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海彥,朱 莉,譚貝宇
(湖南省醴陵市中醫(yī)醫(yī)院,湖南 醴陵412200)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疾病,隨著社會進入老齡化,冠心病合并心衰的發(fā)生率、病死率逐年增高,5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相仿[1]。據(jù)國外統(tǒng)計,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約為2%,65歲以上人群可達10%[2]。經(jīng)前期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溫陽利水湯對65歲以上冠心病心衰患者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而且還可以降低患者NT-proBNP的水平。為了進一步探討其作用機理,我們觀察了溫陽利水湯對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的療效及其對SOD及GSH-PX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0-01—2013-11月就診于醴陵市中醫(yī)醫(yī)院的62例冠心病心衰患者,均符合WHO關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3],心功能分級按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分級標準,均為Ⅱ~Ⅳ級。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齡均在65歲以上;病程 (9.5±2.8)年;心功能Ⅱ級7例,Ⅲ級11例,Ⅳ級14例。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均在65歲以上;病程 (8.7±2.5)年;心功能Ⅱ級7例,Ⅲ級10例,Ⅳ級13例。兩組病人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1)。
對照組:根據(jù)病情使用利尿劑、洋地黃、硝普鈉、ACEI、β受體阻滯劑以及其他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措施。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中藥溫陽利水湯,組方如下:熟附片10g(先煎),地龍10g,葶藶子30g,桑白皮20g,茯苓皮30g。按常規(guī)煎藥法,頭煎、二煎藥液混合約150mL,每日分2次溫服。
觀察兩組治療10d前后的臨床表現(xiàn);并于治療前后均抽血測血清SOD和GSH-PX。
顯效:心功能改善2級以上者,癥狀或體征基本緩解;有效:心功能改善1級,癥狀或體征減輕,仍有部分癥狀存在;無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級,癥狀或體征無改善,甚至病情加重[4]。
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t檢驗。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表2 兩組患者SOD變化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
表3 兩組患者GSH-PX變化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GSH-PX變化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
冠心病患者由于長期心肌缺血,進而出現(xiàn)心肌重構,導致心肌舒縮功能減退,最終導致心衰發(fā)生,主要表現(xiàn)為胸悶、呼吸困難、水腫等。近年來研究表明[5],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發(fā)病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能是心衰患者病情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CHF患者組織器官缺血缺氧、低氧血癥、細胞內酸中毒、兒茶酚胺分泌增加以及激活磷脂酶通過花生四烯酸代謝等產(chǎn)生氧自由基 (OFR),后者通過引發(fā)脂質過氧化反應,不斷地生成脂質過氧化物,并由此分解成具有細胞毒性的穩(wěn)定的代謝產(chǎn)物丙二醛。脂質過氧化物可使血管收縮,膜系統(tǒng)破壞和通透性增加,繼而改變血管內皮功能[6]。文獻表明[7],許多中藥具有改善內皮功能的作用。SOD和GSH-PX在機體抗氧化酶系統(tǒng)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旦在抗氧化酶系統(tǒng)中其他某一成員的減弱或減少,整個酶保護系統(tǒng)就會全線崩潰,導致不可逆的細胞損傷[8]。
冠心病心衰屬于中醫(yī)學 “喘證”、“水腫”等范疇,長期觀察發(fā)現(xiàn)[5],65歲以上冠心病心衰患者大部分有陽虛表現(xiàn),陽虛日久,水液輸布障礙,停滯上焦,則出現(xiàn)喘氣胸悶心悸,停滯下焦,則出現(xiàn)水腫。筆者在李可的破格救心湯的基礎上,運用溫陽利水法,治療65歲以上冠心病心衰患者,全方配伍精煉,其中附片中含有強心苷成分,可以搶救心衰和休克患者,有回陽救逆作用又可以清除氧自由基[9-10];地龍有利尿、降壓、抗血栓、擴張支氣管、緩解呼吸困難的作用[11];葶藶子有增加心肌收縮力及利尿平喘作用[12];桑白皮能平喘、利尿從而減輕心臟前負荷[13];茯苓皮中含有茯苓多糖,有利尿作用[14]。諸藥配伍,既可起到溫陽利水平喘,強心利尿擴血管的臨床療效,又可提高SOD和GSH-PX的活性,清除氧自由基,保護血管內皮,從而增加心臟功能。
本研究選擇了62例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其中30例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實驗組32例在此基礎上采用溫陽利水法治療,治療后實驗組臨床癥狀改善率更高 (P<0.01),SOD和GSH-PX的活性提高較對照組更明顯 (P<0.01),說明輔以溫陽利水湯在治療65歲以上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中,除了有更好的療效外,還可以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保護血管內皮功能,從而提高遠期療效。
[1]黃元偉,朱志軍.心力衰竭的臨床評估與治療[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08,20(12):919.
[2]Krum H,Cameron P.Diure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mainstay of therapy or potential hazard[J].J Cardiac Failure,2006,2:15.
[3]陳灝珠.內科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社,1996:136.
[4]吳少楨,吳敏.常見疾病的診斷與療效判定標準[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9:56.
[5]Katz S D,Hrijac I,et a l.Vascular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mortality risk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2005,111(3):310-314.
[6]何友作,李秀華,李春勇,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肱動脈流量介導性舒張功能異常及參麥液的治療作用[J].心臟雜志,2004,16(2):137-139.
[7]王靜,吳時達.中藥對血管內皮的保護作用[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5,13(1):116-118.
[8]遲乃玉,張慶芳,劉長江.SOD的化學特性及其應用[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1999,30(2):171-175.
[9]王世軍,于華蕓,季旭明,等.附子對氧自由基及性激素代謝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05):79-81.
[10]李玲,黃川鋒,馬瑜紅,等.附子與半夏預處理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細胞凋亡及SOD、MDA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3,2013(02):97-100.
[11]胡金林.地龍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J].海峽藥學,2008,20(12):84-86.
[12]謝強,王蕭.強心方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軍醫(yī)雜志,2001,29(3):100-101.
[13]朱自平,張明發(fā),沈雅琴,等.桑白皮的藥理作用[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8,8(51):310-313.
[14]沈思.茯苓皮中三萜的提取、分離純化及其活性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