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洪湘
當前,很多一線教師都在抱怨“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管嚴了不是,不管也不是”。其實,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課程評價觀的轉變作為重要樞紐,課程評價改革的成敗將會成為制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成敗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一線教師能從教學評價方面找到突破口,用科學有效的評價來激勵約束學生,不僅能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一、更新觀念,優(yōu)化評價方式
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科學、實效、與時俱進的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新模式”,實現(xiàn)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形式的多樣化。
(1)學生自評。學生自評主要是學生對自己的興趣、學習策略、努力程度和學習效果等評價。學生可以從課堂活動、學習過程、學習態(tài)度、學習策略等方面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
如班級每周四節(jié)英語課,那么我就每周發(fā)給學生一張課堂自我評價表,學生根據自己的表現(xiàn)認真填寫后存放在自己的“成長記錄袋”中。
另外,學生可針對教師的每次測試卷給予評價。我在每次測試卷后都給學生設計一個小專欄“自我評價”,在此學生可用簡短的話語在試卷上寫出自己的感受,同時也可寫出對本次測試的意見,這樣,有利于教師及時得到反饋,對終結性命題做出修改,真正發(fā)揮評價的實效性與促進作用。
(2)小組評價。合作小組成員之間的評價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學習的作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你追我趕的上進心。
(3)教師評價。教師根據學生平時所參與的課堂活動,從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以及學習效果等評價學生,教師除給予學生等級評價外,還可以適當加上激勵性評語或希望等,鼓勵學生奮發(fā)向上。
我根據班里每個同學在不同方面的進步,設計具有個性的喜報,對之進行評價。
學生很受鼓舞,喜報的內容和設計上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思想,更好、更有效地對學生給予評價,激勵學生。評價策略切莫模式化,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創(chuàng)新才能喚起內動力,具有實效性。
(4)家長評價。把傳統(tǒng)的家長簽字轉變成更有意義,更有實效性的評價。
如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從他們的興趣出發(fā),為學生設計了一張課后的家長評價表,改變了以往課后作業(yè)家長簽字的舊形式。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英語教給父母的同時就是“溫故而知新”的過程,家長也無需耽誤很多時間即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起到督促與配合老師工作的作用。
二、不斷探索,提高評價實效性的策略
不斷探索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新模式,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激發(fā)內動力,多元主體參與,評價方法多樣,以學校大力支持、家長配合為保障,評價公正、科學、客觀、與時俱進,具有實效性。
1.關注非學業(yè)性評價
首先在評價方法上,不僅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評價,作業(yè)評價上除了描述性的評語式評價,還開展一些實踐性作業(yè)的展示性評價。其次,課堂上老師們還特別注意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主要包括對學習內容、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情感態(tài)度、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面的評價。英語教師對于學生的不同表現(xiàn)的評價語言一定要有區(qū)別,如“Try again!Good!Good job!Well done! Excellent!Wonderful!……”給學生以激勵。教師還隨時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靈活地引導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使學生對自己、對他人都有一個比較正確的認識。
2.評價要貫穿教學的全過程
評價,作為師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教師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話語,是孩子們的陽光,是課堂生命,極大地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了空間?!癥ou are great!”“You can do it!”等貫穿教學過程的隨機性口頭評價已經成為教師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種表現(xiàn)。小組間的比賽競爭,形式多樣,易于評價。
3.評價要及時,也要適度
評價是否頻率越高越好?心理學研究證明,答案是否定的。根據心理學原理,評價過分強調定期評價、頻率高、次數(shù)多,既費時又效果不佳。因此,發(fā)展性評價一定要適時適度,才更有效。試想如果學生的每次回答都要獎一個“大蘋果”、每一節(jié)課都要評比優(yōu)勝小組,勢必占用過多的時間,而且隨著運用次數(shù)的增多,對學生的誘惑力也越來越小,這樣的評價便不能很好地起到激勵的作用,成為無效評價。
4.教師評價要有科學性、藝術性
教師評價要與時俱進。比如我買了壓花器,凡是有進步的同學,我都在他的書上壓個圖案,孩子們特別喜歡。還有仿照超市,積分換禮。什么事都貴在堅持,堅持久了就逐漸形成了好習慣。評價也要講究藝術性,教育無痕,潤物無聲。
實踐證明,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fā)展;通過評價,使教師獲得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shù)恼{整,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效率;通過評價使學校及時了解課程標準的執(zhí)行情況,改進教學管理,促進英語課程及英語校本課程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的研究與探索還有更廣闊的天地等待我們去開拓與探究。
(作者單位:長春市南關區(qū)南嶺小學)
責編/張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