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譚艷萍
(石首市婦幼保健院 434400)
本文將對我院自2012 年1 月1 日至2012 年12 月31 日前來就診的37 例陰道分娩產后出血患者給予臨床分析,從而探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相關因素,并采取及時有效的應對措施,最終降低患者產后出血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命安全,現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本文將對我院自2012 年1 月1 日至2012 年12月31 日前來就診的37 例陰道分娩產后出血患者給予臨床分析,即研究組,患者年齡在21 至40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0.67 ±2.54)歲,孕周在37 至41 周之間,平均孕周為(39.24 ±0.86)周,其中初產婦為26 例、經產婦為11 例,陰道出血量在500 毫升至2800 毫升之間,平均出血量為)(1436.25 ±210.08)毫升。
2.方法:對我院自2012 年1 月1 日至2012 年12 月31 日前來就診的37 例陰道分娩產后出血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內容包括患者發(fā)生產后出血原因、產后出血量、產后出血時間、臨床應對措施等,并進行統計學分析,得出結論。
3.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3.0 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對于計量資料用(ˉx±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1、表2。
表1 37 例陰道分娩產后出血患者出血情況分析
由表1 可知,37 例陰道分娩患者發(fā)生產后出血時間大多為產后兩小時以內,所占比例為75.68%,患者產后出血量大多為500至1000 毫升,占患者總數的64.86%。
表2 37 例陰道分娩產后出血患者出血原因分析
由表2 可知,子宮收縮乏力是陰道分娩患者發(fā)生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患者總數的51.35%,此外胎盤因素與軟產道損傷也是引發(fā)陰道分娩患者產后出血的相關因素。
產后出血,即Postpamrtum Haemorrhage,簡稱PPH,是指胎兒分娩完成后24 小時內產婦出血量大于500 毫升的情況,屬于臨床婦產科常見并發(fā)癥之一,也是導致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1]。臨床研究表明,對陰道分娩后產婦進行有效預防措施,并對發(fā)生產后出血患者進行早發(fā)現、早治療,是保障患者生活質量與生命安全的關鍵因素[2]。
1.產后出血相關因素及預防措施分析[3]:①子宮收縮乏力?;颊唧w內胎兒為雙胎、巨大兒、患者發(fā)生重度子癇前期等情況后,胎盤分娩完成后,增多陣發(fā)性出血情況,因此患者體內子宮較為松軟,無清晰輪廓,易出現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此類患者子宮出血量較大且可伴有血塊現象,對患者進行子宮有效按摩,必要時可使用宮縮劑,能夠有效減輕子宮收縮乏力情況,降低產后出血發(fā)生率;②胎盤因素。包括胎盤植入、胎盤滯留、胎盤黏連、副胎盤等,將患者胎盤、胎膜清除干凈后,患者產后出血情況將立即明顯減少;③軟產道損傷。患者發(fā)生陰道分娩后軟產道損傷產后出血,則其活動性陰道出血血液呈現出鮮紅色,部分患者可伴有血塊,若對其進行宮縮檢查效果良好,則應考慮是否出現軟產道損傷,并對損傷部位及出血點進行有效止血。
2.產后出血應對措施①產前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自我檢測能力,孕期定期檢查,對患者發(fā)生的各項并發(fā)癥進行積極治療,患者產前易出現緊張、恐懼、焦慮等負面心理情緒,應對其進行及時的心理干預措施,為患者講解分娩相關知識,指導患者家屬積極配合產婦治療;②若產婦產后發(fā)生出血情況,應及時判斷產后出血發(fā)生原因,并給予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如子宮收縮乏力產后出血患者應及時給予宮縮劑或進行子宮按摩;③若藥物治療無效時,可對患者宮腔內部填塞紗布,并于24 小時后將其取出;④對于無法控制的盆腔出血患者,實施髂內動脈結扎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⑤對患者進行介入治療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完整保留患者子宮的有效治療措施,但其對醫(yī)療水平以及醫(yī)療設備要求均較高;⑥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若上述治療無效,則可進行子宮切除術,是緊急有效的止血措施。
綜上所述,對陰道分娩患者進行產后嚴密監(jiān)控生命體征,做到產后出血早發(fā)現、早治療,對可能發(fā)生產后出血的患者給予臨床重視,從而降低患者產后出血發(fā)生率,提高其產后出血搶救成功率及保障其生命安全。
1 陳拉妮,黃春容,譚惠民,等.6124 例產后出血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2010,20(9):1118 -1120.
2 高云荷.產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8,19(5):258.
3 萬日明.240 例產后出血相關因素分析[J]. 廣東醫(yī)學,2011,25(5):557 -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