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亞琴
(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搬經(jīng)醫(yī)院 226561)
宮頸炎是婦科病中常見的一種,該病多發(fā)于生育年齡的婦女,其臨床表現(xiàn)為白帶增多并呈膿性,出血異常(包括有性交后出血或經(jīng)間期出血等),下腹部不適及腰酸常常發(fā)生[1]。如治療不及時,或可引起不孕或其他器官炎癥的發(fā)生;與普通人群相比,宮頸炎患者患宮頸癌的機率高出近10 倍,所以應重視宮頸炎對婦女造成的傷害。宮頸炎治療的方法主要有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及物理治療。近年來,一門微創(chuàng)技術利普刀的出現(xiàn),其優(yōu)勢與微波治療相比更明顯,慢慢成為治療慢性宮頸炎的主要方式之一。
1.臨床資料:將我院2012 年6 月~2013 年1 月收治的36 例慢性宮頸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全部為已育婦女,均采用利普刀治療。其中年齡最大為51 歲,最小為23 歲,平均年齡為(28.2 ±1.4)歲。12 例重度糜爛,15 例中度糜爛,9 例輕度糜爛。均經(jīng)病理檢查或CT 排除宮頸惡性病變。臨床表現(xiàn)多為白帶增多、接觸性出血等。
2.方法:最佳的手術時間為月經(jīng)結束后的3 ~7 天內(nèi)。術前均進行血常規(guī)與凝血功能等常規(guī)檢查,以便排除禁忌證,并在術前的3 天禁止性生活。選擇膀胱截石位,進行局部麻醉或全部麻醉后,采用陰道鏡檢查,待宮頸辨清,再進行絡合碘液消毒,對病灶范圍進一步確定;辨清移行帶,啟動器械電源開關并撥至切割位,應根據(jù)病變范圍的大小,采用適合的環(huán)形電刀及電極,離移行帶外沿3 毫米處進刀,并進行慢慢均勻切割,最好是7 ~10 毫米的切割深度。由糜爛的程度可適當加大切除范圍。對切除的組織標本定位進行標記,并送病理檢查。為防止感染與出血,可適當使用3 ~5 天的抗生素,在術后,禁止沖洗、性生活及盆浴3個月。
3.療效判定:治療效果可分為三種類型,即宮頸糜爛全部消失,宮頸光滑,上皮完全再生為治愈;若糜爛面有所減小,上皮有部分再生為好轉;而手術前后均無變化的,則為無效。
經(jīng)過利普刀手術治療,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轉,其中35例有效,有效率97.2%,33 例治愈,治愈率91.67%。全部患者都一次完成手術,并對患者進行術后的定期隨訪。在四周內(nèi)愈合的患者占大多數(shù)。在術后的3 個月,宮頸光滑32 例,達88.89%的一次治愈率。具體見表1。
表1 利普刀手術療效情況(n,%)
由于子宮頸的外口柱狀上皮很纖柔,所以較易受感染。一旦長期慢性炎癥發(fā)生時,柱狀上皮就會代替子宮頸表面覆蓋的鱗狀上皮。因為柱狀上皮很薄,下面的紅色間質和毛細血管便清晰可見,且有紅色區(qū)出現(xiàn),極可能是糜爛發(fā)生。慢性宮頸炎的特征多為腰骶或下腹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增多等,容易復發(fā),對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不方便。該病雖然對患者的生命健康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危害,但其發(fā)生宮頸癌的概率經(jīng)比常人高達近10 倍,所以對慢性宮頸炎的及時治療、檢查和早期預防應高度重視。
傳統(tǒng)治療慢性宮頸炎的物理療法包括:冷凍、激光與電熨等,利用熱效應的原理[2],要與人體接觸,創(chuàng)傷范圍大,疼痛較嚴重,令患者難以忍受。與傳統(tǒng)的物理療法相比,利普刀技術的優(yōu)勢更為明顯,可大大減少疼痛、出血量減少、術后愈合快、瘢痕減小,在臨床上值得廣泛使用。因為人體組織本身具有阻抗能力,可以吸收經(jīng)由電極尖端產(chǎn)生的高頻電波,并瞬間產(chǎn)生高熱,所以完成宮頸糜爛的處理不需接觸人體。該手術治療可在陰道鏡放大下進行,對大范圍的病變組織能準確切除,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最大程度上減低患者的痛苦,即治即走,不用住院,可減輕患者的經(jīng)濟負擔。術后宮頸表面恢復光滑,不會形成瘢痕,宮頸狹窄也不會發(fā)生,適合有生育要求的婦女。
據(jù)相關資料顯示,傳統(tǒng)的微波、紅外線凝結、激光、冷凍等物理療法,治愈率多為72% ~95%之間[3]。而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利普刀技術治療,治愈率達91.67%,效果更顯著,術后減少患者的痛苦,恢復快,適當與抗生素結合治療,療效效果增強,更有利于創(chuàng)面愈合,在臨床治療上值得廣泛使用。
1 康水花. 利普刀治療慢性宮頸炎的療效分析[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31):171.
2 楊永連,言齊,黃文瑾,等.利普刀治療慢性宮頸炎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2,18(12):101 -102.
3 謝英麗,錢芳,曾德志,等.利普刀治療慢性宮頸炎臨床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26):3311 -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