 35 42 40 18.54±11.32 37.68±24.38*24.13±12.92*#22.56±11.87*#1.20±0.96 1.85±0.29*1.33±0.21*#1.30±0.20*#
研究表明,冠狀動脈病變不僅僅是簡單的脂質沉積疾病,實際上炎癥反應也參與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有報道稱,對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脂肪氧化是至關重要的原因,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氧化[4]。因此,抗氧化劑的使用也變得越來越普遍。谷胱甘肽是機體細胞內主要的抗氧化劑,具有降低脂質過氧化、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減輕動脈硬化斑塊的炎癥反應、穩(wěn)定血小板和保護內皮細胞等功能。這些作用均有抗動脈硬化的效果。此外,谷胱甘肽尚具有減少缺血時所造成的組織損害和再灌注造成的并發(fā)癥的作用[5]。
GGT在谷胱甘肽分解代謝中起重要作用。GGT首先分解谷胱甘肽為半胱胺酰甘氨酸和谷氨酰殘基,前者通過離子依賴途徑產生活性氧,參與LDL的氧化,促進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后者透過胞膜進入細胞內參與谷胱甘肽的重新合成[3]。Paolicchi等[6]利用免疫組化技術觀察到在冠狀動脈斑塊內部存在大量的GGT,且與氧化型LDL分布相同。近年報道的hs-cTn I在判斷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預測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7-8]。本研究顯示,冠心病組患者GGT水平及Gensini評分顯著高于非冠心病組,急性心肌梗死組GGT水平高于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組和穩(wěn)定型心絞痛組,GGT與 FBG、TC、TG、LDL-C、及hs-cTn I等心血管危險因素之間呈正相關,與相關文獻報道一致[1-2,9-10]。
Lee等[11]在3451例Framingham研究參與者中發(fā)現,GGT與體重指數、LDL-C、TG、血糖及血壓水平均呈正相關,通過隨訪發(fā)現968例最終發(fā)展成代謝綜合征,其中高GGT對于形成代謝綜合征的OR值為1.260,95%CI為1.18~1.35。本研究結果顯示,冠心病組合并糖尿病和高脂血癥患者顯著多于非冠心病組,提示GGT可能與代謝性疾病有一定的關聯(lián),且FBG、TC、TG、LDL-C及hs-cTn I水平亦較非冠心病組顯著增高,推測GGT可能通過對糖脂代謝的影響來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疾?。òü跔顒用}病變)發(fā)生的危險。
綜上所述,血清GGT與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相關,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Meisinger C,Doring A,Schneider A,et al.Serum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is a predictor of incident coronary events in apparently healthy men from the general population[J].Atherosclerosis,2006,189(14):297-302.
[2]Lee DH,Silventoinen K,Hu G,et al.Serum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predicts non-fa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fata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28838 middle-aged men and women[J].Eur Heart J, 2006,27(18):2170-2176.
[3]莊興.γ-谷氨酰轉移酶的病理生理基礎和新的臨床應用[J].現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25(2):6-10.
[4]Willerson JT,Ridker PM.Inflammation as a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J].Circulation,2004,109(21,Supp 1):Ⅱ2-Ⅱ10.
[5]Lee DH,Blomhoff R,Jacobs DR Jr.Is serum 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a marker of oxidative stress?[J].Free Radic Res,2004,38(6):535-539.
[6]Paolicchi A,Emdin M,Ghliozeni E.et al.Human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contain gamma-glutamyltranspeptidase enzyme activity[J].Circulation,2004,109(1):1440.
[7]潘柏申.迎接高敏方法檢測心肌鈣蛋白時代的到來[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3(9):805-808.
[8]杜國有,顧向明,黃國強,等.高敏肌鈣蛋白I在不穩(wěn)定心絞痛嚴重程度及預后評估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3(17):2049-2050.
[9]胡軍民.血清γ-谷氨酰轉移酶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關系探討[J].檢驗醫(yī)學,2009,24(4):248-230.
[10]楊小云,袁婭娟,張瑩.探討血清GGT,LDL-C及膽紅素水平與冠心病的關系[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1(11):1310-1311.
[11]Lee DH,Evans JC,Robins SJ,et al.Gamma-glutamyltransferase and metabolic syndrome,cardiovascular disease,and mortality risk: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Ather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7,27(1):12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