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穎
牙科畏懼癥是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和妨礙口腔保健服務常見疾病之一,是指患者對牙科診治過程或其中的某些環(huán)節(jié)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害怕、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甚至出現(xiàn)尖叫、抗拒或逃避必要的牙科診治和護理[1-2]。既往牙科畏懼癥研究多針對兒童,而對成人研究較少。為此,本研究筆者采用自制問卷、Ceorah's牙科焦慮量表[3]對在我院治療的236例口腔修復患者進行調查,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236例口腔修復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均為到我院進行口腔修復治療的患者。(2)均為成年人。(3)均愿意接受問卷調查,并能夠準確回答問卷中的問題。(4)均無言語交流和溝通障礙,能夠很好地與調查員進行溝通。(5)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6)本研究經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排除標準:(1)無法與調查員進行有效地交流和溝通。(2)合并重型精神疾病,無民事行為能力。(3)不愿意參加本次研究。本組236例患者中男206例,女159例。年齡18~65歲,平均(35.53±15.55)歲。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采用自制問卷和Ceorah's牙科焦慮量表對符合本研究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的口腔修復患者進行調查。在問卷調查前,先對參加本次研究的調查員進行集中培訓。在培訓結束后,參加本次研究的調查員必須參加筆試和專家面試,兩者均考核合格后才允許調查員參與本研究。在問卷調查時,調查員采用統(tǒng)一指導語,調查時間選擇在患者候診時,患者在10~15 min完成填寫。
1.2.2 自制問卷調查內容 (1)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性格、身高、體重、職業(yè)、生源地、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工作壓力、經濟負擔、吸煙暴露、飲酒暴露、規(guī)律體育鍛煉、體重指數(shù)、營養(yǎng)狀態(tài)、工作勞動強度、食欲、直接牙科經歷、間接牙科經歷、對疼痛的忍受能力、自評口腔健康情況、牙科治療措施認識程度、自身口腔健康狀況的評價、自我感覺是否需要進行口腔修復、父母牙科畏懼癥等。(2)Ceorah's牙科焦慮量表。該量表由有5個備選選項的4個問題組成,量表總分為20分,評分值在4~20分,該量表評分分數(shù)越高則患者牙科焦慮水平越高,當Ceorah's牙科焦慮量表總分≥13分時則確診為牙科畏懼癥。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shù)資料比較以絕對值或者構成比表示,口腔修復患者牙科畏懼癥影響因素分析采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
2.1 口腔修復患者Ceorah's牙科焦慮量表得分情況本組236例口腔修復患者Ceorah's牙科焦慮量表平均分為(10.84±4.59)分,按照本研究判斷牙科畏懼癥的標準,有48例患者有牙科畏懼癥,患病率為20.34%。
2.2 影響患者牙科畏懼癥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口腔修復患者有無牙科畏懼癥(無牙科畏懼癥=0,牙科畏懼癥=1)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性格、身高、體重、職業(yè)、生源地、婚姻狀況、文化程度、工作壓力、經濟負擔、吸煙暴露、飲酒暴露、規(guī)律體育鍛煉、體重指數(shù)、營養(yǎng)狀態(tài)、工作勞動強度、食欲、直接牙科經歷、間接牙科經歷、對疼痛的忍受能力、自評口腔健康情況、牙科治療措施認識程度、自身口腔健康狀況的評價、自我感覺是否需要進行口腔修復、父母牙科畏懼癥、治療前焦慮程度等為自變量進行賦值后,進行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女性、直接牙科經歷、間接牙科經歷、父母牙科畏懼癥和治療前焦慮是牙科畏懼癥的危險因素,而對疼痛的耐受能力好和牙科治療措施認識到位是牙科畏懼癥的保護因素,見表1。
表1 口腔修復患者牙科畏懼癥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3 口腔修復患者牙科畏懼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口腔修復患者有無牙科畏懼癥(無牙科畏懼癥=0,牙科畏懼癥=1)為因變量,以進入牙科畏懼癥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方程的7個自變量(性別、直接牙科經歷、間接牙科經歷、對疼痛的耐受能力、牙科治療措施認識程度、父母牙科畏懼癥和治療前焦慮),賦值后進行多因素 Logistic回歸分析。α入=0.05,α出=0.10。結果顯示,女性、間接牙科經歷和父母牙科畏懼癥是牙科畏懼癥的危險因素,而對疼痛的耐受能力好是牙科畏懼癥的保護因素,見表2。
表2 口腔修復患者牙科畏懼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既往學者們多針對患者臨床特點和治療效果進行研究和探討。近些年來,隨著人們醫(yī)療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學者們和臨床醫(yī)師開始將注意力放在就診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上。牙科畏懼癥在口腔修復就診患者中較常見,不僅嚴重影響正常醫(yī)療秩序的進行,明顯降低臨床診療質量和醫(yī)務人員工作效率,而且還由于患者回避定期檢查和治療導致口腔健康狀況更加惡化,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4,5]。為此,了解口腔修復患者牙科畏懼癥的現(xiàn)狀和影響因素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但是,迄今為止,關于口腔修復患者牙科畏懼癥現(xiàn)狀和影響因素的研究報道所見甚少。本研究筆者采用自制問卷、Ceorah's牙科焦慮量表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236名口腔修復患者Ceorah's牙科焦慮量表平均分為(10.84±4.59)分,按照本研究判斷牙科畏懼癥的標準,有48例有牙科畏懼癥,患病率為20.34%??梢姡揽莆窇职Y在口腔修復患者中較常見,我們應該加強口腔修復患者牙科畏懼癥影響因素調查分析,為采取針對性的預防干預措施提供參考依據,減少該病對臨床醫(yī)療措施的影響,提高口腔修復患者治療依從性。
本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女性(OR=6.206,P=0.000)、間接牙科經歷(OR=9.555,P=0.000)和父母牙科畏懼癥(OR=5.632,P=0.000)是牙科畏懼癥的危險因素,而對疼痛的耐受能力好(OR=0.001,P=0.000)是牙科畏懼癥的保護因素。(1)女性患者牙科畏懼癥明顯高于男性患者,這是因為女性患者對疼痛的忍受能力較差,不能客觀地看待牙科各項操作。另外女性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較低,往往不能正確對待疾病,易引起患者較大的反應。(2)間接牙科經歷是牙科畏懼癥的危險因素,口腔修復患者既往間接牙科經歷因為缺乏切身體會,不能夠正確對待各項牙科操作,導致患者出現(xiàn)擔心和恐懼,引起過度的情緒反應。(3)父母牙科畏懼癥是牙科畏懼癥的危險因素??傊改冈诨颊呖谇恍l(wèi)生和健康中起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颊咦孕≡诟改感袨榉绞降挠绊懴鲁砷L,父母以前的生活經歷、父母對牙科治療的態(tài)度、心理和社會背景均影響患者對口腔治療障礙。
綜上所述,牙科畏懼癥在口腔修復患者中較常見,其發(fā)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我們在臨床醫(yī)療過程中,做好口腔疾病知識健康宣教,在進行各項牙科操作之前,詳細告知患者和家屬注意事項和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減少患者盲目的擔心和恐懼,提高醫(yī)務人員工作效率,提升臨床診療質量。
[1] Boman UW,Wennstr?m A,Stenman U,et al.Oral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sense of coherence and dental anxiety:an epidemiological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middleaged women[J].BMC Oral Health,2012,18(12):14.
[2] Malik R,Goel S,Misra D,et al.Assessmen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burning mouth syndrome:A clinical trial[J].J Midlife Health,2012,3(1):36 -39.
[3] 鄧詠梅,王金華,何松霖,等.重慶市口腔醫(yī)院門診成人患者牙科焦慮癥調查分析[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7(10):918 -920.
[4] Restrepo CC,Medina I,PatinoI.Effect of occlusal splints on the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dental wear and anxiety of bruxist children[J].Eur J Dent,2011,5(4):441 -450.
[5] 張 瑋.老年牙科畏懼癥研究進展[J].海南醫(yī)學,2011,22(20):123 -124.