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春紅
江蘇東臺市婦幼保健院 東臺224200
隨著剖宮產率的上升及高齡孕產婦增多,術前檢查和術中發(fā)現子宮肌瘤者日趨增多,剖宮產時是否同時行肌瘤剔除術爭議較大[1-2]。2009-01—2012-01,我們對26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在行剖宮產的同時實施肌瘤剔除術,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剖宮產術中行子宮肌瘤剔除術26例為觀察組,年齡22~40歲,平均(31.4±4.2)歲,孕周為36~40周+3,平均38周+2。其中單發(fā)肌瘤17例,多發(fā)肌瘤9例;直徑<5 cm瘤16例,占72.59%,直徑≥5 cm肌瘤10例。肌壁間肌瘤8例,漿膜下肌瘤13例,黏膜下肌瘤5例。初產婦9例,經產婦17例。選擇同期常規(guī)剖宮產術26例為對照組。年齡27~38歲,平均(35±3.1)歲。孕周為35~40周+5,平均39周。兩組間年齡、孕周、孕產次和孕齡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手術方式2組產婦均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觀察組:子宮上段前后壁較大肌瘤,采用腹壁正中縱形切口,其他部位的肌瘤采用腹部橫切口。胎兒、胎盤娩出后,黏膜下肌瘤可先在切口兩側頂端各縫兩針,暴露肌瘤。沿蒂部基底部楔形切除,創(chuàng)面用可吸收線間斷縫合徹底止血。余者均縫合子宮切口再另行肌瘤剔除術。首先將子宮提到腹壁切口外,將肌瘤的四周注射縮宮素10~20 U,在子宮峽部打孔并用止血帶對雙側子宮血管進行臨時結扎,促進局部收縮和降低出血量。縫合肌瘤殘腔前,放松止血帶,1次/5~10 min,避免子宮缺血壞死。在瘤體上縱形切口直達瘤核,鈍性分離并將瘤體剝出,對于妊娠包膜間界限不清,必要時行銳性分離,及時止血,直到子宮肌瘤剜出,注意不要損傷肌層。挖除瘤核后,用1號可吸收線間斷縫合瘤腔基底部,注意不留死腔,不得穿透內膜。間斷全層縫合子宮肌層,閉合瘤腔。對于較大(≥5.0 cm)肌瘤,則用1號可吸收線縫合子宮肌層后,再連續(xù)褥式縫合子宮漿肌層。多余部分組織可直接行折疊縫合,以免術后肌纖維的縮復子宮局部愈合不良??p合子宮切口之時多發(fā)性肌瘤根據肌瘤位置、大小,盡量從同一切口內取出多個肌瘤減少出血。松開止血帶,有針眼處滲血,不必反復縫扎,可用止血紗布壓迫止血。術后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縮宮素促子宮收縮與單純剖宮產術相同。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惡露干凈時間和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估計采用容積法和稱重法。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均采用SPSS 1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平均手術時間(53.36±6.2)min,對照組(32.21±5.76)min,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術后肛門排氣,惡露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術后肛門排氣,惡露時間,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比較
有學者[3]認為妊娠期的肌瘤血管豐富,邊界模糊,導致手術中有效止血困難發(fā)生率高,同時分娩后子宮收縮變形可致肌瘤位置轉移而加大手術難度,部分剖宮產后子宮肌瘤存在萎縮變小可能,所以在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應慎重行之。但部分學者[4]指出,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可避免再次手術,減輕患者心理及經濟負擔。剖宮產中,當胎兒娩出后,肌纖維迅速回縮,血管受壓起到止血效果。同時注意手術規(guī)范嚴謹,出血發(fā)生率尚在有效控制范圍。且妊娠期肌纖維彈性顯著增強,其間隙增大,肌瘤暴露充分,易于剔除徹底。如果待妊娠終止后,體內激素水平下降,肌瘤雖體積有所減小,但生育期不會自動消失,不排除繼續(xù)生長和發(fā)展可能。故支持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方法。本組結果顯示,除手術時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外,其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應根據肌瘤大小,數目、位置等病情適當放寬或擴大同時手術的指征和范圍。但應注意:術前對病情做全面科學評估,由經驗豐富的產科醫(yī)生操作,一旦出血難止,可立即行子宮動脈或髂內動脈結扎術,必要時行子宮次全切除術確保產婦安全。術中根據瘤體的所在位置合理選擇子宮切口,盡量避開肌瘤,避免造成大出血和止血困難。并合理應用催產素促進子宮收縮,減少出血量,保持術野清晰,瘤體暴露充分,易于徹底剔除。對于較大、多發(fā)肌瘤,盡可能放在同一個切口(切口不宜過大)剔除,減少對子宮復舊的不良影響和盆腔粘連發(fā)生幾率。對于位置靠近子宮動脈,輸尿管及輸卵管間質部等處側枝循環(huán)血供豐富的體積較大肌瘤,應邊分離邊鉗夾,縫合止血,瘤腔“8字”縫合關閉避免死腔,減少血腫形成及膿腫發(fā)生,術后常規(guī)抗炎治療。對于合并貧血、嚴重妊娠合并癥的產婦,因其手術耐受性差,手術時間長,故實施肌瘤剔除術更需慎重。
[1]劉新民.婦產科手術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882-887.
[2]黃萍,楊孜,李蓉.妊娠合并子宮肌瘤130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5,6(3):165-168.
[3]唐良萏,卞度宏.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處理[J].實用婦產科雜志,1999,15(2):65.
[4]蘇應寬,徐增祥,江森.實用產科學[M].2版.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2004: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