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梅華
(江蘇省濱海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區(qū)衛(wèi)生院 224511)
在小兒臨床上,小兒肺炎是一種多發(fā)的、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對患兒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影響[1]。由于患兒的免疫系統(tǒng)不完善及機體抵抗能力差等原因,常發(fā)生并發(fā)癥,特別是小兒肺炎合并盡力衰竭。其臨床特點包括病情變化快、發(fā)病較急等。若治療不及時,可危及到患兒的生命。為了提高治愈率,本文通過對我院2012 年1 月~2013 年1 月收治的26 例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的臨床治療及護理進行總結分析,現將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將我院收治的26 例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全部患兒都符合《兒科學》的診斷標準[2]。當中男14 例,女12 例,年齡在4 個月~6.5 歲之間,年齡 平 均 為(4. 2 ± 1. 4)歲,病 程 為6 ~25 天,平 均 為(21.3 ±5.2)天。全部患兒均出現程度不一的面色蒼白、發(fā)紺明顯、心率加快、鼻翼扇動及呼吸急促等癥狀,較嚴重的患兒出現唇周發(fā)紺、三凹征和點頭式呼吸等癥狀。
2.臨床方法:給予入院治療的患兒半臥位,并進行給氧、抗感染、利尿、通暢呼吸道有、建立靜脈通道(包括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常規(guī)用藥)、強心等搶救措施。采用物理降溫體溫較高的患兒,并進行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等治療病情較危重的患兒。待患兒入院后必須進行常規(guī)檢查,對其的臨床表現及生命體征進行觀察記錄。采用心理護理、基礎護理、飲食護理及用藥護理等綜合護理措施。并根據患兒治療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心功能分級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作評價療效指標進行比較。
3.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2.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配對t檢驗比較,P <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6 例患兒中,9 例顯效,16 例有效,總有效率達96.15%;其中康復出院25 例,死亡為1 例;絕大部分患兒的病情較治療前均得到改善。通過治療后,患兒的心功能分級、LVEF 及SOD 水平均好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心功能分級、LVEF 及SOD 水平對比
對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兒除常規(guī)的治療外還應加強護理干預,效果會更顯著。其護理干預措施如下。
1.加強基礎護理:對患兒的病房定時進行消毒,病室內應保持恒溫,病情較重的患兒對其進行單獨隔離措施。對患兒的病情變化與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觀察記錄,特別是消化、神經、呼吸及循環(huán)等系統(tǒng)的觀察,如發(fā)現異常,應即刻通知醫(yī)生且進行積極的搶救處理。采用吸痰有效措施通暢患兒的呼吸道,對其進行按時的拍背及翻身;進行物理降溫或藥物治療體溫過高的患兒;給予呼吸困難的患兒適量的吸氧,最好用罩式、鼻導管吸氧;對于肺水肺咳粉紅色痰、泡沫樣的患兒,應加合適濃度的酒精入濕化瓶內[3]。
2.用藥護理:可縮短治療時間、保障預后的重要驟便是科學合理的用藥。要準確計算強心劑的用量及濃度,對用藥前后的心率變化及副作用進行記錄;仔細記錄利尿劑24 小時的出入量,并對末梢循環(huán)情況、水與電解質平衡進行觀察,預防水和電解質紊亂;應根據患兒的具體病情擇適合的藥物,對藥物的劑量、輸液濃度、藥物性質、滴速及用法嚴格掌控,從而進行科學合理的用藥。
3.心理護理:由于患兒的機體免疫系統(tǒng)不夠完善、抵抗力不強,故發(fā)病后病情的速度發(fā)展很快,且癥狀較嚴重。發(fā)病會給患兒及其家屬帶來緊張及焦慮等心理,會影響患兒的治療及康復,所以應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家屬陪伴患兒以穩(wěn)定其情緒。此外,還要對患兒及家屬進行有關病情的知識宣教,協助家屬及患兒樹立對抗疾病的信心。進行治療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做到聲音溫和、表情自然、鼓勵患兒勇敢治療疾病,這樣可利于患兒主動積極配合治療。
4.飲食護理:對于嬰兒患者應鼓勵母乳喂養(yǎng),并控制好哺乳的時間,最好在5 分鐘內,而人工喂養(yǎng)的患兒,采用大孔奶嘴,讓奶汁可間斷自行滴下,避免嗆咳的發(fā)生。關于幼兒患者,應根據其的飲食習慣,可選擇其喜愛的半流質、流質、易消化、含鉀量高及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采取少吃多餐的飲食策略,可避免因飽食而導致隔肌上抬從而造成對心功能和肺功能的影響。
1 李秀珍. 小兒肺炎合并盡力衰竭的護理干預[J]. 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6):1530 -1531.
2 劉志剛.38 例小兒肺炎合并盡力衰竭的護理[J]. 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4):153 -154.
3 徐翠玲,楊云,代顯鴿,等.小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護理[J].吉林醫(yī)學,2012,33(7):1526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