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梅,張永愛
護理專業(yè)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是培養(yǎng)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型、應用型護理人才的核心。近年來我院在陜西省特色護理專業(yè)和陜西省重點扶持學科的基礎上,獲批護理學科多功能創(chuàng)新研究基地建設和應用型護理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并進行了臨床護理主干課程實踐教學改革,建立了以“突出整體,加強人文,強化實踐”為特色的實踐教學模式,克服了傳統(tǒng)實踐教學模式的不足和缺點,效果良好。現總結如下。
內科護理學涉及范圍廣,內容豐富,知識整體性強,在臨床護理學理論和實踐中具有普遍意義,學好內科護理學是學好臨床專業(yè)課的關鍵[1]。隨著高等教育學校的擴建和病人維權意識的增強,出現了臨床見習不足、見習困難、見習帶教缺乏規(guī)范、教學手段落后等問題,使以臨床見習為主要的傳統(tǒng)實踐教學模式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如何建立能適應新型醫(yī)療形勢的臨床專業(yè)課實踐教學模式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研究重點[2-4]。我院內科護理課程組教師在特色專業(yè)建設和重點學科建設的基礎上,以護理學科多功能創(chuàng)新研究基地建設和應用型護理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實驗區(qū)為平臺,對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探索,加強了校內實訓,以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和缺點,提高內科護理學教學質量。
隨機抽取2008級、2009級三年制護理??聘?0人為教改組,按照新的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對照組為非教改班的2008級、2009級護理??聘?0人,按照傳統(tǒng)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3.1 教學改革的思路 結合我校“立足陜西,面向基層、面向社區(qū)”的辦學定位,以“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重創(chuàng)新”為宗旨,以“突出整體,加強人文,強化實踐”為實踐課程改革的原則,加強實踐教學中知識、能力、素質的綜合培養(yǎng)。
3.2 建立創(chuàng)新型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區(qū)
3.2.1 多功能內科護理模擬病房 多功能內科護理模擬病房是結合醫(yī)院普通病房護理工作需要和臨床教學需要建立的新型實驗室,實驗室配備先進的多功能病床、多媒體電腦投影設備、錄像設備、高級護理模擬人、高級教學模型、護理操作臺,在實驗室學生們可以進行多媒體示教、教師示教、病例討論、角色扮演、操作訓練多種實踐活動。
3.2.2 多功能監(jiān)護模擬病房 多功能監(jiān)護模擬病房是結合醫(yī)院ICU護理工作需要和臨床教學需要建立的新型實驗室,實驗室按照醫(yī)院ICU病房設計,配備先進的多功能病床、SimMan護理模擬人、心電監(jiān)護設備、呼吸機、除顫儀、急救車、吸痰器、護理操作臺等,教師可以通過先進的SimMan計算機系統(tǒng)完成危重病例設計,學生可以按照護理程序配合醫(yī)生進行急救和護理。
3.2.3 模擬實訓中心 模擬實訓中心配備高級心、肺、腹模擬人和計算機設備,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模擬人和計算機可以準確評估病人的異常體征如啰音、雜音、Murphy征等。
3.2.4 社區(qū)護理實驗室 建立了以社區(qū)為中心的健康教育實驗室、心理護理實驗室、康復護理實驗室、家庭護理實驗室,讓學生結合內科護理學和社區(qū)護理學知識,開展綜合設計性試驗,模擬完成進行內科常見慢性病的社區(qū)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詢,為社區(qū)護理工作打好基礎。
3.3 教學改革內容
3.3.1 編寫整體護理特色的情景教學病例 課題組成員以必需、足夠、實用為原則,以突出護理、簡化醫(yī)療為特色,以護理程序為框架,編寫了《內科護理學整體護理情景教學病例》,作為同學實踐教學的基本資料。根據臨床護理工作需要和疾病特點設計了各種常見內科疾病護理的臨床情景,如急診科臨床情景、入院接診臨床情景、住院病房臨床情景、ICU病房臨床情景、單獨值班臨床情景、護理查房情景、出院臨床情景,這些病例都是根據真實病例設計,可以在創(chuàng)新型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區(qū)內完成。
3.3.2 教學方法改革
3.3.2.1 角色互換法 鼓勵學生走上講臺,結合整體護理病歷中提出的問題向其他學生講解自己的看法,通過提問和討論的方式總結整體護理實施方案。針對內科護理學中的健康指導,讓學生結合社區(qū)護理學知識開展模擬社區(qū)健康講座和健康咨詢,
3.3.2.2 角色扮演法 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重點內科整體護理病案,要求學生自由選擇并組合成3人以上的護理單元即病人、家屬、主管醫(yī)生、主管護士、輔助護士、護士長等,學生組長組織完成角色扮演計劃,進行角色分配,用物準備,模擬表演病人接診、住院、出院、護理查房等情景,教師和學生共同評價結果。
3.3.2.3 仿真訓練 SimMan高級綜合訓練模擬人是一個多功能的全身病人仿真裝置,其生理構造及臨床反應與真人相似。教師根據病情編輯軟件提供模擬情境,真實地呈現出急、重癥病人的生理變化,由學生進行評估,以小組為單位按照護理程序完成護理,模型可以與師生產生互動,由老師控制讓SimMan綜合模擬人與學生進行人機對話,通過對計算機的操作就像對真正的病人診療護理一樣[5]。
3.4 評價 以內科護理考試成績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4次命題試卷實行了考教分離,試卷難度P值分別為0.64,0.78,0.67,0.79,其中病例實踐題不低于40%,試卷的評判根據提前制定的評卷標準和標準答案,按照流水方式進行閱卷,考試成績具有可比性。
表1 教改組與對照組學生內科護理考試成績比較(±s)
表1 教改組與對照組學生內科護理考試成績比較(±s)
組別 2009年期末考試2010年期末考試2010年畢業(yè)考試2011年畢業(yè)考試人數 成績(分) 人數 成績(分) 人數 成績(分) 人數 成績(分)教改組 50 76.9±6.1 50 83.6±3.5 50 79.6±6.8 50 81.8±4.3對照組 50 71.8±5.8 50 79.1±3.1 50 73.8±4.4 50 75.1±5.2 t值 5.517 5.583 6.845 6.917 P<0.05 <0.05 <0.05 <0.05
內科護理學作為護理專業(yè)學生的核心課程,在護理專業(yè)建設和改革中具有重要意義。由于內科護理學的復雜性,實踐教學對于保證教學質量尤為重要[6],通過精心設計的內科護理實踐教學能更好地幫助護理專業(yè)學生將課堂上所學到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內科臨床護理實踐中,使之獲得應有的專業(yè)技能、態(tài)度和行為,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我院建立的創(chuàng)新型內科護理學模擬實訓中心已達到省內先進水平,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疾病特點精心設計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內容涉及健康評估、基礎護理學、社區(qū)護理學、護理管理學、護理社會學、護理心理學、護理美學、人際溝通學多個學科領域,加大了內科護理學綜合設計性實驗的實踐教學比例,強化了學生人文社會科學理論知識應用。通過實訓中心開展的角色互換、角色扮演、SimMan實訓等多種形式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情景教學方法,強化了學生是實踐操作能力,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將理論知識結合臨床實踐,增強了護生的記憶效果,提高了理論成績,同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溝通能力、綜合分析問題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7-10]。另外,實施整體護理是我國護理與國際先進護理接軌的新起點,也是我國護理改革的系統(tǒng)化方案,在實踐教學改革中充分考慮一線臨床護理需要,以整體護理為框架,編寫了真實的內科護理學情景教學病例,利用先進的實驗設備,實施綜合性的情景教學設計,加強了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同步提高,并通過整體護理病例形式緊密聯(lián)系臨床講授知識內容,既突出了整體護理特色,又鞏固了專業(yè)知識,強化了實踐能力和素質教育[11]。
[1]尤黎明.內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
[2]李自瓊,方琴,楊相梅,等.內科護理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26(19):3028.
[3]李芳,朱娟.以提高綜合素質為導向的內科護理學教學方法探索與實踐[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0,26(19):3028
[4]倪靜.加強《內科護理學》的實踐教學改革[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6):44.
[5]李高鋒.PBL在Simman綜合模擬人內科病例分析中的教學應用[J].中外醫(yī)療,2008(38):85.
[6]李隆珍,王游嵐.內科護理學臨床實踐教學過程設計與管理[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3):209.
[7]周菊芝,董麗芳,陳燕.小組合作+角色扮演考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7C):1964.
[8]衣東豐.淺析角色互換教學法在高校課堂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9,35:977.
[9]許虹波,陳軍,尹志勤,等.SimMan綜合模擬人在《內科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8,22(3B):736
[10]黃敏,肖云武,張曉念,等.仿真教學法在傳染病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1,9(4A):922-923.
[11]馬玲,蔡小紅,胡小萍,等.情景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